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 推薦度: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1
第一版塊: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了解了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現(xiàn)在,讓我們借助畫面,再回到那令人驚心動魄的場景之中。(放錄相)
師:情況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那么,接下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醫(yī)院的醫(yī)生帶著醫(yī)藥用品來到了那所孤兒院。但是,醫(yī)生和護士們都沒有具備這個小姑娘的血型。其中有一個叫阮恒的小男孩兒,他獻出自己的鮮血,救了那個小姑娘。
師:大家說,他說的對不對?(對。)
師:那么,阮怛在輸血的過程中,到底是怎樣想的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地朗讀一下課文的5——11自然段。重點體會一下文中描寫阮恒神情動作的語句,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開始。
第二版塊:質(zhì)疑
師:課文讀完了,你最想知道什么?把你剛才讀書的疑問提出來。
生:課文讀完了,我最想知道的是:醫(yī)生在安慰阮恒的時候,她安慰的是什么?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師:嗯,非常好。(大屏幕出示問題,)誰還有疑問?
生:她為什么還要獻血給這位小姑娘?
師:為什么掩蓋自己的——痛苦(生接)。
生:我的問題是:阮恒不是很害怕嗎,他為什么還要為那個小女孩兒獻血?
師:為什么獻血?請坐。
生:他的手為什么顫抖地舉起來,然后又放下去,最后又舉起來。
師:這是兩個問題:第一:為什么顫抖?第二:為什么舉起來,然后又放下去,最后又舉起來?請坐。——誰還有問題?
生:阮恒不是因為針刺疼了他,那他為什么要哭?
師:為什么哭?
生:阮恒為什么在抽血過程中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師:請坐。
生:為什么只有阮恒一個人給小姑娘輸血?那幾個人也是小姑娘的朋友,為什么那幾個人不給小姑娘輸血?
師:還是為什么獻血。請同學們注意不要提重復的問題。
生:為什么這篇課文的.題目叫做《她是我的朋友》,但是,只在課文的最后才用上了這句話?
師:為什么用這句話當課文的題目?提得真好。
生:為什么最后沒有說,她的病好了沒好?
師:最后沒有說小姑娘到底是好沒好,是不是,待會兒給你答案,好嗎?誰還有問題?
生:為什么阮恒由一開始的啜泣,變成了嗚咽,又變成了哭泣?
師:為什么哭?還有問題嗎?
生:我的問題是針對9和10自然段的。為什么阮恒要制止哭泣?
師:為什么制止哭泣?請坐。剛才有同學好像提過這個問題了?他哭泣的時候,估計他心理邊可能很——害怕(生接)或者很——痛苦,是不是?所以他哭泣了。但是他用手捂住了臉,為什么呀?——想掩蓋自己的痛苦。所以剛才有同學提過了:他為什么想掩蓋自己的痛苦?
生:我的問題是:為什么醫(yī)生一安慰阮恒,他就不哭了?
師:你想知道醫(yī)生是怎樣安慰阮恒的,是不是?
生:阮恒一開始想到自己會死,為什么還要給這個小女孩兒獻血?
師:好像還是為什么給小姑娘獻血,是不是?這個問題剛才是不是提過了。(提過了)
生:文章寫的是輸血的過程,為什么文章的題目用《她是我的朋友》不叫輸血?
師:還是剛才提過的第八個問題,大家看是不是。為什么用阮怛的話當題目,他為什么不用其它的題目,是不是?(是)待會兒咱們一快兒來解決,好不好。(好。)
生:阮恒在說“她是我的朋友的時候”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師:阮恒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當時是怎樣想的,提得真好。還有問題嗎?
師:好了。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看來大家都認真思考了,真是不錯。其實呢,答案就在我們的書中,我們不妨把課文再用心地讀一讀。或許,你就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好嗎?(生讀書)
第三版塊:釋疑
一、師:誰來說說,你讀懂了哪個問題?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2
教材分析
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真切地反映了這個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同時設(shè)下了懸念;最后點明阮恒內(nèi)心矛盾、痛苦的緣由和堅持獻血的原因。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詞語,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一、聽讀,揭題
1、聽讀課文。
2、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劉自攀:她是個小姑娘。
趙佳碩:我是阮恒。(生齊讀這個名字,鞏固讀音)
高佳豪:小姑娘受了重傷。
師:然后呢?
楊皓翔:小姑娘受了重傷,阮恒給小姑娘輸血。
李佳碩:“戰(zhàn)爭時期,有一天,幾發(fā)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附近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護士接到消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打斷了李佳碩):李佳碩是用課文的原話講這個故事的,不錯,但是有點長。我們誰能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裴瀟帆:小姑娘受傷了,醫(yī)生和護士都不能給她輸血,阮恒就給她輸血。
二、自讀,學文
【1——4段】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姑娘是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輸血的?(理解迫在眉睫)
師:請大聲朗讀課文1——4段,思考小姑娘遇到了什么事請需要輸血?讀完后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周怡純:第三段,“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太危險了。她遇見什么事情了,這么危險?
