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選讀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4-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許鈞友

編寫人:許鈞友 周菊 李小剛 張正雄 寇青娥          審核人:王 芳  

審批人:                        編寫時間:2011年10月

班組               姓名               組評              師評             

【使用說明】

1、課前獨立思考,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充分預習“合作交流部分”,課堂交流。

【學習目標】

1、了解孟子生平。

2、比較系統的了解孟子的思想。

【學習重、難點】

比較系統了解孟子的思想。

【自主學習】

孟子--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待證實)。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戰國時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之--歷史地位

  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并發揚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亞圣。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關于--《孟子》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民本、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并列。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圣人立言”!睹献印芬粫愠闪嗣髑鍍纱孔觽兊谋刈x書了。

孟子思想之--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泵献诱J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孟子思想之--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統治者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仁,據孟子解釋,就是“人心”。怎樣才算是仁呢?根據《孟子》一書可以概括為:第一、親親。孟子主張統治者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第二、用賢良!盀樘煜碌萌苏咧^之仁!保ā峨墓稀罚白鹳t使能,俊杰在位。”(《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钡谌、尊人權 。

孟子思想之--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倫”,以建立一個“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諧融洽的有人倫秩序的理想社會。 

  對教育方法的改進,亞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當他的得意門生公孫丑詢問有的君子為何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時,孟子回答道:“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耪咭鬃佣讨缸又g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保x婁章句上)父子之間由于感情深厚,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往往不嚴,對于兒子的一些錯誤和毛病也因為溺愛和驕慣而放任,從而使正確的教育難以為繼。所以,“父子之間不責善”,易子讓別人來教育,既能從嚴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不傷害感情。

孟子思想之--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中心環節。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保ā陡孀印飞希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保ā侗M心》上) 

“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孟子之--語錄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6)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8)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為輕的。 

(1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劃分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鞏固的,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多,不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少。

(13)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常嬉為墓間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崩^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之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彼炀佑诖恕

直譯下列句子:

(1)此非所以居子也。

(2)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

《買肉啖子》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逼淠缸曰诙裕;“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蹦速I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直譯下列句子:

(1)東家殺豚何為?

(2)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斷機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泵夏敢缘盯蹟嗥淇。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于斯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選自《列女傳》

【注釋】①既:已經。②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起來搓成線。這里指織布。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⑤斯:這。⑥是以:因此。⑦則:就。⑧旦:早晨。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則、方法。

直譯下列句子:

(1)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

(2)今而廢之,是不免于斯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

(3)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合作交流】:

讀完這三則故事,談談你的感受。

 

許鈞友

[《孟子》選讀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2.高二論語選讀讀后感

3.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4.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5.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6.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7.論語選讀教案

8.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9.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10.高中化學選修5《苯 芳香烴》教案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