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3-02-19 湖北省黃梅縣第三中學 戴國育
教書24年,當著一群學生的面,與他們一同流淚,只有一次。
那是5年前的金秋,我送走了一屆初中畢業生,迎來了一群初一新生。這是一群活潑聰明、善解人意的學生。我與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建立了深厚情誼。我經常找思想有疙瘩的學生談心,他們就在傍晚將我晾在外面忘記收回的衣物收回,在冬天把我窗戶上缺少的玻璃配上;我讓他們學得專心,玩得開心,他們就在教師節、元旦節和我的生日里,將我的房間打扮一新,并不忘寫上一句“祝您快樂”;我給他們編歌,與他們一起打兵乓球、賽籃球、郊游,他們就在我汗涔涔之時,遞上一塊塊干凈的毛巾;我經常找生活艱苦的學生到家里加餐,他們便在我胃病復發時送來餃子、水果和飲料……
從初一到初二,正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在教育第一線激烈較量的時期,我順應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教學中按素質教育的要求去做,深受學生喜愛和歡迎。但是,當時的考試制度和評估機制還未跟上素質教育發展的步伐,素質教育搞得好的教師,學生考試往往不好。我雖致力于教改,但用應試教育的標準去衡量,教學成績并不很突出。加上我平時的作為,比如:反對歧視“差生”、反對濫訂資料亂收費、反對節假日補課、堅持課外活動等,引起了學校領導的不快、反感以至惱怒。進入初三之前,他們以不能適應中考的需要為借口,決定不讓我上初三。
得到這一消息,我沒有向領導申訴,更沒有乞求。我清高,是因為我深信自己對教育事業是忠誠的,對學生是熱愛的,實行的方針是正確的;我沉默,是因為我問心無愧。只是想到就要與共同生活學習了兩年的學生分離,心里就有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覺。
期末工作剛結束,學校就在暑假組織初三學生補課。同學們見來上課的不是我,自發地逃出教室,收拾衣被文具回家。學校領導堵住學校大門,將走在前面的十幾個學生拉到校長辦公室,站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吃晚飯,也不讓他們出來,任他們在悶熱的屋里受蚊蠅叮咬。
我聽說后怒不可遏,沖到校長辦公室,指斥校長:“有什么事找我,這些學生有什么錯,竟遭如此體罰?”校長強詞奪理:“他們罷課,罰站還是輕的。”“罷課?你們違犯國家規定,暑假擅自補課,這樣的課本來就應該罷!”我據理力爭。“你……”校長理屈詞窮,惱羞成怒地說:“本校下學期有你無我,有我無你。”“這個學校當然不能沒有校長,下學期,我走!”聽了我的話,學生一齊撲到我的懷里。他們哭著喊:“老師,您不要走,您不能走啊!”我的鼻子一酸,忍不住淚水流下來,一滴一滴匯入同學們的淚河中……
開學后,我不得不告別那所我工作了十年的學校,不得不與我朝夕相處了兩年的那群學生分手。人生的路,我們一起走過了兩年,本應能繼續走下去,但從此不能再一同走下去了。
如今,那群學生有的升入了高一級中學,有的走進了社會,勞燕分飛,天各一方,此生我們難以再團聚。應試教育對我們師生感情的傷害是無法愈合的,我只有在未來的每一天,為那群活潑可愛的學生祈禱,祝福他們一生平安。
[感動時刻:教師也有流淚時]相關文章:
1.傷感流淚美文
2.讓人流淚的軍人故事
3.
4.小學作文:動物也有感情
5.不流淚并不堅強
8.
10.人賤,必流淚_個性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