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吧,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還記得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 1
有位著名的相馬師病入膏肓,即將不久于人世。眾弟子跪拜于病榻前,泣求師傅傳授相馬秘笈。相馬師艱難地搖了搖頭,斷斷續續地告訴弟子,該教的,自己平時已全部傳教給大家,根本沒有什么秘笈。
眾弟子并不相信,便詢問相馬師如何又快又準地相中千里馬,相馬師沉默不語。大弟子問道: 是否眼睛大而圓潤,飽滿有光澤的為良駒?”相馬師答: “非也。”二弟子接著問: “是否肩胛狹長,向水平方向傾斜的為良駒?”相馬師又答: “非也。”三弟子再問: “是否四肢干燥強健、堅實挺立,膝部長度、斜度適中而富彈力的為良駒?”相馬師還答: “非也。”四弟子追問: “是否前蹄圓后蹄略尖,厚薄大小適中,蹄質堅韌的為良駒?”相馬師仍答: “非也。”五弟子又問: “是否背腰平直有力,彈性好的為良駒?”相馬師依舊答: “非也。”六弟子最后問: “是否頭稍小而長,骨骼輪廓分明,腮肉少的為良駒?”相馬師答曰: 非也。”
眾弟子面面相覷,不知師傅所云何物。過了良久,大弟子畢恭畢敬地問道: 剛才弟子所言都是師傅平時賜教,是否合在一起就能相到良駒?”相馬師閉著眼睛回答: “不錯,這些都是良駒的外相,可是,并非所有具備良駒外相的馬就是良駒。更何況還有一些無良馬販,會故意造假來欺騙主顧。因此,僅憑外相去相馬是要上當受騙的。”
弟子們聽罷號啕大哭,捶胸頓足叫喊道: “弟子不才,未能成器,唯恐要辱沒師傅的一世英名。”相馬師突然睜開眼睛,用盡最后的力氣告訴眾弟子: “為師還有最后一法,你們一定用心記住。每匹馬都有自己的主人,最熟悉馬的.人莫過于主人。你們今后去相馬,不要急著觀察馬匹的外形外貌,而是先要花功夫去結交馬的主人,注意觀察對方的為人。如果主人的人品高尚,他賣的良駒一定錯不了,價錢再昂貴也值得買。反之,如果主人的人品卑劣,他賣的良駒多半是假的,價錢再便宜也不能買。
說完最后一句話,還沒等眾弟子繼續追問下去,相馬師就咽氣了。弟子們在悲痛萬分的同時,還在心底責怪相馬師至死都保守著秘密。
弟子們也許還不明白,相馬師臨死的那一刻,已經將相馬秘笈傳授給他們,那就是:相到好的人品,才會相到千里馬。其實,不光是相馬,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人找對了,一切都對了。
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 2
在那風云變幻的戰國時期,鬼谷子門下有一位弟子,名為龐涓。龐涓聽聞伯樂善于相馬,聲名遠揚,恰值伯樂壽誕,鬼谷子便帶著龐涓一同前往賀壽。
彼時,伯樂的大弟子因食河豚不幸身亡。這位弟子自幼便跟隨伯樂,師徒之間情誼深厚,情同父子。然而,面對弟子的離世,伯樂卻并未顯露出過多悲傷之色。龐涓心中疑惑,忍不住詢問其中緣由。
伯樂長嘆一聲,緩緩說道:“河豚有毒,這是世人皆知之事。但其味道之鮮美,卻也無可比擬。我曾多次告誡他,莫要貪圖口腹之欲,以免招來殺身之禍,可他卻始終不聽。前幾次他垂釣到河豚,蒸煮后食用,僥幸未遇到有毒的,今日再次食用,終究還是丟了性命。這世間的'達官顯貴,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貪戀名利,最終身死名滅,徒留他人恥笑。”
鬼谷子在一旁聽聞此言,轉頭對龐涓說道:“名利的危害,可比河豚之毒更甚,你可要牢牢記住。” 龐涓聽后,心中卻頗為不悅,名利對他而言,有著極大的誘惑,他覺得老師和伯樂所言過于迂腐。
人們在感嘆龐涓悲慘結局之時,也不禁稱贊伯樂,不僅善于相馬,更能從細微之處洞察人心,通過對一個人行為、喜好的觀察,看透其本質。正所謂相馬先相人,一個人的品德、心性,往往決定了他的命運走向,就如同馬的優劣,可從其外在表現和習性中判斷一樣。
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 3
秦穆公召見伯樂,憂心忡忡地說道:“您年事已高,不知您家族中可有能繼承您相馬之術,為我尋覓千里馬之人?”
伯樂思索片刻,回答道:“一般的良馬,可從其形體外表、筋肉骨架觀察辨別。但那天下罕見的千里馬,卻仿佛若有若無,蹤跡難尋。它奔跑起來,不見飛揚塵土,尋不著蹄印。我的兒子們皆是才能平庸之輩,我能教他們識別良馬,卻無法讓他們領悟尋找千里馬的訣竅。不過,我有個曾一同挑擔打柴的伙伴,名叫九方皋,他的相馬本領不在我之下,大王不妨召見他。”
于是,秦穆公召見了九方皋,并派他去尋找千里馬。三個月后,九方皋歸來,興奮地報告:“大王,我已尋得千里馬,它在沙丘。”
秦穆公忙問:“是怎樣的馬?”
九方皋答:“是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立刻派人去取馬,然而,帶回來的'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頓時大為不悅,召見伯樂,抱怨道:“這可如何是好!您推薦的人,連馬的毛色與公母都分辨不清,又怎能識別千里馬呢?”
伯樂卻長嘆一聲,感慨道:“沒想到九方皋相馬竟達到了這般境界!他實在是比我高明千萬倍啊。九方皋看馬,注重的是馬的天賦與內在素質,深得其中精妙,因而忽略了馬的外表粗陋之處;關注馬的內在本質,而忘卻了其外在表象。他只看他所需要看的,不看他不需要看的;只視察他該視察的,遺漏他不必觀察的。像九方皋這樣相馬的方式,其中蘊含的道理,可比相馬本身更為珍貴啊!”
待那匹馬被帶到秦穆公面前,眾人一試,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千里馬。
此事過后,秦穆公對伯樂說道:“從九方皋相馬之事,我似乎領悟到了識人的道理。就如同相馬不能只看毛色公母這些表面特征,識人也不能僅看其外貌、言辭等外在表現。真正有才能之人,其內在的品德、智慧和潛力,才是最關鍵的,就如這千里馬的天賦與素質一般。”
伯樂點頭稱是:“大王所言極是,相馬先相人,只有看透人的本質,才能發掘出真正的人才,就像九方皋能發現這匹被忽視的千里馬一樣。”
【相馬先相人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哲理故事02-21
九方皋相馬的歷史典故11-22
經典哲理小故事06-07
哲理故事分享07-20
古代哲理故事02-10
[熱]經典的哲理故事01-05
哲理故事(精選18則)01-10
經典小哲理故事06-27
歷史典故:伯樂相馬(精選10篇)04-26
佛教哲理故事大全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