高佳豪:第二段,“戰(zhàn)爭時期,有一天,幾發(fā)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師:原來那時不是和平時期,當時發(fā)生了戰(zhàn)爭。那個小姑娘必須輸血嗎?請你找到原句讀給大家聽。
王震:第三段,“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太危急了。書上有一個成語是說輸血這件事太危急了,誰能找到?
王銘:迫在眉睫。(領(lǐng)讀兩遍,跟老師書空,再齊讀)
師:什么叫“輸血迫在眉睫”?
張恒卓:就是沒有她的血型。
李佳碩:就是如果不輸血就會因流血過多而死。
馬佳彤:就是必須輸血。
師:如果這個小姑娘如果不輸血會怎么樣?
吉恒墨:會死。
師:如果這個小姑娘如果不輸血會怎么樣?
仇浩嘉:會死。
師:如果這個小姑娘如果不輸血會怎么樣?
高文碩:小姑娘會死。
師:老師再加上一個詞,請讀句子。
生齊讀:輸血迫在眉睫。
師:你能猜猜輸血這件事會怎樣?
沒反應(yīng)
師:老師說上句,大家接下句。此時,如果小姑娘不輸血,會怎樣?
馬佳彤:會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
師:所以輸血這件事很
李浩杰:很緊迫。
蘇帥博:(不會)
……
師:請同學把“迫在眉睫”這個成語的意思寫在泡泡圖下面。
【回聽自己的課,不得不說當孩子聽不明白的時候,真的是老師出了問題。就像我,上面黑體字部分完全把孩子繞懵了,本來不難的問題卻成了難題。原因一是不相信學生,簡單的提示后他們能說出來,而且很到位,但老師不放心,一不小心就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原因二是自己不能很好地處理“根據(jù)上下文解釋詞語”這個難題,還需要繼續(xù)學習,《小學教學》上有很多這一類的方法;原因三是缺乏課堂應(yīng)變的智慧,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沒能及時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應(yīng)該是這樣:
師:原來那時不是和平時期,當時發(fā)生了戰(zhàn)爭。那個小姑娘必須輸血嗎?請你找到原句讀給大家聽。
王震:第三段,“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太危急了。書上有一個成語是說輸血這件事太危急了,誰能找到?
王銘:迫在眉睫。(領(lǐng)讀兩遍,跟老師書空,再齊讀。)
師:如果不輸血,小姑娘會死,所以輸血這件事很。請用自己的話填空。
……
師:“迫在眉睫”的意思就是。】
師:本來輸血是大人的事情,怎么回事阮恒呢?
王碩涵:第四段,“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師:考考讀書小博士,都有哪些血型?
師:小姑娘必須輸血嗎?請你找到原句讀給大家聽。
(“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太危急了。誰能最快找到課文中形容輸血這件事很危急的成語?
(迫在眉睫)
師:請齊讀“輸血迫在眉睫。”
師:我們做個換詞的游戲:用自己的詞語填空。
如果不輸血,小姑娘會死,所以輸血很。
(著急、緊急、緊迫、危急)
師:“迫在眉睫”的意思就是。
……】
師:老師給大家留給一個問題:哪種血型能輸給哪種血型?明天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講。
【留這個問題完全沒有必要,知道的同學說一說,說不出來,老師直接告訴就行。】
【5——10段】
1、出聲朗讀5至10段。
2、默讀5至10段,用鉛筆標出獻血過程中描寫阮恒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
師:學習《可貴的沉默》時,我們就知道一個人做出不同的動作或者神態(tài)不一樣的時候,他的所思所想是不一樣的。你高興的時候,神情是什么樣?
生哈哈大笑。
師:如果你不高興時,會有怎樣的動作?
......
【看似老師提的問題很熱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其實是一種時間的浪費。孩子們在上一課的時候已經(jīng)知道神態(tài)和動作是怎么一回事了,第一次接觸這兩個詞語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演示一下,此處倒沒有必要,應(yīng)該節(jié)省出時間進行本文重難點的學習。事實證明,最后確實是沒有時間了。】
請大家在標出描寫阮恒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時,猜一猜他在想什么,或者是為什么這樣做。(畫一畫,互相看一看,三人小組先說一說。)
★段曉雪:第五段,“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生齊讀。
師:你猜,此時阮恒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
【期間孩子回答不出來,老師一直在提示,或者換成別的問法。回聽時,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更是對孩子思考的一種干擾。孩子剛剛思考,老師就開始說話,孩子一直不知如何是好,很茫然。這是我的課堂一直拖拉的最大原因之一,我覺得自己還是對孩子不放心,低估了孩子的思考力,一遍遍地啰嗦。這一點必須調(diào)整,否則課堂的高效就無從談起。】
趙思羽:他是她的朋友。
師:請大家聽清楚,我們的問題是“此時阮恒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
馬佳彤:阮恒很害怕輸血,可是他還想救自己的朋友。
老師設(shè)計了一個小活動:把全體當作阮恒,老師邊讀邊加上“阮恒”的想法,讓孩子隨著老師的讀做舉手又放下的動作。然后請同學復述這個過程。【此處的小活動效果特別好,特別是孩子舉手時還學阮恒做出顫抖的樣子,但有點啰嗦,原因是我在設(shè)計課時,沒有備好學情。可以直接設(shè)計:
★段曉雪:“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生齊讀。
師:同學們,你們就是阮恒,請你們隨著段曉雪的朗讀做出相應(yīng)動作。
(在孩子們做的時候,老師隨機采訪:你為什么會顫抖?你剛才舉手了,為什么又放下?最后為什么又舉起手了呢?)
