- 相關推薦
廢水管理制度(精選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廢水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廢水管理制度 1
為進一步強化消防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消防事故,保證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結合本站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規定。
1、本站負責人為消防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
2、本站員工必須高度重視本站的消防管理工作,遵守消防法律、法規,依法履責。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級到人。
3、本站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消防設施器材的`管理、檢查,以及組織本站人員對消防知識的學習和培訓,站內日常消防工作的檢查、監督和管理。
4、滅火器應擺放在醒目、便取的位置。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擅自挪用,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高、低壓配電室內要保持整潔,嚴禁擺放易燃易爆物品。
6、本站當日崗位人員必須定時檢查高、低壓線路及其他設施,保證安全無事故。
廢水管理制度 2
1.適用范圍
對公司廢水處理、監測、排放等活動作出了明文規定。
2.控制管理范圍
2.1 高濃度有機廢水:氫化廢水、光化廢氣堿吸收排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
2.2 一般生產廢水分為三類:一類是造氣工段產生的造氣廢水,二類是水汽系統水質軟化工序產生的酸堿廢水、鍋爐排污水,三類是生活污水(含食堂排污水)。
3.廢水排放控制管理
3.1 廢水排放單位應確保生產裝置及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控制指標達標排放。
3.2 質檢中心依據《環境監測管理》對公司廢水各排放口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上報安全環保部。
3.3 各生產車間對廢油(含油廢水)、廢化學溶液要及時裝桶收集、儲存,由安全環保部負責聯系有資質單位進行委托處置。
3.4 各生產車間負責廢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負責制定出現異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當發現有異常排放時要及時向安全環保部及調度室報告。
3.5 污水處理場應確保裝置正常運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各項控制指標達標排放。
3.6 質檢中心負責對污水處理場排水進行監測,合格后由調度室通知成品車間開啟排污泵排至公司污水管網;如不合格通知污水處理廠進行再次處理。
3.7 水汽車間負責總排污口日常巡視,發現異常排放及時通知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安全環保部,按照相關預案進行處置。
3.8 廢水裝置所在車間負責日常檢查,保證正常排放。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安全環保部以及調度室,并協調相關單位按照有關預案進行處置。
3.9安全環保部負責委托第三方有運營資質單位對廢水cod、氨氮在線監測裝置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進行監督管理。
3.10安全環保部負責在線監測儀正常運行。如狀態發生改變,安全環保部應及時上報上級環保部門。
4.支持性文件
《環境監測管理》
5.記錄
《污水處理場監測報表》
《廠區廢水排放監測周報》
《總排口廢水監測報表》
廢水管理制度 3
1、目的
控制公司各單位污水排放,使污水排放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從而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2、職責
2.1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檢查公司辦公、生產、生活區域對污水控制的有關要求。
2.2各部室和生產車間負責本部室和生產車間的辦公、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管理工作。
3、管理規定
3.1本公司主要污水來源于:
a)煉熄焦廢水
煉焦過程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水封及熄焦廢水,熄焦廢水設沉淀池,廢水經沉淀后循環使用,不外排。水封水送水處理工段,主要污染物為cod、揮發酚、硫化物等。
b)化產工藝廢水
化產工藝廢水來源于鼓冷剩余氨水、粗苯分離及廢脫硫液等,主要污染物為揮發酚、氨氮、氰化物、石油類等。
c)其他廢水
煤氣管道冷凝液,含氰化物、石油類、揮發酚等。
生活及化驗廢水,主要污染物為cod、ss、nh3-n等。
循環水排污,含ss、鹽分等。
3.2管理規定:
3.2.1生產工藝廢水處理規定
(1)儲運車間負責煉焦水封及煤氣管道冷凝液的搜集,廠區內煤氣管線水封和廠至泡花堿廠煤氣水封共檢17個,要嚴格禁止冷凝液外溢。搜集后冷凝液送水處理工段進行生化處理。
(2)煉焦車間熄焦廢水必須經沉淀后循環使用,不得外排。
