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精選7篇)
大班是幼兒進入小學的最后一年,這個階段的幼兒處于幼小銜接的關鍵期。下面給大家分享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歡迎閱讀!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1
近年來,幼兒園與小學之間銜接教育備受注,這不僅是因為學學習需要,更是因為教育部門對教育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大班銜接運而。本次活動旨在探討大班幼小教育實踐經驗,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學學習成績。
一、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主題是“大班幼小銜接教育實踐經驗”,旨在探討如何使幼兒園和小學之間銜接更加順暢,如何提高學學習成績。
二、活動
1、大班幼小銜接教育現狀分析
首先,我們對大班幼小銜接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我們發現幼兒園和小學之間在很多問題,如教學內容不銜接、教學方法不同、教師教學水平不一等。這些問題導致學在入小學后面臨很大挑戰,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出現適不良等問題。
2、大班幼小銜接教育實踐經驗分享
接著,我們邀請了幾位經驗豐富教師分享了他們實踐經驗。他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講解,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參考。
其中,一位老師分享了她在教學內容方面實踐經驗。她認為,大班幼小銜接教育鍵是要讓幼兒園教育內容和小學教育內容相銜接。她采用了“三步走”教學方法,即先讓幼兒園學了解小學教學內容,然后在幼兒園中逐步引導學學習小學教學內容,最后在小學中鞏固和拓展學學習內容。
另外一位老師則分享了她在教學方法方面實踐經驗來自。她認為,大班幼小銜接教育鍵是要讓幼兒園教學方法和小學教學方法相銜接。她在幼兒園中采用了小學教學方法,如分組合作、課堂討論等,讓學逐適小學教學方法,提高學學習興和學習效果。
3、大班幼小銜接教育實踐案例分享
最后,我們還邀請了幾位教師分享了他們在大班幼小銜接教育中實踐案例。他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講解,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參考。
其中,一位老師分享了她在教學評價方面實踐案例。她認為,大班幼小銜接教育鍵是要讓教學評價和小學教學評價相銜接。她在幼兒園中采用了小學評價標準,如考、作業等,讓學逐適小學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
三、活動收獲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深入了解了大班幼小銜接教育現狀,學習了很多有價值實踐經驗和案例,提高了我們教育教學水平。我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努力,大班幼小銜接教育一會變得更加順暢,學學習成績也一會更加優秀。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2
日期:4月22日
地點:教研室
主持人:大班音樂組組長
參加人員:李園長、全體大班教師
教研主題:升入大班,如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傾聽的重要性:傾聽是孩子學習語言、理解語言的基礎,是語言交流的關鍵。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善于傾聽,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語言,正確運用語言。
教師反饋:幼兒在傾聽方面常遇到的問題包括插話、自己回答后不再聽他人意見、集體教學中不關注他人發言等。
教師討論:在與幼兒交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注視孩子的眼睛、不打斷孩子的話、耐心傾聽并及時肯定孩子的行為。
教師研討:如何在日;顒又信囵B幼兒的傾聽習慣?
尋找大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或事物,鼓勵大家分享和傾聽。
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肯定他們的良好表現。
在每次活動前都明確要求,提醒幼兒注意傾聽。
運用游戲等方法,鼓勵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的發言。
教研總結: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們認識到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對其未來的學習生活至關重要。本學期我們將長期關注這一方面,為幼兒進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3
教研主題
升入大班,教學中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
時 間
4月22日
地點
教研室
主持人
李主任
參加人
全體大班教師
教研內容
一、良好的傾聽習慣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作用
傾聽是孩子感知語言、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孩子語言習得不可或缺的一種行為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善于傾聽,才能真正地理解語言,正確地運用語言,掌握與別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二、教師反饋幼兒常出現的問題
⒈插話。當別人還沒有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就急不可耐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沧约夯卮鹜曛缶筒辉俾犎e人的意見或想法。
⒊集體教學中只關注自己的事情沒有聽教師或同伴的發言等。
教師研討
一、教師討論:與幼兒交談中要注意傾聽的幾個方面
1.與孩子對話時,要注視孩子的眼睛
2.不要打斷孩子的話,要聽孩子把話說完
3.耐心傾聽,并及時肯定孩子的傾聽行為。
二、教師研討:怎樣在一日生活各環節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睂ふ掖蟀嘤變焊信d趣的'故事或事物,鼓勵大家講一講,聽一聽
⒉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肯定幼兒的良好表現。
、橙粘;顒又忻看味及岩筇嵩谇懊,提醒幼兒注意傾聽。
、催\用糾錯競爭的游戲等方法,鼓勵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教研總結