★李依南:第八段,“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師:他為什么很快地躺倒草墊上?
薛楊帆:因為他很想救他的朋友。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薛楊帆:“很快。”
師:要是慢點呢?
高佳豪:那個小姑娘會死的。
張欣茹:阮恒想,我要快點躺下輸血,要是慢了,小姑娘就死了,我要幫幫她,她是我的朋友。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很利索,老師幾乎沒有廢話,所以孩子們的狀態(tài)也非常好。】
★趙佳豪:第八段,“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師:為什么?
趙亞坤:他很害怕。
趙佳碩:害怕。
王震:他怕輸血晚了,小姑娘就死了。
張欣茹:他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抓緊救小姑娘。
馬佳彤:因為輸血迫在眉睫,他要一動不動,一點時間也不耽誤。
★苗旺林:第九段,“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師指導朗讀“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張欣茹:他為什么哭呢?
老師讀,生思考:他為什么會這樣?
高銀貴:他不想讓醫(yī)生看到他在哭。
師:很要面子。
魏澤磊:因為他很疼。
盧諾妍:他感覺到自己快要死了。
師:是啊,阮恒很害怕,可是他又不想讓醫(yī)生看見。
★蘇帥博:“‘疼嗎?阮恒?’一聲問道。阮恒搖搖頭。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不疼,為什么還要哭?
李佳碩:他害怕自己一說疼,醫(yī)生就會停止輸血,那個小姑娘就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掉了。
吉勝博:他不知道輸血不會死,他害怕自己死。
魏澤磊:他害怕輸血會奪去自己的生命。
師:阮恒及時很害怕,也要堅持,讓小姑娘活下去。
★武兆宗:第十段。
齊讀
參考:
A、“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顫抖地舉起來”:說明他心里非常害怕,他以為獻血會失去生命。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說明他心里很矛盾,但最后決定救小姑娘。
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很快地躺在草墊上”:阮恒急著救小姑娘。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阮恒很緊張。
C、“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阮恒越來越害怕,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一直在頑強地堅持,強忍著內(nèi)心的害怕。
☆認真抄寫一遍關(guān)于“哭”的四個詞語。
3、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阮恒的神態(tài)和動作。(時時點醒孩子的寫作意識)
師:請同學們觀看插圖。
田宵寧:小男孩兒咬著拳頭。
張?zhí)鞓罚核诳蕖?/p>
張浩輝:阮恒躺在草墊上。
魏澤磊:老師,醫(yī)生不是還沒有扎進去嗎?
【魏澤磊一句話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這幅畫上。我們停止了課文的學習,一起分析圖畫,孩子們認為此時醫(yī)生還沒有扎進去,阮恒不該咬拳頭;如果抽完了,針管里卻沒有血;如果是正在抽,按照書上的描寫,阮恒應(yīng)該閉著眼睛。最后基于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尊重孩子們的意見,由他們自己完善一下這幅畫——把針尖畫長,扎到阮恒的胳膊中。這下文字和畫就相符了。同時,我告訴他們,有的時候一幅畫是難以畫出當時的場景的,需要我們觀察的同時加上自己的想象。】
【11——14段】
1、默讀,找出阮恒害怕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田高壯:“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為什么阮恒堅持給小姑娘輸血?用原文回答
齊答:“她是我的朋友。”
師:是啊,我很害怕,可是我還要堅持給她輸血,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就算我死了,我也要救她的命,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在我的心里,她比我重要,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阮恒說什么呢?
張浩迪:阮恒,你真勇敢。
張?zhí)鞓罚耗阏鎴詮姟?/p>
李浩杰:你舍己為人。
4、醫(yī)生對他說了什么?
師:謝謝大家的夸獎,剛輸血的時候我還不知道輸血不會死呢,是醫(yī)生告訴了我。我們最后來個輕松扮演吧,我現(xiàn)在就是阮恒,我在輸血,我很害怕。你是醫(yī)生,你會對我說什么?
