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明園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明園觀后感1
在學習中,我知道了圓明園是聞名世界的皇家園林,知道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還知道了圓明園是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可是觀看了《火燒圓明園》后,我又知道了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看了圓明園的毀滅,我真有些說不出的感情……
圓明園里的建筑雄偉壯觀,亭臺樓閣玲瓏剔透,還有許多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圓明園里還有許多奇珍異寶;可是那么美的園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內,就被英法聯軍用殘忍的手段毀掉了;在這三天內,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摧毀下變的不堪入目:他們把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這已經夠可惡的了。但是,英法聯軍為了燒毀罪證,用火把我國花了2個世紀的時間建造好的圓明園給燒毀了,英法聯軍任意的摧毀圓明園,可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還去當他們的.走狗。我覺得英法聯軍很霸道、野蠻,他們不擇手段的毀了圓明園,圓明園的毀滅就是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燒毀圓明園的最好罪證。
然而,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了,現在圓明園已經不是以前輝煌的、燦爛的圓明園了,現在的圓明園是一堆殘垣斷壁,一堆廢墟。當時英法聯軍燒圓明園的那一刻將深深的印在人們的心里。
當時清朝政府是腐敗無能,花錢如流水。一頓飯都要花掉許多銀子,飯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許多錢;大官人吃喝玩樂……花掉許多銀子。可他們知道,這些供他們吃、喝、玩、樂的銀子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銀子,他們吃著、穿著、用著老百姓的銀子,竟然還心安理得!他們根本就沒理老百姓們過的好不好,所以,當時我國只有挨打和受欺負的份兒了。
看到圓明園那悲慘的結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閉關鎖國”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學習、交流,就會更加繁榮富強,不會為他人所欺!
圓明園觀后感2
我的眼眶濕潤了,看著電影《火燒圓明園》,一團怒火在我的心中燃燒,我恨那罪惡的火。這是一段眾所周知的歷史,英法聯軍用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野蠻地燒毀了圓明園。看著那貪婪的熊熊大火;看著那肆意掠奪的英法強盜,我的心震撼了。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會慘遭帝國主義列強鐵蹄的踐踏?是因為落后、貧窮和弱小。英法聯軍燒毀了圓明園,也燒醒了閉關鎖國的中國人——中國巨龍沉睡得太久了。
今天,我們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可以無愧地說: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弱小的任人宰割的中國了,她今天正在奮起直追,跨向世界強國之列。但我們還應該看到,我國的經濟、科技水平距離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的`,海疆的島嶼還存在危險,振興中華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在我們——當代青少年的肩上。
二十一世紀是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一個不具備優秀人才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不具備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青少年的民族更是一個不幸的民族。我們學習、成長,靠的是祖國的培養,我們理所當然應該把全部所學奉獻給她。繁榮祖國、振興中華,是每一個中國青少年所必須具備的理想,也應該是我們學習的直接動力。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國之情,點燃璀璨的圣火,讓它照亮世界的東方,熊熊燃燒,永世不熄。
圓明園觀后感3
人們在哭泣,它我使難忘、舉世無雙的圓明園呢,我看了一部電影,大肆掠奪圓明園的文物和財寶,又何止一次呢,怎能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呢?
我們的祖國這正在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那奇異的花草樹木,被憤怒的火焰燃燒著,舉世聞名的90多年前,他們還放活燃燒了圓明園,這部電影的題目就是《火燒圓明園》,推倒圓明園的樓臺亭閣!、融藝術和建筑與一體的圓明園在此時此刻變成了一片廢墟……
啊,留下來的只是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那價值連城的國寶……然而,祖國的未來藍天有待我們去描繪,大伙連續少了三天三夜,我的心也跟著留下那苦澀的淚水.看完這一部令人驚心動魄的電影后,大量的占領中國國土!這一切的一切――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奇恥大辱,無視中國人民的尊嚴、恥辱和折磨?那具有中國特色的精致的亭臺樓閣.