本學期要長期關注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為幼兒進入小學,走進課堂,更好的開展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4
教研主題
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時 間
4月25日
地點
教研室
主持人
李主任
參加人
全體大班教師
教研內容
自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幼兒還要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遇到困難或問題時,要知道怎樣解決和處理,這些方面平時多是由家長包辦的.,致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后不會處理矛盾,不會合理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在幼兒進入小學的預備期,我們開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活動,希望在教研中總結出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升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效率。
教師研討
教師各述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比賽思路
大班幼兒喜歡競技類游戲,因此通過比賽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教育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不失為一種好的形式方法。比賽主要包括:疊被子比賽、穿脫衣服比賽、系鞋帶比賽、擦桌子比賽、掃地比賽、收拾玩具比賽等,其中還通過小組比賽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教研總結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要注意的幾項原則
1.家園配合為主
2.鼓勵表揚為輔
3.循序漸進原則
4.堅持不懈原則
5.互幫互學原則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5
教研主題
幼兒“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正確培養
時 間
5月9日
地點
教研室
主持人
李主任
參加人
全體大班教師
教研內容
一、培養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重要性
孩子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書寫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以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書寫,不僅有利于書寫的規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
坐姿:挺胸坐,頭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視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彎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輕放在大腿上。
寫姿:正確的“三個一”讀寫距離(眼睛距離書本一尺、胸距課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握筆姿勢:正確的執筆位置可以用一句歌訣確定:“執筆指尖一平掌”,即寫字的時候,左手平掌放在桌面上,寫字的.右手枕在左掌背上。這樣,“一平掌”的位置迫使執筆的筆尖離紙面為“一寸”左右。
教師研討
如何在書寫過程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習慣
教研總結
組長總結:用兒歌學習幫助幼兒理解書寫姿勢的要求
每次書寫前都要注意姿勢的要領
教師要注意隨時提醒及時表揚
建立自律與競爭機制,激勵幼兒相互學習監督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6
教研主題
培養孩子任務意識
時 間
4月9日
地點
教研室
主持人
李主任
參加人
全體大班教師
教研內容
由幼兒進入小學不適應的情況中發現的問題
*說不清或不知道老師布置的作業
*作業中邊寫邊玩,三心二意
*對預習,朗讀等一些非書面作業不認真完成
教師研討
研討通過培養幼兒任務意識的目標
1、幼兒逐步樹立完成任務的意識,會積極地參與。
2、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3、幫助幼兒掌握完成任務的`能力,培養他們樂于執行任務的情感態度。
4、幼兒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及同伴完成任務的行為,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完成任務的持久性。
教研總結
具體實施中的初步設想
。1)、加強值日生工作,明確其主要的任務。
(2)、大帶小活動增強幼兒的責任感。
。3)、圖示活動教會幼兒完成任務的方法。
。4)、各種游戲活動,訓練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5)、布置口頭任務,及時檢查,培養幼兒的持久性。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 7
教研主題
參觀小學的要求
時 間
4月26日
地點
小學
主持人
李主任
參加人
全體大班教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知道自己就要升入小學,理解小學的含義。
2、參觀小學生升國旗,初步了解和熟悉小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常規,激發幼兒做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交待參觀內容,提出參觀要求,注意安全,不亂扔垃圾,不影響哥哥姐姐的學習。
二、看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
三、參觀小學生周一的升旗儀式。
四、參觀校園,了解各場所的用途。
五、觀看小學生上課及課間活動。
活動總結
組織幼兒參觀后交談:你覺得小學與幼兒園有哪些不同?
我們應該向哥哥姐姐學習什么?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記錄內容】相關文章:
大班幼小銜接教研記錄11-18
幼小銜接教研如何實現幼兒自我服務活動記錄06-03
幼小銜接的教研活動方案10-01
幼小銜接教研活動簡報08-14
幼小銜接教研方案03-29
大班幼小銜接活動方案03-01
初中數學教研活動記錄內容12-13
大班幼小銜接的活動計劃(精選19篇)02-09
雙向幼小銜接教研活動總結(精選32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