趙依琳:你不要怕,你只要輸一點血給小姑娘就行了,不會死的。
薛揚帆:輸血不會影響你的健康的。
周怡純:你不會因為輸血失去生命的,別怕。
師:謝謝醫(yī)生,我不怕了。
三、拓展
請你說說朋友之間應(yīng)該怎樣相處。
……
板書設(shè)計
堅強勇敢關(guān)愛朋友
善良舍己為人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3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課文
1、認讀詞語
醫(yī)院、醫(yī)生、護士、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是否、草墊、酒精、掩蓋、拳頭、制止、輕柔、周圍
2、導入課文
師: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讓我們再次走進18課,仔細品味朋友含義。(板書課題)
她指誰?我又指誰?在阮恒和小姑娘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口述
二、情感激勵、引導自學
師:是呀,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睫,阮恒用自己的鮮血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她的表現(xiàn)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然后認真的讀一讀,仔細的體會體會,把你讀懂的句子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生:(自學、交流、討論)
三、朗讀感悟,匯報交流
1、交流阮恒獻血前的表現(xiàn)
師:誰先找到了描寫阮恒鮮血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一陣沉默之后……又舉起……”
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該不該這樣做。
師:你能抓住重點詞理解真好。
生:阮恒把手舉起來,放下來,又舉起來,通過“舉、放、舉”這幾個詞,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猶豫不定。
師:你能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來理解,非常好。
生:從阮恒的動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猶豫、擔心。
師:體會得很深刻,老師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猶豫、擔心。誰能模仿出阮恒當時的表情、動作呢?
生:模仿。
師:大家試著體會體會。
師: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內(nèi)心,請你把自己當作阮恒說說,此時心里會怎樣想?(重點引導阮恒的內(nèi)心世界)
誰想把這個部分讀一讀。
生:讀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這段,好嗎?從老師的朗讀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老師讀的語速不一樣,開始慢,中間快,后來更快了。
生:老師最后的“舉起來”,語氣非常堅定。
生:讀。
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害怕、猶豫,卻不乏勇敢,喜歡勇敢的孩子就可以再站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2、交流阮恒獻血時的表現(xiàn)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阮恒獻血前表情和動作的詞語來體會的,你們很會學習。誰找到了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阮恒……也不說……”
一動不動,看出來他還是有些害怕,連動都不敢動了,我打針的時候也是不敢動。我怕針扎疼了或扎到別的地方。
師:能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體驗非常好。
生:阮恒一句話也不說,感到很擔心,很緊張。
師:此時無聲勝有聲,小阮恒們來聽聽你們的心里話吧。
生:我不能動,一動就會影響醫(yī)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子怎么辦?
生:我會在心里告訴自己,阮恒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
師:阮恒的血靜靜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阮恒的神情,動作發(fā)生著變化,請同學們繼續(xù)找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
生:(讀句子)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fā)抖。
生:阮恒不想讓別人看出自己的害怕,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臉。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恒想掩飾自己的害怕。
生:這句話我感受到了阮恒心里也很痛苦,很悲傷,但他又不想讓別人看到給別人帶來麻煩,我也感到他很堅強。
師:是呀,血已從阮恒的身體抽出來了,他心里雖然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的小男孩啊。(教師的語氣先是沉重,然后激昂)接著來吧,誰還找到了。
生:讀“但過了一會……他又搖了搖頭”
我從“嗚咽、掩蓋”這兩個詞,感到阮恒害怕了,他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飾他的痛苦。
師:真讓人感動。
生:讀“接著……抽泣。”
從“哭泣、咬住”這兩個詞,體會到,阮恒心里痛苦極了,悲傷極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
生:我感到阮恒真是個英雄,他那么痛苦、悲傷,甚至都有些絕望,可是還盡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早就哇哇地大哭出聲了。我很佩服他。
師:阮恒你真的'好偉大,是個真正的小男子漢。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用生命換取真情。此時情此景,讓我感動,讓我們?nèi)嗟耐瑢W感動。阮恒,你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師:說的好,請同學們讀這段話(過了一會……想竭力制止哭泣。)
指名學生讀。
在這段話中出現(xiàn)了三個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說明阮恒越哭越厲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時間越長,阮恒越覺得離死越近,他內(nèi)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斷加劇。
師:請同學們看著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體會一下他的內(nèi)心想法。(配樂)
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的體會很深刻,就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讀課文體會阮恒此時的心情。
(生讀,配樂)
3、交流阮恒獻血后的表現(xiàn)
師:阮恒如此緊張、痛苦、害怕,是什么原因,是因為針刺痛了嗎?
生:不是,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以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給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師:面對這樣緊張、痛苦的小男孩,誰來安慰他呢?
生:阮恒,你放心吧,輸了血,你也不會死的。
生:……
師:文中醫(yī)生用什么樣的語氣來安慰阮恒的?
生:文中醫(yī)生用輕柔的語氣來安慰阮恒的。
師:請你也用輕柔的語氣來安慰一下阮恒吧?
生:……
師:聽到這樣輕柔地安慰,阮恒停止了哭泣,可為什么阮恒以為獻血會死,還會這樣做呢?
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學生讀)
師:“她是我朋友”多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此時,你理解這句話做題目的真正含義了嗎?
生:突出了友誼。
生:使人容易接近。
生:比較親近。
生:更能體現(xiàn)阮恒舍己救人的好品質(zhì)。
師:生命是可貴的,阮恒面對死都不怕,你眼前這位小英雄想說點什么?
