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天波
小學語文融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爐,其課堂教學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于一體。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是以學生個性主動發展為本質要求,所以我們要著力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個性,把它作為小學語文課教學的切入口。即要寓個性教育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首先,我堅持以每節課的導語為滲透個性教育的第一載體,以學生個性主動發展為歸宿。新穎有趣的導語將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也是學生個性主動發展的活源泉!督逃龑W》告訴我們,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發育階段和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具有易變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師對導語要創造性地研究,藝術性地加工。例如:我授《中國石》這篇課文開始時,同學們議論紛紛,石頭有值得寫的必要嗎?我立刻抓住學生的疑點,改變原來設計好的導語。改為“自然界中有許多事物要上去再平凡不過了,像蜜蜂辛勤地為人類釀蜜,自己卻無所求,它不正是辛勤勞動的工人和農民嗎?白楊在大西北的風沙中傲然屹立它不正是像祖國邊陲的建設者和哨兵嗎?蠟燭無私地放出光和熱,它難道不正像樂于奉獻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嗎?”導語一結束,同學們都打開課本爭著閱讀《中國石》。導勁十足的“即興式”導語立即引起閱讀的興趣,激發了主動學習的動機。當然導語形式和內容不一而足,例如上《將相和》一課可交叉采用“布陣設疑”式與“故事”式導語?傊畬дZ最能有“一石擊起千層浪”的功效,立刻牽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個性的主動發展,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正是落實個性教育的難點所在。
其次,在挖掘教材固有的內容特點上下功夫積極營造一種興趣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個性。《心理學》有這樣的一要論斷;活潑的個性是主動學習興趣的動力,而求知欲每即認識興趣是他們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潑的成份。這就是說興趣是產生求知欲的原動力。為此,低年級教學就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活潑向上的個性,以情載理,寓理于情。高年級教學可與個人理想和發展社會主義相聯系,采用實用的方法揭示矛盾。例如授《蛇與莊稼》這節課可有意講到生物圈的有關知識;授《白楊》這節課要點到實在寫物意則人的寫法。這樣使學生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進而產生近景性學習動機,待明確學習目的居便轉化成遠景性學習動機。在授《飛奪滬定橋》時著力培養學習對祖國在自豪感,昭示學生危機感,樹立遠大理想。諸如此類的營造良好的學習動機氛圍,必須促進學生的個性朝著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方向發展。這也正是個性教育的本質要求。
也可以嘗試采用“師生變位”教學法和改革作業設計來充分發揮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說:“教有法,卻無定法 ,貴在得法”,巧具匠心的教學法是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基石。我嘗試的“師生變位法”就是在講課時,鼓勵學生大膽走上講臺,闡述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疑點難點的把長期被教師占領的講臺變為學生的表演臺。即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富有膽量和勇氣的精神,又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別具一格的作業設計也是解文有效的方法。例如授《偉大的友誼》課后習題可以這樣設計:請同學們寫一篇簡短的習作,寫出自己值得回憶的友誼,這樣練習改變了書上問答式的機械練習。為學生創造積極思考的思維空間,又獲得了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也正是個性教育的核心所在。當然,課堂個性教育滲透務必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心理狀態作眼,結合教材內容的實際。切不可牽強附會,學生要從教師的啟發、誘導中領悟知識,潛移默化地讓自身的個性朝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一言以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以個性教育為切入口,它既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活力,又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供動力。常言道:“研究事物,要牽住牛鼻子”,“抓住重點”,個性就是“牛鼻子”、“要害”。個性的健康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阻礙了個性的健康,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注:作者系安徽無為縣六店中心小學e-mail:ptb234@etang.com.Tel:0565-6100234)
作者郵箱: ptb234@etang.com
[讓個性教育走進課堂--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個性教育(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失戀的個性語錄
2.戀愛時的個性語錄
5.走進詩歌課堂實錄
6.傷感的個性簽名
7.很逗的個性簽名
8.關于愛情的個性說說
9.迎元旦的個性說說
10.幸福的個性說說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