作為一個中國人,毀壞圓明園的一花異草,大地在顫抖,他們好像在向人民訴說著當年的痛苦.我的眼在流淚.為了掩飾其罪行.我的心靈被那一種恥辱嚙噬著,這一切都不存在了,嗜血成型的八國聯軍,誰不想看看有許多美麗傳說、極精美的這幾天!這樣的恥辱在黑暗的舊中國!我們一定要把過去的這一種恥辱――永記在心啊提問者評價謝謝!評論|
圓明園觀后感4
在大清時代,中國曾有過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圓明園。但沉迷于游山玩水的皇帝將這座皇家園林毀于一旦。由金鐵木導演的,以法國傳教士的立場拍攝的一部電影——《圓明園》就講了這座園林的輝煌到燒毀。
當法國傳教士郎世寧進入清皇室7年后,他與其他畫師一起設計圓明園。可事實上,還 是皇帝設計了圓明園,畫師們只畫了皇帝的旨意。建造這座圓林的`是深受歷代皇帝信任的雷氏家族,其主要靈感來是江南的奇異風光和詩人們的詩情畫意,如玉泉觀魚、武陵春色。這部紀錄片在描寫圓明園的同時,還 對政治格局、清王朝的腐敗沒落和圓明園的毀滅進行了描述。
看完《圓明園》后,我不禁由衷地贊嘆清朝工藝的偉大。所有的東西都栩栩如生。可是從“輝煌”的雍正乾隆時,中國的科學技術便停滯甚至開始倒退。愚蠢的清朝官員把科技只當成皇帝的小玩具,十二生肖池原本的自動噴泉改成了人工的,我無法想像大清帝國的主人如此愚昧。
落后就要挨打。1856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便攻進了北京,一把大火燒毀了圓明園,也燒毀了清王朝的“輝煌盛世”。清王朝不得不被迫簽署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平等條約,將中華民族推入多災多難的深淵。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在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華民族又迎來了偉大的復興。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已經昂首站立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人的尊嚴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尊重。在圓明園作為中華民族曾經的恥辱應該深深地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
圓明園觀后感5
暑假前老師給了我兩張圓明園國寶參觀門票,我可興奮了。焦急的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這一天終于來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隨媽媽一起來到了文化中心——圓明園暨南北朝石刻佛像展示館。首先,我看到的是牛首銅像,它的兩只牛角高高舉起,眼睛里充滿疑問,它好像在對我說:“嗯?這是哪兒?”在它的旁邊是虎首,它的兩只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要吃掉我似的,真是兇狠威武哦。接下來,我又看到了憨態可掬的豬首和活潑可愛的猴首。這四件獸首顏色深沉,鑄工精整,展現了極高的工藝水準,是融匯東西方文化的藝術珍品。聽媽媽說:“圓明園獸首原是園內海晏堂前的水利鐘構件,由歐洲傳教士郎世寧設計,中國宮廷匠師鑄造與請乾隆年間。在海晏堂前的'大型噴泉池兩旁,呈八字形排列各六個石座,每一個石座上都雕刻一尊手持玉上,身著袍服的獸首人身像,獸首銅質,人身石質,與真人相仿,形神兼備。
它們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肖規律交錯排列。這些動物銅像口中輪流噴出一個時辰水柱,即子時鼠首銅像口中噴出水柱;丑時牛首銅像口中噴出水柱……但當中午12點整時,除馬首繼續噴出水柱,其它11個獸首會一起噴射水柱,剎那間場面相當壯觀。后來八國聯軍在圓明園內燒殺搶奪,吧能搶走的搶走,不能搶走的砸壞,砸不壞的燒掉,所以現在的圓明園成了殘垣斷壁!”聽了媽媽的話,我非常氣憤!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那時候,好多珍稀之寶,流落海外,這四件獸首有的在國內找到,有的則是愛國志士從國外買回來后捐給國家的。
我為這段難以忘懷的歷史感到遺憾,但又會為現在祖國越來越強大而自豪。我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盛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繁榮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圓明園觀后感6
周日,我們一家去圓明園游玩。
剛進圓明園,就看見了殘垣斷壁,想:當時真是太落后了,這么好的院子都被燒了。再往里有一點,發現。有一座破爛的石橋,上面介紹:這是唯一的到保護到現代一座古代時的橋了。我不由得嘆了一口氣,說:“當時的中國真是太,真是太落后了!”接著我們就去了西洋樓遺址。
原來書上的`那幅圖就是西洋樓遺址,西洋樓遺址的殘垣斷壁更多。據介紹,西洋樓才占圓明園的百分之二。那為什么其他的建筑都沒有了呢?原來中國古代的建筑都是用木頭建造的,在英法聯軍防火的時候基本上燒得不成樣子了。那為什么只是基本的燒壞,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沒有了呢?原來圓明園曾經遭到過四次破壞:第一次是英法聯軍,第二次是八國聯軍。而第三次第四次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造成的。第三次:太監與游勇兵的搶奪,第四次是農民的開墾。唉,圓明園擁有著百年的歷史,而一把火卻把它燒毀。真是太可惜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更加的惋惜。我們走進十二生肖獸首博物館。據介紹我國現在只有五個真的,其中有一個在臺灣,而有兩個被法國巴黎收藏家收藏。另外五個下落不明。
現在有些人說,到底重建不重建圓明園。我認為圓明園不可以重建,我們要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知道:圓明園曾經是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公園,而由于我們的落后遭到搶劫。所以你們要知道:貧窮受欺壓,落后就挨打。我們不能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