生:阮恒,你太勇敢了,為了朋友,你寧愿犧牲自己,是我的榜樣。
生:你是個舍己救人的英雄。
……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升華
師:從同學們的言談中,老師高興地看到了在這個課堂上,每個人都受益匪淺,從阮恒身上,我們會感到了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zhì)。是啊,十金難買真正的朋友,就讓我們同學之間也發(fā)揮真正的友情吧!此時,想對你的朋友說上幾句心里話嗎?想給朋友幾句贈言嗎?現(xiàn)在就動筆寫一寫吧?
(學生寫,配樂)
生:匯報自己的贈言。
師:聽了同學們的贈言,老師感受到了你們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讓我們帶著這種友誼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4
本篇課文寫的是戰(zhàn)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但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yī)院、醫(y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nèi)容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醫(yī)院、醫(y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草墊、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板書:朋友)
同學們,你有朋友嗎?
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朋友的課文。
交流:互相幫助……
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我讀了這個故事后,心靈被深深觸動了,你有什么感受嗎?打開書,再來用心讀讀這個故事。 自由讀課文。
感悟朗讀 一、體會“迫在眉睫”
同學們,讀完了課文,誰來說說,“她”是誰?
僅僅是一個受傷的小姑娘嗎?再看看書,誰來補充?
(出示: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都來讀讀這句話,再請同學說。
你看,此時血就是小姑娘的──
不及時輸血,小姑娘就會──
所以說她必須──
說的太好了,書上用了一個什么詞來概括此時的情況?
是啊!輸血迫在眉捷,而醫(yī)生和護士又都不具有她的血型。體會著當時的情況,用心讀讀這段。
(出示: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捷。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二、體會輸血前的矛盾心情
同學們,在這迫在眉捷的時刻,阮恒是怎么做的?自己讀讀后面的課文。
(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都來讀讀這段話,看你有什么問題問問大家。
這是個問題,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試著填填線上的問題,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出示:一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
你看,用心體會,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就很容易讀懂了課文。用心讀讀這一段。讓大家感受到此刻阮恒內(nèi)心思想斗爭的激烈。
三、感受獻血的過程
阮恒寧愿自己去死,也要救你們的好朋友,這是多么難得啊!讓我們跟隨阮恒一起去獻血的現(xiàn)場去看一下吧!(范讀8~10自然段)
用心讀讀這一部分,試著走進阮恒的心理,體會一下他此時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
你走進阮恒的心理了嗎?誰來交流一下?
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配合板書:
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看看板書,再讀讀課文,看有沒有更深的體會?
同學們,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極力掩蓋自己越來越深的痛苦,寧愿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
這是多么的高尚啊!現(xiàn)在你能體會到“朋友”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么了嗎?
一個受傷的小姑娘。
受重傷的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小姑娘;輸血迫在眉捷的小姑娘……
……
生命。
失去生命。
馬上輸血。
迫在眉捷。
自由練習讀。
指名朗讀,說一說他讀的如何。
自由讀,交流……
阮恒決定給小女孩獻血了。為什么又把手放下去,后來又舉起來了?
自由讀課文,準備填空。
交流: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救朋友……)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會死……)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死也要救朋友……)
自由練習,指名讀。
看著老師聽課文。
由朗讀課文。
指名交流:
我從“……”體會出此時阮恒……
指名讀。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死去,緊張。
“啜泣”因為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有點難過。“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不想讓人看出她的害怕,要救…
“唔咽”……“掩蓋痛苦”……
“低聲哭泣”……“咬 竭力制止”……
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隨著體內(nèi)的血不斷被抽出,阮恒越來越害怕,卻沒有停止獻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掩蓋自己越來越痛苦的表情。寧愿自己死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
朋友!
為了朋友,可以……
課堂小結(jié) 再讀讀阮恒獻血的部分,用心來感受一下朋友的真正含義。 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小練筆。
〖學習目標
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出醫(yī)生和阮恒的對話。
〖學習重點、難點
小練筆。
〖學習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了“朋友”這個詞的真正意義。打開書,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
小練筆 同學們,隨著血液不斷被抽出,阮恒認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來越痛苦。你覺得他會死嗎?
你們看,這是老師的鮮血證。老師每年都會去獻好幾次血可是依然很健康。其實我們身體丟失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有什么危險的。我們自身完全可以把它再補充上。自己讀讀課文的11~14自然段,想一想醫(yī)生和阮恒之間都說了些什么? 不會……
自由讀課文。
同為合作演一演。
寫一寫。
第三課時
〖學習內(nèi)容
課文生字詞。
〖學習目標
學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yī)院、醫(y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讀寫“醫(yī)院、醫(y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學習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的筆畫容易寫錯。
2、給大家提個醒。
⑴ “醫(yī)”,注意筆順,最后一筆“豎折”。
⑵ “眉”,注意字頭中間的“豎”。
⑶ “墊”,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點。
⑷ “酒”,右邊里面有一“橫”。
⑸ “拳”,字頭有兩橫。
⑹ “柔”上面“矛”第二筆是“點”。
3、描一遍寫一遍。
4、準備聽寫。
〖板書設(shè)計
第18課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舉──放──又舉
(害怕緊張)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朋友
(竭力掩蓋)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課堂呈現(xiàn)】
師:你幫你的好朋友做過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一篇和朋友有關(guān)的課文?齊讀課題,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自由朗讀課文。
她是誰?