(3)化產回收產生的剩余氨水和粗苯分離水,必須經蒸氨塔將廢水中氰化物,氨等雜質蒸出,蒸氨后的廢水去生化處理裝置。
3.2.2其它廢水處理規定
生活及化驗廢水送水處理工段進行處理,提倡節約用水、減少排放。具體要求如下:
(1)食堂(餐廳)嚴禁將食物加工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等直接倒入下水道,應倒入專用器具內(包括用餐者),由專人負責清理。盡量使用無磷洗滌劑清洗餐具,按有關規定設立隔油池。
(2)衛生間污水排放處設過濾筐,將茶水等含有雜物的污水倒入筐內。雜物由清潔工每天清除,并將過濾后的污水倒入下水道。
(3)辦公區不準清洗車輛,車輛要到指定的加油站進行清洗。
4、檢查考核辦法
(1)公司安全環保部和總經辦分別負責日常生產、生活廢水的監督檢查,公司清潔辦每星期組織環境衛生小組,在檢查衛生情況的同時,對公司區域內污水控制情況進行檢查。
(2)生產工藝廢水不得出現外溢情況,否則罰款50元/處。
(3)禁止浪費生活用水的行為,水龍頭長流水,罰所屬區域單位50元/處,其它浪費水現象視情節輕重,處以50-100元/處。
廢水管理制度 4
一、運用目的
為有效的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對辦公區、生產區及生產現場生活區域內產生的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等“三廢”進行有效的管理,特制定并執行本管理辦法。
二、適用范圍
本管理辦法適用于公司配件加工的作業現場、公司辦公區域及生產現場生活區域內“三廢”的管理。
三、工作要求
1、 廢氣管理:
1)生產現場的'垃圾等廢棄物禁止做焚燒處理,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清運。
2)生產現場所用運輸車輛或設備應達到尾氣排放有關標準,對于委托單位應對其施加相關影響,提出要求。
2、 廢水處理:
生產現場及生產現場生活區的廢水應按要求設排放點。
3、 固體廢棄物的管理:
1)分類:
a.按影響可分為無害廢棄物和有害廢棄物。
b.按剩余價值可分為可回收利用固體廢棄物和無利用價值固體廢棄物。
2)固體廢棄物的收集、存放和處理:
a.對可回收利用的固體廢棄物,由公司各職能部門、加工車間進行就地回收,分類集中堆放并標識,公司辦公區域的固體廢棄物,由辦公室統一處理。
b.對不可回收利用、無毒無害的一般固體廢棄物(渣土)由加工車間集中存放并委托渣土清運單位進行及時清運。
c.對有毒有害的固體廢棄物要單獨存放并標識,由采購部通知供貨方集中回收,或聯系有處理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資質的單位(如環衛公司)進行清運處理。同時,加工車間應建立相關臺賬,對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置情況予以記錄。
4 、檢查:
辦公室和生產技術部對各自負責區域進行檢查并填寫和保存《監督檢查記錄》,發現不符合應采取措施,并執行《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廢水管理制度 5
1 目的
為了科學有效規范廢水、廢氣、固廢污染物的管理,防治環境污染,改善工作環境,減少三廢的產生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保障員工及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廠廠內所有產生廢水、廢氣、固廢的排污單位。
3 職責
3.1安環部負責環保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安全環保部是廢水、廢氣、固廢污染防治控制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編制本制度,并分解、下達各部門,負責環保指標的考核。負責查找廠內環保隱患,并組織相關單位提出技術改進方案,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3.2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固廢的分類、收集等工作。
3.3 環保部是廢水、廢氣、固廢污染防治控制管理的主要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對全廠各車間外排污水口的監測;負責廠內各污染源的日常監查、監測與管理;負責日常監測數據的統計、匯總、上報;負責監督檢查各環保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3.4環保部負責生產運行過程中的環保管理工作及環保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3.5設備部負責環保治理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3.6 污水處理站負責廠內廢水的處理、排放,污水治理設施穩定、有效運行及日常的維護、管理。
3.7 生產車間及其它相關單位負責本部門的廢水、廢氣、固廢污染源的防治、控制。
4 管理內容與要求
4.1廢水的污染防治控制
4.1.1 廢水的來源
4.1.1.1 生產廢水
生產廢水是指廠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其中包括生產工藝排放廢水、冷卻排水、設備和場地清洗水、實驗廢水、化驗分析廢水和裝置區內收集的其它污水。
4.1.1.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指洗手間、浴室和食堂排放的廢水。
4.1.1.3 雨水
進入廠內明溝和污水處理站的初期雨水。
4.1.2 廢水排放的控制管理
4.1.2.1 生產廢水的'污染防治控制