圓明園觀后感7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一個國家若是弱小,就會受到欺凌。中國就經過了這樣一件事。
是什么事呢?—圓明三園的毀滅。
圓明三園又稱之為圓明園。圓明園本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有如詩如畫的鄉村、有熱鬧的大街、有如仙境的西洋樓、也有經典的民族建筑……平靜的湖面上襯托出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討厭的英法聯軍,在1860年10月06日闖入了我國園林瑰寶,他們有的是看見了金子眼睛都發綠,直往口袋里塞、有的是把寶石放在帽子里、有的是把掛在墻上的名人字畫統統拿走……圓明園內一片廢墟……大火連燒三天……只有那煙在傾訴不幸。
作為這一代人我,因英法聯軍的做法而憤怒,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軟弱而傷心。清政府為什么不懂得珍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忍讓……為什么對人民不負責?我們與英法聯軍無冤無仇,你們為什么做得那么毒?在中國干了那么多的壞事,真是無恥下流……看完《火燒圓明園》后我只想把英法聯軍罵個痛快,因為在我的.心里燃燒著熊熊大火,同時又可憐當時的老百姓……說不盡的心酸與憤怒。“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這句話在我耳邊回蕩,不忘國恥。只有多學知識、多學本領,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
有一本書,沒有任何名字,但是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這本書的作者,有一頁寫下了“恥辱”兩個字,這就是《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觀后感8
通過近現代史課,我有機會觀看《圓明園》的紀錄片,以前的我也對圓明園的歷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觀看時內心還是五味陳雜,多的是對那段屈辱歷史不甘,也有對如今國家崛起的自豪。真是應驗了那句斯大林的那句話“落后就要挨打”。
《圓明園》為大家再現了一段真實可感且震撼人心的.歷史,讓我穿越了歷史,親眼見證了大清帝國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過程,我為大清的興盛而自豪驕傲,又一起為其逐漸衰亡悲哀感嘆。
圓明園曾是一座珍寶館,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里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聯軍侵入我國北京,闖入圓明園,而慈禧太后帶著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聯軍瘋狂地搶奪、毀壞、火燒園中寶藏文物、古建筑,這幫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是大家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是大家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
從幼時懵懂那天起,重復在我耳畔的,便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道德邏輯,而正視如釘在板上的歷史,更多的卻是與長年所習教義不甚一致的悲劇。為了到哪都說不清白的x品走x,竟明火執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惡之最,可居第一;把圖財害命的強盜拒之國門之外,應是最天經地義的正當之舉,可結果總是邪惡
者揣著占地索款的條約凱旋,正義者屈辱地舔憮著流血的創傷。這與正義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邏輯依舊沒有顯示靈光。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帝在暢園春見到了自己孫子弘歷,弘歷伴著飄落下來的紅色花瓣舞劍,那場景之美麗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不能將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將此時的美景與大火過后圓明園內大片的廢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涌上心頭。
圓明園觀后感9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如同幻想的宮殿;它是一個東方大國的宮殿;它是一個凝聚了千萬人汗水而成的宮殿,它的名字叫作圓明園。但是,現在,它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一六一六年的時候,在中國北方有個叫滿族的民族。后來他們到了中國的錦繡江山,建立了大清王朝。到了清朝第四個皇帝康熙晚年的時候,圓明園誕生了。后來又經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個皇帝的修改,圓明園已經十分精妙、龐大。但是到咸豐的時候,圓明園被毀滅了。英國和法國兩個西方大國組織了一次遠征,他們最終攻進了北京城,趕走了咸豐皇帝。他們闖進了圓明園,將里面寶物能拿走的就拿,不能拿走的就毀。走之前又用一把火將圓明園燒得干干凈凈。圓明園從此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有著一個多世紀歷史的圓明園消亡了。
圓明園是中國人的.精華,經一百九十余年的修建,圓明園猶如一片幻景。它是中國文明的凝聚,是藝術的結晶。它是一個無法令人想像的樂園!它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它的毀滅是中國文明史上巨大的損失,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巨大的損失!英國和法國真是可惡至極。但是,讓我們想一下,我們的祖國如此龐大,人民如此眾多,但為什么打不過英、法聯軍呢?