生: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
你從哪里知道?
生讀有關(guān)句子。
師:僅僅是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嗎?(傷得多重呢?讀讀課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嗎?問題盡量簡練減少。)
生:失血過多即將死去,如果不理解輸血。
師:血對小姑娘來說怎么樣?
生:命根子。
師:輸血必須──
生:迫在眉睫。
(板書)
(讀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練習讀,再合作讀,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點,合作讀。)
師:體會著當時情況讀一讀。
指名讀:經(jīng)過查看……
師:讀得怎么樣?
生:有點結(jié)巴。
再指讀,讀得怎么樣?
生:評價并且朗讀。
師:每個人理解不同,朗讀也不同,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讀。
(但主題一樣,都是說輸血必須迅速進行。)
師: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刻,阮恒怎么做的?
生讀有關(guān)句子,再練讀。
師:有什么問題要問?
為什么舉起來又放下再舉起來?
為什么顫抖?(板書)
生:擔心自己死去。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讀后面的句子。做填線練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然后又舉起手,(此時他可能在想──)
學生回答。(角色要轉(zhuǎn)換,讓學生自己當阮恒。讓學生充滿情感的來當阮恒,小阮恒,你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來?你在想什么?你為什么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么?你又一次舉起手的時候在想什么?合作,補充朗讀,真正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師:試著自己走進人物內(nèi)心世界,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讀上面的課文。練讀,指名讀。
師:他哪兒讀得好?
生:忽然。
生:一陣沉默。
師:如果是你怎么讀?
(問題零碎,要凸現(xiàn)問題的整體性,盡量得少問。)
指讀,齊讀。
師:阮恒寧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們到現(xiàn)場看看,老師范讀,出示插圖。
(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8~10段,面對輸血這件事,阮恒是什么樣的心情?抓重點詞語去讀去悟)
師:自己讀讀老師讀得段落,試著走進阮恒的內(nèi)心世界。
(老師要先走進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讓學生感受到。為了朋友,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艱難的選擇,所以他的痛苦越來越加深了,由“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到“啜泣顫抖捂住臉”再到“嗚咽”“低聲哭泣”“咬著拳頭”表現(xiàn)出來!以讀代講,充分朗讀,配上音樂。)
生讀。
師:把你走進去體會到的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搖搖頭,說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蓋自己的痛苦。哪個詞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板書:掩蓋(問題不清楚)
生:抽泣說明他……
(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指導方法,一問一答,讓學生去談。)
生:竭力掩蓋。
生:制止。
師:再來讀讀剛才讀得部分。還從那兒體會到阮恒的痛苦?
生:持續(xù)不斷地低聲哭泣。
生:過了一會兒,試圖掩蓋自己的痛苦……
都來讀讀這三句話,看他怎樣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的。
師:他為什么痛苦?書中找找答案。
(老師目標不明確,開始有些混亂。板書不能簡潔明快的為理解語言文字服務(wù)。)
帶著你的感動再來讀讀這段課文。
學到這兒,朋友這個詞里包含了什么?
生:互相幫助。
生:寧愿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自由朗讀11~14段,思考:醫(yī)生會怎樣安慰他?補充朗讀。
原來一直讓阮恒這么痛苦的原因,是──?
寧死也要輸血給小女孩,只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神態(tài)不同的動作方面去體會小阮恒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小阮恒(堅定、低聲、驕傲、自然、輕松)地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簡評】
教師用教材教的過程,首先是教師與教材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否體會到人物的內(nèi)心了?是否被一個孩子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須獻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對生命那深深的留戀和對朋友那偉大的愛?這就要求老師要先讀進去,才能引導孩子也讀進文本,讓學生也與文本進行對話。比如,這篇課文多處寫到了阮恒的表情和動作,要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的內(nèi)心世界。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zhuǎn)換,“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血管,小阮恒,此時你為什么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呀?”“你為什么突然啜泣?”“你為什么嗚咽?”“你為什么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讓學生依據(jù)輸血的知識如情入境地進行回答。老師還要動情,老師的語調(diào)太平淡,很難已達到調(diào)動學生情感的效果。
趙校長根據(jù)研究計劃對語文教師提出研究要求:(見前面開始部分)
【課后反思】
1、導入:
設(shè)計:由“朋友”入手,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曾經(jīng)幫朋友做過些什么事,初步探索朋友的意義,滲透朋友之間應(yīng)該互相幫助。
這里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應(yīng)該讓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激發(fā)活躍的思維,一節(jié)課才有可能成功。但學生思路好像并沒有打開,所說的事情寥寥無幾,課堂一開始就沒有陷入沉悶之中。
其實我應(yīng)該好好感謝那幾位回答問題的同學,很給我面子的。課下想想,其實朋友之間能幫助的無非就是借東西、講題、安慰之類的,還能有什么呢?換個問題試試也許會好一些:你覺得怎樣做才算是朋友?孩子也許就知道怎么說了。
(阮恒怎樣對待小女孩這個朋友的呢?)
