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慶的知識

時間:2025-07-07 10:11:44 晶敏 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關中國國慶的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紀念日。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中國國慶的知識范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有關中國國慶的知識

  有關中國國慶的知識范文:中國國慶節的習俗

  張燈結彩

  我國每逢國慶佳節,各企事業單位都會掛起燈籠或橫幅,用“歡度國慶”等標語來慶祝國慶;廣場上則擺放著標語字樣的盆景和氫氣球,用歡樂的氣氛來迎接國慶。

  國慶長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我國于1999年修訂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國慶節與相鄰的周六、日組合為7天的國慶長假,被稱之為“國慶黃金周”,用放假的形勢,讓老百姓共同感受國慶的歡樂。

  高速公路免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車已日益普及,人們通常會利用國慶7天長假來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因此,國家自2012年起,國慶期間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車免費通行。2014年國慶節假期免費通行時間為10月1日00∶00至10月7日24∶00

  國慶閱兵

  我國國慶自開國以來共有14次國慶閱兵,除1949年開國大典的閱兵式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這三次國慶大閱兵,通過國慶閱兵既可慶祝國慶、揚我國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強大的國防力量,讓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豪感。

  天安門升旗儀式

  每逢國慶,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因此,利用國慶長假去北京游玩的人們,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

  國慶聯歡會

  國慶前后,各企事業單位為了慶祝國慶,弘揚企業文化,都會組織員工開展迎國慶聯歡會,用文藝表演的形式來表達國慶的喜悅。

  有關中國國慶的知識范文:中國國慶節的由來

  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1949年10月1日。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準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那么。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托我來對大家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國慶來源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中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如今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外國國慶節的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占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

  1820xx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侖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

  墨西哥、加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

  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

  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

  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

  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節日象征

  國家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等

  我國國慶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劃時代”三個字,意味著它結束了一個舊時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和它的前途命運,在這以后同以前相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祖國 生日快樂,祖輩勤勉為人尊,國有棟梁前程春,生活甜蜜事業欣,日子愜意留溫存,快意青春開拓勤,樂娛生日慶歲輪。

  國慶七天假發展歷程

  黃金周從1999年“十一”正式開始。當時國務院專門出臺了文件,其主旨還在于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由于國慶大慶以及天氣等原因,1999年“十一”期間的旅游并不火爆。

  然而20xx年的黃金周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讓所有的旅游熱點地區的景區、賓館、交通、餐飲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以致出現了暴利宰客的行為,住宿、餐飲的價格成倍上漲。

  從那時起,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黃金周蘊藏著這么多的“黃金”,媒體用“缽滿盆滿”來形容商家的收獲,用“假日經濟”形容黃金周的新動力。從那時起,旅游包機、旅游專列等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手持護照出境游的人也開始多起來。也就是從那時起,真正的大眾旅游熱潮開始了。

  為什么國慶節選在了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腦海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天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旅游。

【中國國慶的知識】相關文章:

高中國慶的作文12-06

高中國慶作文:國慶見聞(精選46篇)10-10

高中國慶的作文(精選22篇)10-10

2025初中國慶作文(精選22篇)01-07

初中國慶節見聞作文02-28

高中國慶作文(通用34篇)10-10

有關高中國慶的作文三篇05-02

【實用】高中國慶的作文四篇04-21

高中國慶趣事作文(12篇)04-26

高中國慶節作文12篇02-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好看免费精品视频 |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