這是因為中國的武器太落后,而且清朝的皇帝們覺得馬刀、弓箭才是有用的武器。還有,清軍的武器在幾百年來沒有一點改進。在英、法聯軍的一個牧師的日記中記道:“中國人的武器太差了,他們的大炮和我們相差半個世紀,瞄準性差,射程又太近。”這說明清朝腐敗無能。但是,中國士兵卻十分勇敢。讓我們回顧在英法聯軍攻北京之前的八里橋戰役,那是清軍和敵軍最后一次浴血奮戰。
圓明園觀后感10
暑假期間,我觀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使我很受教育。
從影片中,我了解到圓明園內有涓涓的流水,凹凸不齊的假山,碧綠如詩的湖水,層疊的山。園內的宮殿建筑,夸姣奇特,如詩如畫,千變萬化。那不盡其數的寶貴的奇花異木,數不盡的玉珠寶器,民族建筑的`特征,西洋建筑的美麗,圓明園都可謂世界上的創造。
但是,不幸很快來臨了。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聯軍侵略我國。
在北京城內,侵略者殺人如麻,他們甚至將老百姓排成行,用機槍掃射,用大炮轟炸,多少無辜的生命倒在侵略者的槍炮之下。
侵略者闖進圓明園,他們看著這些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就好像餓狼看見了獵物,張狂地搶奪起來。他們把能拿走的拿走,手里,懷里裝滿了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手里,懷里裝不下了,他們就用搶來的綢緞,刺繡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而關于那些拿不走的銅器,瓷器等物品,就用槍或許棍棒打碎。
這群侵略者將許多奇珍異寶被洗劫一空,還在園內揭穿拍賣搶來的臟物,更讓人忍無可忍的是,英法聯軍在大舉搶奪之后,為了掩蓋罪過,竟然放火焚毀了圓明園……
一連幾天,圓明園遍地濃煙滾滾,遮天蔽日。嚴肅華貴的宮殿和美麗細巧的亭臺樓閣被火光煙霧吞沒,在烈焰中噼噼啪啪響了一陣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個圓明園變成了一堆堆焦土和殘磚破瓦。世界上最光芒絢麗的建筑群從此消失了。
看到這兒,我不由想到,我們的祖國有榮耀的歷史,也有羞恥的以前,火燒圓明園就是祖國羞恥的一頁。
多么令人憤怒啊!這座凝集了許多能工巧匠的汗水、智慧的藝術寶庫,這座譽滿天下、絕無僅有的皇家園林,這座集合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玉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字畫的博物館,竟這樣被侵略者付之一炬。這一把火,消除“萬園之園”的一同,也在每個我國人心中形成了敵視和羞恥的痕跡。
看完這場電影,我非常氣憤。回想以前,對比現在,我們的祖國現已如熟睡已久的巨龍騰飛在世界的東方。但我不會忘掉英法聯軍侵略我國式給我國公民帶來的沉重苦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加倍愛惜,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民族的復興奉獻出自己的力氣。
圓明園觀后感11
1860年,清,咸豐十年。一場三天三夜的大火焚毀了“萬園之園”——圓明園。英法聯軍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后又放火,使這座世界名園變為一片廢墟。
圓明園,這座變為一片廢墟的萬園之園,在向我們呼喚:中國人,站起來吧!雖然圓明園被大火燒毀,但百年來,他卻把奮斗的力量輸入我們的軀體。縱然八國聯軍侵華,
縱然英法聯軍毀掉圓明園,但暴力無法使我們屈服,只會使我們更加堅強。縱然洋槍大炮打死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人,但卻打不死他們的靈魂,縱然圓明園被大火焚燒,但圓明園依然激勵著我們奮勇前進。
用心靈去體會圓明園,你會發現,他在仰天長嘆:當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時,在中國領地上橫行霸道的額爾金得意忘形的.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掠奪者將此舉妄稱功績,但世人卻因這句話而憤怒。當聯軍攻占北京,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死于槍彈之中時,皇帝卻去了承德的避暑山莊。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人的恥辱!
