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安兵馬俑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1
秦俑,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不朽偉作。而我,作為一民中國人,更是倍感自豪!
今天,我終于有機會,去親眼目睹這些偉大的藝術杰作。
經過了幾小時的`時間,輾轉到了秦俑博物館的收費處。沒想到一個人就要收100元,這才搭上車,開始了新的旅途。
說句實在話,我以前也看過秦俑的照片,但真正參觀時,才不由感慨: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阿!
秦俑坑嘛,我對其只用一個字來形容:繁!
密密麻麻的秦俑一眼望不到頭,遠處的秦俑縮成了一枚枚灰點。
這些古代的武士,看起來似乎是有生命的——若是再有瞳孔,就和真人沒有區別了。秦俑面部表情大多莊嚴肅穆,似乎不僅僅是個陶土人,而是敢沖、敢殺、敢于嗜血的強大軍隊!
他們身上的塵土也為它們增添了無盡悲壯的滄桑之美。
二號坑,則讓我更加感慨:燈光灰暗,滄夷滿目。坑內秦俑大多殘破不全,并且被覆著黑色的焚燒過的痕跡。有詩云:生則張良錐荊軻刀,死則黃巢掘項羽燒。
居然一懷在臨潼郊,隆然黃土浮而高。
在這個坑內,秦俑的表情在莊嚴肅穆中似乎更帶著悲哀,殘手斷臂散落一地,再加上昏暗的燈光,似乎有些猙獰。
該是回程之時,我不禁低吟起一首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雄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歸。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灰寒。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2
學習了《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我知道它主要說了兩個方面,一是用詳實的數據說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二是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介紹了兵馬俑類型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的特點,概況了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
我對“個性鮮明”這部分體會較深,這部分里主要說了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和陶馬的個性。在那么多的兵馬俑里面,我對將軍俑特別感興趣。將軍俑的身材魁梧、頭帶鶴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這將軍俑,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的腦海里。將軍俑好像在拿著寶劍,指揮著他的士兵們騎上那躍躍欲試的馬,上馬沖殺。就像一名真正的大將軍一模一樣,那么威武,那么有男子氣概。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總面積快達到20000平方米了。差不多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我感受到秦兵馬俑的團結,他們排好隊,聽候命令的時候,是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地排好隊,聽候命令。我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威武,他們排成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就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武士們隨時準備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騎兵們隨時準備上馬沖殺。我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工藝如此復雜,技之卓越。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3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秦始皇陵兵馬俑參觀,我姓姚,您可以叫我姚導。好了,長話短說,我們進去游覽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一號坑展區,游客們:看著前面那個大標識,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標識,它之所以放在這兒,就是因為秦兵馬俑既是世界遣產,也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就讓我們帶著好奇的心情進去參觀吧!