2、體會小女孩所面臨的處境:
設(shè)計:
從課題《她是我的朋友》的“她”入手,她是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受重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急需輸血的小女孩。引導學生通過讀文章一步一步體會出小女孩的處境的危險。這個地方孩子說出“危急”來了,說出“迫在眉睫”來了,但真正從心理體會到了嗎?好像沒有,從他們的反應(yīng),他們朗讀的情況看,孩子沒有將這種“緊迫”這種“迫在眉睫”放進心里去。
(可以通過朗讀讀出對“迫在眉睫”的理解來。)
其實當時的“緊迫”與“迫在眉睫”不單單是小姑娘這一方面:小姑娘急需輸血很“緊迫”,但更“緊迫”的是“醫(yī)生和護士都沒有她的血型”,急需又沒有,這才構(gòu)成了“迫在眉睫”。
3、體會阮恒獻血前矛盾的心理:
設(shè)計:
抓住“顫抖”“舉──放──舉”這幾個動作,運用題問題──填想法的方法,結(jié)合后面的課文,體會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
(設(shè)計抓點但不到位,要深入進去。)
學生提出的幾個問題很好,正好扣住了這一句話的重點:“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舉起來了為什么又放下了,然后又舉起來了。”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比較沉悶,后來有幾個同學回答了,有一個同學聯(lián)系了后文,雖然表揚了,但沒有砸死,所以多數(shù)同學還沒有聯(lián)系后面的文章。這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來不及思考,干脆就不去思考了。
(問題有些瑣碎)
4、感受獻血的過程:
設(shè)計:
通過描寫阮恒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獻血時越來越深的恐懼,以及越來越極力的掩飾。
(目標定得好,要有方法達成目標。)
由于只給了孩子段落,沒有落實那些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點詞語時非常茫然,能體會出“恐懼”與“掩飾”的詞語絞在了一起,繞不出來了,最后板書也不完整,很混亂,孩子還是很茫然。他們雖然說出了這兩層意思,但沒有體會出“越來越”這層意思,也沒有很清楚的聯(lián)系到具體的語言文字。
5、領(lǐng)會“朋友”的真諦:當朋友遇到危險時,要不顧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難去幫助他。
(前面沒有入情,后面牽強拉出,只是有環(huán)節(jié),沒有情感投入。)
學生對獻血過程中的“恐懼”與“極力掩飾”體會不深,很自然就體會不到“朋友”的真諦了。所以還停留在導入交流時那淺層次的“互相幫助”。
透過學生的表現(xiàn),老師要學會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在于老師目標不明確,或者缺乏方法指導。
【老師們聽課后的建議和意見】
久老師:導入的問題,“朋友”想到什么?可以放在開頭,想怎么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讀“他是我的朋友”,體會出阮恒的感情。
一陣沉默之后……小手舉起放下,設(shè)計巧妙。
閆老師:聽課人更清醒。備課時候要想第一課時到底做什么,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領(lǐng)會就牽強。這節(jié)重點品析,重點部分要讓學生感受透徹。導入設(shè)計要有首尾呼應(yīng)的層次性,我們感知和學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們的感知到的應(yīng)該想辦法讓學生也感受到。學生對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實,在生活中感知,然后補充完整題目。認知兩個人物,她?我?重點品讀的時候,要讀進去。泡泡語,課后題目,要抓住。“迫在眉睫”學生感知好,讀完說,說完讀,沒有思緒斷層。說,是個體的說,推動群體的感悟,深化要通過讀悟出來。讀要有發(fā)展,但不到位。比如某些孩子出現(xiàn)問題,讀錯字音,課前預(yù)習要到位,讀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師要放下教案,給學生范讀,加強語感培養(yǎng)。第五自然段阮恒的猶豫、矛盾,要體會到,朗讀出來。阮恒后來的表現(xiàn)層層遞進,變化讀出來,采取多種方式,自由讀──注重阮恒的表現(xiàn),再讀──看看圖,關(guān)注圖上內(nèi)容,再讀,形象化地讀──配合著讀。結(jié)尾體現(xiàn)個性化朗讀。可以配樂,音樂、美術(shù)、語文融合。
孫恩:學生講到三個動作,已經(jīng)抓住主題了,體會怎樣深入升華?題目貫穿全文,整體感知基礎(chǔ)上,重點要目標明確,體會心情的變化。“朋友”從生活中來,與生活接軌,真實的了解朋友。這個概念是多姿多彩的,為朋友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獻出生命的友誼比較罕見,要來源真實的生活。
閆文夏:引導孩子用心去感受。
文章整體性強。不要肢解課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5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xiàn)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置學生于問題中
師:同學們,你是怎么對待朋友的?