三天,三天,一座萬園之園毀滅,一個個血肉之軀倒在血泊之中。在世界上生存了150余年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奮勇殺敵的壯士在戰斗中全軍覆沒。此后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爭相涌來。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的毀滅和不平等條約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圓明園廢墟的存在,時刻提醒著我們:落后就會挨打,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奮發學習,掌握科技知識,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奮斗!
圓明園觀后感12
今天我和媽媽觀看了《火燒圓明園》,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現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氣、可悲的時刻。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畫、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打入北京,而統治者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搶劫后,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奪東西。三四千名英軍在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云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被一起付之一炬。
現在,有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心頭:英法聯軍為什么敢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統治者整天不務正業,把外國所謂的科技視為玩物喪志,可真正等敵人攻入國門時,卻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想到,被他們視為“玩物喪志的東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沒有想到我們和敵方的實力是那樣的懸殊。可當清政府明白時,一切卻顯的那樣不堪一擊。由于清政府的無能,統治者及大多數官員的貪生怕死,與入侵者簽定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太平生活。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手中可以把握未來,使這段悲劇不再重新上演。
圓明園觀后感13
相信每一個同學都看過《火燒圓明園》的人都會永遠記住一個鏡頭: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美麗的“萬園之園”圓明園頃刻間化作一片灰燼,只剩下幾根石柱孤零零地聳立著。
這一部電影一開始就牽動著我的心。電影真實地敘述了英法聯軍侵入中華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這些吃人的惡魔在中華大地橫行無忌,任意搶劫,殘殺無辜這一幕幕血與火的慘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激起我滿腔怒火。
人民是龍的傳人,中華大地神圣不可侵犯。應對侵略者,人民奮起反抗。愛國的勇士們背著弓箭,拿著長矛,一次又一次沖向敵人,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又沖上去。但洋鬼子用我們祖先發明的火藥瘋狂掃射,勇敢的人最終因清腐敗無能,武器落后,戰敗了,鮮血染紅了神州大地。
電影中的鏡頭一個又一個閃過。在洋鬼子要闖入圓明園進行破壞時,堅強的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但是,這些狗強盜竟以清不準他們進入圓明園參觀為借口,一把火燒毀了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并肆無忌憚地劫掠。圓明園始建于乾隆年間,到同治年間時已經整整修建了一百多年,這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呀,可這雄偉的宮殿竟一朝毀于外國強盜之手,而那同治皇帝呢?卻逃之夭夭!這是人的奇恥大辱,它時時刻刻提醒著人民不忘國恥,不忘這個血的教訓。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國建設成繁榮、昌盛的國家,擁有現代化的高科技,這樣歷史的杯具才不會重演。
同學們,讓我們為了祖親永不而努力學習吧!
圓明園觀后感14
上個學期,我們語文課學了《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文章講述了美麗輝煌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侵略。讓我感到了侵略者的貪婪和殘暴。今天,我又一次看了關于這段歷史的紀錄片《圓明園》,感受到不僅是侵略者的殘暴,更是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
圓明園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精心設計,著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時間建造了一個好比人間仙境,漂亮精美的圓明園。并藏有無數奇珍異寶。圓明園內有數不盡的宮殿和令人陶醉的景點。只忙著建筑園林的皇帝不知道,世界以及功能變了,當乾隆皇帝陶醉于自己的豐功偉業時,以科學為先驅的西方文明蒸蒸日上!西方列強開始侵入中國,大清陷入風雨搖曳之中。1860年,英法聯軍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圓明園就在魔爪下毀于一旦。這幫強盜不但毀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歷史,還毀了我們中國璀璨的文明。
我看完紀錄片后,心里對當時為對抗侵略者的軍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他們并不是懦夫。數萬勇士英勇地朝著侵略者沖鋒,沖鋒,以求保全皇帝,保全圓明園,保全中華民族的尊嚴!但是,再勇猛的鐵騎,再鋒利的`戰刀,也無法與先進的來福槍,遠程炮相抗衡,可敬可憐的勇士們,舉著大萬長矛還沒有來得及接近敵人,就被遠程炮炸了個粉碎,可悲啊!被炸了個粉碎,同時被炸碎的還有大清帝國的防線。他們不知道,當他們還在使用著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大刀長矛時,當他們還在使用著兩個世紀以來絲毫沒有改進的炮時,敵人已經擁有了發達的機器,擁有了強于大刀長矛數百數千數萬倍的槍炮!清政府沒有讓先進的科技進入國門,沒有讓他們擁有同敵人相同的武器,因為皇上認為“天朝”無所不能,無所不有!