a、各車間產生的生產廢水、沖地廢水,必須經收集沉降后用泵輸送到污水站進行隔油、浮選、中和處理。
b、各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富余酸液,必須用專用的收集桶進行收集,經化驗所含影響電池質量的微量元素不超標的情況下,需輸送到廢酸處理站處理后回用。
c、各生產及輔助車間排放的含污染物較高的生產廢水,需經預處理達到排放要求后,方可排入污水處處理站。
d、清洗設備、場地等產生的含油廢水必須排入收集池后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不得排入明溝。
e、容器設備類檢修時,必須按相關管理規定,將其中的物料退凈、回收后,方可吹掃、清洗。
f、實驗、分析化驗后的有毒廢液須收集、回收,按危險廢物管理,不得外排。
h、
4.1.2.2 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控制
a、廠內的所有生活污水均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
b、生產部對生活用水、新鮮水消耗實行定額考核管理。
4.1.2.3 雨水的污染防治控制
a、初期雨水進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后排到總排。
b、各裝置污染區圍堰內收集的含油雨水進入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
4.1.3 廢水的處理與排放
4.1.3.1 廢水的處理
a、裝置廢水預處理:
各裝置生產廢水經二級沉淀預處理后排入污水處理站。 b、污水站一級處理:隔油、除渣
廠區內廢水(或初期雨水)流入污水收集池去除浮油,經隔油后的廢水(或初期雨水)進入隔油池除再次隔油除渣,經污水泵輸送到PH一級調節槽進行PH調節中和預處理,共需進行三級PH調節處理和一級加絮凝劑、明礬處理。
c、污水站二級處理:經PH調節、絮凝劑、明礬處理后的水進入斜板沉淀后,將污水中的污泥有效地沉淀到斜板底部,較清澈的水流到中間箱。
d、污水站二級處理:流入中間箱的水通過箱內檢測后,PH值若大于規定值9,則啟動加酸計量泵進行微調處理,經中間泵加壓輸送到機械過濾罐進行第三級過濾處理,然后進入清水池,進行回用或排放。
4.1.3.2 廢水的排放
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廢水(簡稱回用水),首先考慮生產回用,在回用富余的情況下,通過專門管道,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二
次處理。
4.1.3.3 廢水的回收利用
冷卻循環水等全部回用,作為機泵冷卻水、冷卻塔循環水補充水用水。
4.1.4 廢水的監測、檢查與考核
a、安環部設立專門的原子化驗分析室,負責對全廠的車間排口(污水處理站排口)廢水、廠區污水總排口所取的樣品及時檢測、分析的工作,包括Pb、PH值等,并出據檢測報告單。
b、安環部每天對現場進行檢查,并根據生產信息及監測報告結果進行上報。
c、安環部按監測要求及規定的監測方法對廠污水總排口、廠內污染源、污水池各處理單元、污水回用裝置進行監測,建立臺帳,并及時將結果反饋給相關部門,以便及時調整生產操作。
d、污水站按本單位監測計劃對污水站各控制單元等進行監測,并建立相關記錄。
e、公司環保員及崗位人員對本單位的廢水狀況進行日常監控和檢查,根據環保站提供的監測報告,建立臺帳。
f、加強廢水監測,確保廢水的達標排放。
4.1.4 廢水的在線自動監測
a、廢水在進入市政管網前安裝的在線監測裝置,用于對公司對外排放的廢水進行監測,監測內容有:鉛Pb、PH、流量。
b、安環部每天需對鉛Pb、PH、流量檢測儀進行跟蹤,在做好記錄。 c、在對在線監測儀Pb因子未驗收前,安環部需進行人工采樣,并用原子分光光度儀進行檢測。
4.2廢氣的污染防治控制
4.2.1廢氣的來源
4.2.1.1工藝廢氣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藝廢氣,有鉛煙、鉛塵、硫酸霧;
4.2.1.2無組織廢氣
在生產過程中,因環保設施未能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進行有效捕集而產生的無組織廢氣。
4.2.2廢氣的排放的控制管理
4.2.2.1工藝廢氣
a.通過負壓式脈沖布袋加高效濾筒對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鉛塵進行收集。通過負壓式水噴淋二級處理對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鉛煙進行收集,通過水噴淋加藥中和處理,對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酸霧進行收集,產生的廢水輸送到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b.各車間負責本單位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與管理護工作
4.2.2.3無組織廢氣
a.設備部對設備、管道、循環泵、閥門等經常檢查、維修,保持裝置的密封良好。當班人員加強巡查,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
b.安環部定期檢查各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定期進行廢氣采樣化驗,保證所有排放口達標排放;
c. 加強管理,各使用車間、設備部需嚴格按照環保處理設施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進行操作和維修保養。
d.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4.2.3廢氣的排放