大家往下看看,這個雄偉的長方形軍陣就是一號坑里的陶俑,一號坑里的陶俑是三個俑坑之最,有六千多個,它面積也最大,總面積14260平方米。游客們,您可別小看這軍陣,這軍陣的次序是很“科學‘的!第一排到第三排是弓弩兵,它們的任務是用弓箭掃除敵人的先鋒部隊,掩護騎兵步兵沖鋒。第三排到第五排是騎兵,第五排到第十排是步兵,這倆兵種聯合起來,應是秦軍的主力部隊,最后幾排,全是戰車,游客們,請您來想一想,秦軍的'次序這么分明,怎么不可能百戰百勝呢?大家跟我來看二號坑。
我們現在來到的二號坑展區,二號坑的陶俑全是彩繪的,因為在地底下埋藏了兩千多年,早已經氧化了,所以現在只能看見彩陶上的一點兒點兒顏色。其實,二號坑是戰斗總指揮部,大家看一下坐在寶座上的人,他就是統帥,再看看兩旁的護衛,個個神氣的樣子,您想想秦軍是多么威武。
好了,我來給大家講講三號坑,三號坑的作用是用來祭祀的,這是古代秦人為了請求上天保佑而做的,當然,這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就這樣了,我們參觀完了秦兵馬俑,快樂地度過了這次游程,相信您一定有不小的收獲!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4
望著千姿百態的兵馬俑,我的思潮又騰涌起來。跟著眼前幻想浮動,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兵俑和馬俑一起跳動起來,兵俑跑在前面,馬俑緊緊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騎上馬俑,他們在將軍俑的率領下奮勇前進。后排坑道里那些還沒有被完全挖出來的兵俑和馬俑,有的只露了頭,有的只露了半身,挺直身子的,歪著身子的,也在那里活動起來,那里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時在我眼中忽然變成了海浪,洶涌澎湃。兵俑和馬俑,正從海浪中掙扎出來,奮勇的向前奔去,他們一飛出大廳看到山河地面花團錦簇。他們意氣風發,都大為驚詫與興奮。
我又飄到了歷史的'碑文,回想起看到了將軍俑人高馬大,身材魁梧。頭戴戰盔,身披鎧甲,手持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歲月的痕跡越發顯得像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神情嚴肅,身上的裝束到外貌,無不散發出一個將軍威風凜凜的氣質。
俑坑里有這么多俑,但是沒有兩個俑是完全一樣的:有的眉開眼笑,仿佛打贏了一場大勝仗;有的怒發沖冠,似乎要跟敵人決一死戰;還有的精神抖擻,好像恨不得立刻沖到戰場上奮勇殺敵。有的俑半蹲著,好像在埋伏,等待敵軍的到來;有的俑軍容嚴整仿佛已經做好了戰斗的準備;有的俑抬頭張望,好像在查看有沒有敵軍,真的是惟妙惟肖啊!
兵馬俑如此壯觀,我深深為祖國壯觀的兵馬俑感到驕傲,同時也深深為祖國昔日的強大繁榮感到無比自豪。秦兵馬俑惟妙惟肖的展現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力量。看著看著,心中就感到油然而生的自豪!
我要化作一片落葉,繼續飄揚在歷史的長河中。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5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西安。一下火車,我就覺得那是一個古老的城市,蔭蔭的綠樹,艷麗的花兒,古老的城墻,飄揚的旗幟,這一切都呈現出西安之美。清澈透明的,是華清池的水;高聳入云的,是西安的驪山;而雄偉壯觀的,是西安最有名的兵馬俑。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兵馬俑,它位居西安西北部的臨潼鎮,秦始皇陵的東北部,那是一個大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分為四個廳,第一廳展覽了西安的歷史,一幅幅畫面,一篇篇文字,一件件精雕細刻的工藝品,樣樣展現了西安的古老文化和獨特的魅力。
第二、三、四廳是一個個俑坑。坑里的兵馬俑好象在前線與敵人作戰。頭上有扎纂的、有戴方巾的、有戴帽子的、有戴頭盔的.。身上,有身披戰袍的,也有身穿凱甲的。臉上,有微笑的、也有嚴肅的,有眺望的,也有吶喊的,有怒目圓睜的,也有若有所思的,動作更是千姿百態,光站姿就有許多種,有手抱前胸的,有雙手背后的,有雙手垂直的,還有側身的、抬頭的,還有跪著的、騎戰馬的、坐戰車的……,真是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看了這些兵馬俑,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是誰用泥土塑造了一支龐大而威武的軍隊?是誰用泥土塑造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軍官、士兵——那是勞動人民啊!這證明了我們祖先的智慧與才干!