生1:相互信任。
生2:真誠友愛。
生3:相互照顧。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如何對待朋友的文章《她是我的朋友》,相信學了這篇文章,你會對朋友有更深的理解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她是誰的朋友?
生2:她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3:課題為什么叫《她是我的朋友》?
……
師:大家很善于提問題,下面讓我們帶著各自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老師有個要求,讀書的時候要做到三個“不”:不漏、不添、不錯,能做到嗎?
(生自由讀書、指名讀課文)
師:讀得真是不錯!剛才提出的問題都讀懂了嗎?
生1:她是阮恒的朋友。
生2:阮恒為小姑娘輸血的故事。
生3:阮恒為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救朋友。
……
師:古人說得好:“讀書貴在有疑”,通過剛才的讀書,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新問題了嗎?
生1:我想弄清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
生2:我想了解阮恒是怎樣為小姑娘輸血的?
生3:我關(guān)注的是事情的結(jié)果怎么樣?
……
師: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下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有了想法可以和你周圍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學生讀書)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誰來說說小姑娘為什么需要輸血?
生:因為小姑娘在戰(zhàn)爭中流血過多。
師: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即搶救,就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去。看來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課文中哪個詞最能說明這一點?
學生異口同聲:迫在眉睫。
師:是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一定會死去,這種緊急情況就是“迫在眉睫”。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當醫(yī)生問誰愿意獻血時,阮恒是怎樣做的呢?
生:“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課件出示文字)
師:誰再來讀?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1: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生2: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猶豫,但最終還是勇敢地舉起了手。
生3:這一句話寫出了阮恒的矛盾心理,他害怕獻血,所以舉手時是顫抖的,在害怕中又快速地放下手,隨后再舉時態(tài)度是堅決的,手不再顫抖了。
師: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呢?
生:我是從“舉――放――舉”體會到的。
師:是呀!正是這一舉、一放、又一舉,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阮恒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么誰能通過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
(生讀)
師:在輸血的過程中,阮恒又有哪些表現(xiàn)呢?誰來讀一讀有關(guān)的段落和句子?
生1:(出示文字)
生2:(出示文字)
師:請同學們再用心讀讀這兩段文字,看看阮恒在輸血的過程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現(xiàn)?
生1:他的哭在變化。
生2:他的表情在變化。
師:從中你能體會出什么?
生: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師:其他同學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也體會出他的心里害怕。
師:是呀!能不害怕嗎?他畢竟和我們一樣,也是個孩子呀。既然他這么害怕,為什么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痛苦呢?
生1:因為他怕自己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
生2:因為他怕讓醫(yī)生看到自己很痛苦,不讓他給小姑娘輸血了。
……
師:(出示當時的畫面)大家看,這就是當時的情況。多么堅強的孩子,誰能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生讀、師讀)
師:阮恒自己認為救朋友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還這樣義無反顧地這樣做了,當有人問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時,他是怎樣回答的?
生齊:“她是我的朋友”。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代替學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規(guī)范和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是過早的`去追求統(tǒng)一的認識、統(tǒng)一的結(jié)論,允許不同的認識和認識的不同水平的存在。
環(huán)節(jié)三:關(guān)注人文,關(guān)注情感
師:是啊!阮恒的一句話回答了上文的所有問題,因為是朋友他才毅然舉起了手;因為是朋友他才竭力抑制心里難過;為他人甘愿犧牲自己,也因為她是朋友,由此可見朋友二字的份量。同學們,你從“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中想到了什么?用一兩句話寫下來。(放背景音樂)
生1:以前我從不愿交朋友,以為只要自己學習好,有沒有朋友都可以。現(xiàn)在我明白了,危難時朋友是可以為你撐起一片藍天的人。
生2:我的朋友很多,有時吵,有時好。今后我要珍惜友情,與朋友友好相處。
生3:朋友就是一面鏡子。
……
上述的一系列活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為主線,在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觀點的過程中,學習文章的內(nèi)容,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了人生有益啟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升華。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讓我們珍惜友情,廣交天下朋友吧!
【總評】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覺、體驗和理解。
一、題空間把學生領(lǐng)進精彩的問
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diào)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本課教學,從課題質(zhì)疑,然后在淺層次的解決中,再次質(zhì)疑,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勇于探索的欲望。
二、創(chuàng)設(shè)平等氛圍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完全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充分通過反復讀文,暢所欲言。教師沒有以權(quán)威的面孔出現(xiàn),去告訴學生所謂的標準答案,給了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
三、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讓學生說出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對角色心理的體驗;讓學生講清獲得知識的國,思維過程,方法,步驟。不僅限于說出答案就行。本課教學,通過人物的神情分析人物的心理時,就是在讓學生理解,體驗。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相關(guān)文章: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03-02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通用]03-02
我的母親教學實錄06-10
《我的母親》教學實錄06-10
《我是什么》教學實錄03-06
《我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實錄06-12
天窗教學實錄03-19
項鏈教學實錄12-07
《燕子》教學實錄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