a.工藝廢氣吸收后通過過濾、水氣交換、中和處理方式,使符合排放標準的氣體通過排放筒排放;
b.車間內保持空氣暢通,員工穿戴好防護用品;
4.2.4廢氣的監測、檢查與考核
4.2.4.1環保員及崗位人員對本單位的廢氣狀況進行日常監控和檢
查,根據監測報告,建立臺帳。
4.2.4.2安環部、生產部負責檢查監督員工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 環安環部負責制定廢氣監測計劃,對現場進行檢查,并根據生產信息及監測報告結果,對各單位進行考核;
4.2.4.3異常情況下的工藝廢氣排放,執行應急預案。
4.3 固廢的污染防治控制
4.3.1 固體廢棄物分類
4.3.1.1 危險固體廢棄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所產生的危險固體廢棄物,主要有鉛渣、鉛泥、廢勞保、廢電池、含鉛包裝物、水處理壓濾污泥等。
4.3.1.2 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體廢棄物:指在生產、辦公活動中產生的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生產和設備維修產生金屬零件、廢紙箱、廢木箱、玻璃瓶罐、廢塑料、廢紙等。
4.3.2 危險廢棄物的收集和存放
4.3.2.1各部門應按照廢棄物分類,設立危險廢物存放區和一般固廢存放區,設置臨時放置點、廢物箱,并分別設置明顯標識。
4.3.2.2 廢棄物產生后,應按不同類別和相應要求及時放置到臨時存放場所或固廢場。臨時的存放場所,應具備防泄漏、防飛揚等設施或措施。
4.3.2.3危險固體廢棄物的收集及存放
a)各車間產生的固廢按規定標準包裝收集固廢。
b)各車間將產生的固廢分類收集后,向安環部申請固廢入庫。
c)安環部批準入庫并開據入庫單后按指定位置整齊規范的放置在固廢場內,e)經審批同意,采購部經安環部核準后,聯系經批準有資質的危險廢物回收單位車輛進行轉移,并開具五聯單,同時報政府環保部門備案。
f)安環部對公司轉移的所有危險廢物進行跟蹤、登記建立臺帳。
4.3.2.4一般固體廢棄物存放
a)生產中產生的廢紙箱、廢瓶罐、廢紙、金屬邊角料等放入一般可回收廢棄物指定區域或存放箱。
b)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設備放入報廢設備區。
c)不可回收的廢棄物放入垃圾區域或垃圾桶內。
4.3.3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4.3.3.1 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a)固廢場的固廢達到一定量后由采購部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固廢轉移,移交由資質單位處理,過榜單等備檔。
4.3.3.2一般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一般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應優先考慮資源的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可回收的廢棄物由各單位安排人員整理,再轉賣給物資回收部門;不可回收的廢棄物與生活垃圾等,由環衛部門或受委托單位統一運送到垃圾場處理。
4.3.4委托處理
a)在生產、辦公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可回收利用和一般固體廢棄物可由后勤部委托當地環衛部門處置,危險固體廢棄物由行政部委托專業的單位(沿海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統一進行處置。 b)行政部應與被委托單位簽訂委托處理固體廢棄物協議,明確雙方職責和在運輸、利用及處置過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4.3.5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記錄
各單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情況應記錄在《固體廢棄物清單》中。
4.3.6行政部和安環部應每個月檢查一次各單位固體廢棄物的存放和處置情況,并記錄檢查結果。
5 相關文件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5.2 《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0484-2103
5.3 《“三廢”統計臺帳》
5.4 《安評、環評報告》
5.5《工業企業工業衛生設計標準》
5.6《各裝置崗位操作規程》
【廢水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廢水崗位職責06-17
關于家用廢水處理的幾點總結范文05-30
廢水站個人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2篇)09-24
廢水處理工程施工合同書06-06
衛生院醫療廢物廢水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04-23
廢水處理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精選10篇)03-06
培訓管理制度 培訓管理制度08-19
工廠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03-18
用水的管理制度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