后來,我又游覽了舉世文明的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和華清池。西安給我留下了古老、美麗、文明的美好印象,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古城!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6
西安是中國的六朝古都,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城。這里有數不盡的名勝古跡。大小雁塔、碑林、城墻、鼓樓、鐘樓、法門寺、乾陵、永泰公主墓、華清池、壺口瀑布更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
今天就要去參觀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了,我的心中充滿了好奇。我從書本上了解了兵馬俑,現在能身臨其境,真是讓人激動。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景區的廣場中間豎立著一個很大的兵馬俑,他似乎在歡迎世界各地游客的到來。
經過兩道檢票口,終于來到了擺放兵馬俑的坑道。這是已經發掘的三個傭坑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在1974年的時候,當地的農民在挖井的時候發現了坑道。在文物專家精心的挖掘和修復下,這些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兵馬俑終于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隨著歲月的.流失,有些兵馬俑不在完整。可如同真人真馬大小排列有序的兵馬俑依然讓我感嘆萬分!這些兵馬俑千人千面,沒有一個兵馬俑是重復的。也許在這里面能找到一個和我長得很像的兵馬俑。他們的胡子干凈整齊,高高挽起的發髻讓我覺得秦朝的人也是那么的時尚。他們的職務高低不同,所穿衣服也是各不相同,使人很容易區分他們的職位。今有海、陸、空三軍,古有騎兵、步兵、弓箭手。他們排兵布陣各司其職,讓我佩服他們的才智謀略。
跟隨兵馬俑一起出土的還有馬車,這小小的馬車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臺空調車,它蘊含著好幾個世界第一。古人遺留下來的制造技術讓現代的科學家都為之感嘆。由此可見我們的古人是多么的聰明和偉大!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7
秦俑,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不朽偉作。而我,作為一民中國人,更是倍感自豪!今天,我終于有機會,去親眼目睹這些偉大的藝術杰作。
經過了幾小時的時間,輾轉到了秦俑博物館的收費處。沒想到一個人就要收100元,這才搭上車,開始了新的旅途。
說句實在話,我以前也看過秦俑的照片,但真正參觀時,才不由感慨: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阿!
秦俑坑嘛,我對其只用一個字來形容:繁!密密麻麻的秦俑一眼望不到頭,遠處的秦俑縮成了一枚枚灰點。
這些古代的.武士,看起來似乎是有生命的——若是再有瞳孔,就和真人沒有區別了。秦俑面部表情大多莊嚴肅穆,似乎不僅僅是個陶土人,而是敢沖、敢殺、敢于嗜血的強大軍隊!他們身上的塵土也為它們增添了無盡悲壯的滄桑之美。
二號坑,則讓我更加感慨:燈光灰暗,滄夷滿目。坑內秦俑大多殘破不全,并且被覆著黑色的焚燒過的痕跡。有詩云:
生則張良錐荊軻刀,
死則黃巢掘項羽燒。
居然一懷在臨潼郊,
隆然黃土浮而高。
在這個坑內,秦俑的表情在莊嚴肅穆中似乎更帶著悲哀,殘手斷臂散落一地,再加上昏暗的燈光,似乎有些猙獰。
該是回程之時,我不禁低吟起一首詩: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雄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歸。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灰寒。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8
今天,媽媽帶我去了南京博物館,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在沒來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兵馬俑是怎么回事,甚至連“俑”字都不會讀。來之后,問了講解人員才知道,原來,秦始皇活著的時候,為了享受和活著的時候一樣的榮華富貴,為了使后人不偷他墓里的寶藏,用陶制的兵馬在邊上“護衛”。我想:那秦始皇的墓之所以沒有被偷,就是因為這些“兵馬”栩栩如生的氣勢吧!在南京博物館的展覽的全是復制品的,那西安博物館的才是真正的出土文物的,氣勢磅礴。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那宏大的氣勢,那制造兵馬俑的工藝,是現代人們意想不到的,所以故稱“奇跡”。
看到秦朝時的物品,便可想到秦朝時期的經濟是多么發達,人民的智慧是多么高。而照這樣的速度發展,到今天也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什么在這幾千年之間,中國的`發展為什么就不如別的國家呢?
秦始皇統六國后命人建造的建筑多著呢?有長城、阿房宮和驪山墓,這些建筑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結晶,雖然它今天被譽為世界奇跡,但在這些建筑的輝煌背后,有多少人像孟姜女一樣在悲天慟地地哀哭,有更多的像萬嘉良似的幸福家庭被摧毀。
雖然,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各國混戰的局面,但他的奢華氣派也為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不僅如此,秦始皇靠暴力手段建起的強秦,他自認為有了萬世不倒的基業,但由于他與秦二世的暴虐,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后就土崩瓦解了。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短暫的輝煌和慘痛的教訓,對后人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西安兵馬俑觀后感】相關文章:
西安兵馬俑05-27
西安兵馬俑作文08-27
西安兵馬俑作文(經典)05-07
西安兵馬俑作文【經典】08-17
西安兵馬俑作文08-28
(通用)西安兵馬俑06-02
(精選)西安兵馬俑作文04-26
西安兵馬俑作文(精選)07-09
[薦]西安兵馬俑作文03-07
西安兵馬俑作文(精品)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