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題 手機鈴聲擾課堂

發布時間:2016-4-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青年報     2002-11-13     記者 張文凌 

 

  現在的中學校園,學生中的“手機族”不斷增加。對待學生使用手機的行為,昆明的一些中學發現,該不該管,怎樣管,是個新問題---   

  幾天來,昆明一些中學生的家長紛紛接到學校寫來的信,信中要求家長收回孩子們使用的移動通訊工具,以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文化。 

  現在,昆明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越來越多。一位中學班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有手機。而近幾個月來,昆明一些銀行為吸引客戶,紛紛宣布只要擁有該銀行的信用卡,就可以免費領取一個“小靈通”(無線流動市話,收費與座機相同)。如此一來,更擴大了中學生中的“手機族”。 

  校園里越來越多的手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不少麻煩。前面提到的那位班主任說,學生的手機讓老師挺傷腦筋。手機是貴重物品,上體育課時學生要把東西放在教室,丟了怎么辦?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沒收了交給家長,幾天后又回到學生手上;讓學生關機,他們又把它調到振動檔。小小手機,真是防不勝防。 

  此外,學校認為,學生使用手機對于其自身成長和校園文化都有不良影響。昆明一中學在學生中所做的調查顯示,有70%的學生把手機當作能收發短信、圖片、玩游戲、上網、聽歌的“迷你”電腦。擁有或使用手機的中學生,有一半以上一個月發出50-100條短信息。利用手機傳短信,已經成為中學生手機用戶群的重要用途。甚至同在一個教室里,同學間也互相發短信玩兒。 

  調查同時也顯示,學生用手機很多是受家庭影響。這些學生中,80%以上的家長擁有手機,而50%的家庭里擁有3部或更多的手機。學生認為家長每月的手機通話費肯定比自己的高。 

  昆明第十中學的謝老師說,中學生使用手機,因受攀比和追求潮流的思想驅使,大多把價格和經濟負擔能力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不加考慮。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原因之一就是不提倡中學生高消費。 

  學校要求家長收回孩子手機的做法,引起一些中學生的不滿:“國家沒有規定手機的使用人群和范圍。手機屬私人用品,只要上課時關機,下課時不影響他人,學校和老師就不應該限制我們使用。” 

  有的學生還在網上發表議論:“中學生在學校里用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老師,手機總是別在腰間,上課時想打就打,想接就接,影響教學,這怎能為人師表,帶好學生?既然大人們在各種場合都能帶手機、用手機,既然老師也可以將手機帶進校園、使用手機,學生在學校里使用手機又有何不可?” 

  學生的觀點得到了部分家長的贊同。甘女士說:“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給孩子手機是為了方便聯系。這是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她的女兒因為住校,甘女士給她買了一個“小靈通”。 

  據悉,對中學生使用手機一事,昆明市各中學規定不一,大部分以教育為主,沒有硬性禁止措施。 

  據了解,不僅是昆明的中學,全國很多城市的中學都遇到了怎樣管理學生手機的問題,一些中學也試圖規范學生的手機使用行為。 

  日前,上海一所中學正式頒布《校園學生移動通訊工具使用管理暫行條例》。這項《條例》規定:教學期間,教學樓、實驗樓、視聽樓等所有教學場所不應使用手機;考試期間不應攜帶手機進入考場,一經發現,一律視為作弊;學生宿舍22時以后不得使用手機,避免影響他人休息。要求使用手機的學生要在家長簽名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申請。班主任有權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學生攜帶手機上學。 

  校方認為,《條例》的頒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權益意識和公德意識。校方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態度是:不提倡,不限制,但要加強管理。 

  這項條例也受到質疑,認為這樣會增加教師負擔。但也有人認為條例“很人性”,因為學生使用手機缺乏自我約束的自覺性,把手機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他們在強制的規定下逐漸學會有節制地使用或者不用,是應該的。堵不如疏,硬性地禁止,不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

 

[管理難題 手機鈴聲擾課堂]相關文章:

1.霧霾的困擾小學日記

2.老爸的難題閱讀答案

3.對外漢語課堂管理論文

4.《看雪》課堂語錄

5.邊城的課堂課件

6.非誠勿擾小品完整臺詞

7.《白楊》的課堂教案設計

8.《畫楊桃》課堂語錄

9.學生課堂禮儀教案

10.課堂禮儀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一线 |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