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教學應強調自主性突出實用性

發布時間:2016-12-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浙江省余杭市瓶窯鎮第二小學  姜昌美

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著眼于未來的教育。它所追求的不是顯現在教學的即時或實施后的較短時間內的價值和效果,而是追求能在學生的終身發展中持久發揮作用的長遠效應。學會學習之所以能成為現代教育的支柱之一,正因為它是實現這種長遠效應的有效措施之一。就目前的教育實際而言,支持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并進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的有效措施。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學習方式。其中,“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性的學習,在掌握“是什么”、“為什么”的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怎么做”的知識與技能,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內化為素質,通過技能的訓練轉化為素質,通過實踐的鍛煉升華為素質。把“自主學習”的概念引入應用文教學,將有力地促進教學實效的提高。

應用文使學生習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們長期實行的是“講--學--講--練”的模式。其基本操作程序是:(1)由教師或通過與學生的談話確定學習的目標;(2)教師手把手得教學生學習例文,弄清楚理論要點;(3)由教師或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書寫格式和注意點;(4)學生進行練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似乎也有參與學習和討論的機會,但是這一切都籠罩在教師過度“關愛”的光環里,被動和遷就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特征。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是學生喪失了自主的權力,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教師頻頻發問,學生紛紛作答,最后還是教師一錘定音。即使是學生通過一點點的自主探究習得的東西,結果還是被教師用權威性的總結“更完美”的教給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就只會看教師的眼色行事了,你提出問題,我熱鬧一番,然后就等待教師在師生對答中激動得把答案公布出來。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得到的僅僅只是知識的要點,探索的欲望被壓抑了,創造的熱情被熄滅了,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失去了。

二、這種脫離了學生認識規律和學習順序的教學,使學生喪失了感性認識和自覺判斷能力發展的權力,體會不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感到學習枯燥乏味。在這種教學中,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感性知識被長期的擱置,只能是死記然后硬套,再去實踐證明,最后才是用感官去感知、判斷。就好像是用水先澆樹冠,再澆樹干,而根部卻吸收不到水分。這種“教”“學”倒掛地教學狀況勢必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減退,營養不良。

在應用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呢?我認為可采用“學--練--用”這一教學模式。即通過學生的自學、自練來掌握應用文的寫作,體會應用文的實際作用,而教師只起一個引導、輔助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一是教學環節簡單,可以留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二是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其基本操作是: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動機的激發和興趣的培養,可以是長效積累的,也可以是即時觸發的,在應用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綜合的使用這兩種方法,并且要樹立這樣一種思想:今天的動機和興趣水平是昨天學習的積累。因此,在應用文的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強化學習的實用性;還要讓學生不斷地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使學生愛學應用文,愛寫應用文。但是就課堂教學而言,創設情境,以喚起學生過去的愉悅體驗或認知沖突,即時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寫啟事》(浙江省義務教材小語第十冊)的教學中,我創設這樣一個情景:走進課堂,忽然發現我的公文包不見了,包里有一塊手表和一只錢包,我很著急,就請學生想辦法幫我找回不見了的公文包。學生也和我一樣的著急,紛紛為我出主意,最后大家覺得還是先寫一則“尋物啟事”。這個教學情景的創設,充分利用了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情感,學生樂意為老師去想辦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激發了;而且,由于教學情境和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使學生明白“尋物啟事”的實用功能,激起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 自我探索,嘗試寫作

學習可以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進行,也可以由學生自主地學習。而后者除了可以學到規定的知識、技能外,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東西,包括學習的方法、探求的精神、自信心等;即使就規定的知識、技能而言,其保持的長久性、內在的積極性及有效的使用性,也遠遠高于前者。因此,在應用文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留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更多的學習時間,讓他們去充分地探索、嘗試、發現。

同為上例,在接下去的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寫啟事的方法,自己去嘗試寫啟事:(1)怎樣寫啟事呢?引導學生去尋找寫啟事的方法,大部分的學生想到了在語文課本上尋找,也有一些學生拿出了課外讀物,甚至有的學生在報紙上找到了啟事,以進行模仿。(2)我能寫嗎?鼓勵學生嘗試寫一則尋物啟事。(3)我寫得對嗎?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的交流、對照、評價,自我修正“尋物啟事”的寫作概念。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發現、知識的運用的探索、嘗試過程。盡管有相當數量的“尋物啟事”寫的不那么規范,或者格式不正確,或者語言不恰當,或者條件交代不清楚,但是,這一切都是學生自己學習的成果,每一點小小的正確之處都是彌足珍貴的,即使錯誤也是美麗的。在這里,教師應給與更多更多的寬容和理解。其實,這一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精神,學生自我構建了關于“尋物啟事”的知識,并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了知識的運用性遷移。不僅探尋到了“是什么”、“怎么樣”,而且,指導了“怎么做”。

三、 反思交流,擇優提高

在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由于受到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生活經歷、智力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學習的效果、采取的學習策略有優劣之分。教師在此時就要發揮指導的作用,促進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并保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的下限。一方面,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我是怎么想的?我為什么這樣想?在反思中自我審查,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要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課堂交流,讓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評價、補充、修正、擇優。這樣的過程不僅是為了寫好“尋物啟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評價、交流、選擇、判斷能力,利于學生構建更深層次的知識。

在上例中,我用四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交流:(1)讀讀自己寫的啟事,能挑出毛病嗎?(2)我為什么這樣寫?(3)對其他同學的作品你有什么意見和建議?(4)你有問題要大家幫助嗎?

在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現在:交流的內容有學生自己根據反思的結果自己確定;交流的方式是自由的,學生可以對別的同學的發言做出評價,也可以請求幫助;交流的途徑是多向的;交流的成果及時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和同學的發言及時修改“尋物啟事”。

四、 及時應用,體現價值

現實中存在著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學過了“請假條”,但當要請假的時候,很少有學生想到給老師寫一張請假條;學過了“尋物啟事”,真丟了東西,學生只會跑來找老師。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學生不明白,甚至有些老師也迷茫,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應試教育”的錯誤導向;另一方面是學習與生活的隔閡。其實,應用文是最容易和生活緊密結合的學習內容之一,及時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可以更好的體現出應用文的價值,也就是學習的價值。

在上例中,學生們修改好“尋物啟事”以后,我問:“寫在本子上的‘尋物啟事’能幫老師找回公文包嗎?”學生們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熱情也被激發出來了,有的認為可以寫在小黑板上,掛到校門口去;有的認為可以制作成張貼畫;有的認為可以在廣播里、電視里播出;有的認為可以制作成網頁,在英特網上尋找……我順勢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或一個人,或幾個人,用不同的形式幫助老師尋找丟失的公文包。學生們喜形于色,高興的忙活開了。在這里,學生不僅學會了寫“尋物啟事”,而且還會用“尋物啟事”;不僅學到了有關的知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且還充分發揮了特長,發展了個性。

應用文的學習是比較簡單的,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著力的并不是指導學生怎樣寫應用文,更重要的應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應用文,在生活中會運用應用文。因此,應用文的教學要強調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在實踐中學習應用文。如同走一條狹窄陡峭的山路,最精彩的并不是高高的山頂,而是一路上的無限風光。

二OOO年九月

[應用文教學應強調自主性突出實用性]相關文章:

1.應用文教學計劃

2.應用文寫作教學課件

3.英語“強調”方法總結

4.高中英語強調句型課件

5.強調有哪些近義詞

6.應用文試題及答案

7.應用文寫作知識課堂教學課件

8.應用文寫作試題及答案

9.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10.應用文寫作相關試題及答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人人精品视频97 |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少妇按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