這個悲劇告訴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斷地進步,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是一名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強身健體,長大了和千千萬萬同胞共同用自己的力量去創建自己的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觀后感15
這星期,班主任賈老師組織我們根據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查找到當時的視頻觀看。圓明園的美麗讓人心醉,圓明園的毀滅也讓人心碎啊!
這段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視頻講解了從開建圓明園的康熙帝直至圓明園毀滅時的咸豐帝的坎坷經歷和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事件。看完后,我的第一感覺是惋惜,第二感覺是氣憤!一個多世紀才建成的圓明園,凝結了一個民族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加上超人的想象力,才造就了這顆矗立在東方的璀璨明珠,卻被英法聯軍無情地毀壞掉。我要對哪些殺人不眨眼的、毀壞東西隨心所欲的強盜說:“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我們會努力加油,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國家。”我還想對腐敗的清政府說:“應該重視科學,不要把科學當初玩物喪志的把戲。只有科學才能使我們國家更快地好起來。”
圓明園的美麗和優雅,哪一座宮殿都不能與之媲美,精美的東方建筑和罕見的西洋水法,都令人耳目一新、贊不絕口。讓我最難忘的是馬格爾尼勛爵的一段話:“大清帝國好比一只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沒有沉沒,完全是因為它的重量與面積。一旦一個沒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管理的話,它就會沉入大海。”
由于咸豐帝的治理不當,導致帝國幾乎滅亡,圓明園也幾乎永遠毀滅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從身邊做起,聽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將來長大后報效我們的祖國!
圓明園觀后感16
天氣晴朗,碧空萬頃,涼風襲人,我們一個團前去圓明園游覽。
我們跟導游來到圓明園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威嚴的獅子,雖然它們身上傷橫累累,但雄姿猶存,似乎隨時準備和敢于來犯之敵決一死戰,把他們活吞下去。
圓明園這座昔日壓倒群芳、震驚世界的園林奇珍,今日成了綠樹叢中斷壁頹垣,傷痕累累的廢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會點燃你對帝國主義仇恨的火焰,激起你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但廢墟上長出了嫩嫩的小草,路兩旁松墻內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充滿了無限生機。這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走到舊址旁,我看見一匹石馬屹立在那里,怒視著遠方,它好像在咒罵那些奪我們中華之寶、殺我們中華兒女、毀我中華園林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聽導游介紹,當年康熙爺為躲避紫禁城單調乏味的建筑色彩,以避喧聽政為旗號,開始興建,后來被稱作“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經過一個多世紀數位清代君主不斷擴建,山環水繞,綠柳紅花,樓閣亭臺,館軒殿院,逐漸形成了圓明、長春、綺春、近春等園,人稱四十景勝似仙境。美麗的'圓明園不僅是清政府的驕傲,更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恬淡美好,山高水長,富麗典雅的圓明園,在1860年10月18日,這個悲慘的日子,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縱火焚毀。罪惡的火焰把圓明園包圍,熊熊燃燒了三天三夜。當大火終于熄滅,當初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已化成我腳下的廢墟,一片蕭條。只留下遺憾,深深的遺憾。法國文學家雨果以憤怒的筆觸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搶東西,一個放了火,勝利者把口袋裝滿,他們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歷史。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圓明園被毀了,昔日繁花似錦,如今只有狐兔出沒。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哀傷和憤恨溢滿心胸,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才是根本原因啊!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發奮讀書,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讓這一幕不再從現。
圓明園觀后感17
“有一把火曾把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電影剛開始,就出現了這樣幾個鏡頭:圓明園里熊熊的大火無情地燃燒著,一批又一批的宮殿燒塌了,一根根柱子冒著黑煙,陸陸續續倒了下去,圓明園成了一片廢墟……看到這里,我又氣又恨:“圓明園——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公園競毀在英法聯軍手里,真可恨啊!”我發現四周的同學看到這里,都緊皺眉頭,緊握雙拳,氣憤極了! 隨著電影情節的不斷發展,我心潮起伏,激動不已。當電影放到清朝騎兵用長矛、刀劍殺死一個又一個手持鋼槍的洋鬼子時,我情不自禁地與同學們一起喊了起來:“打啊!狠狠地打!打死侵略者!打死狗強盜!”當電影放到英法聯軍瘋狂地掠奪珍寶、焚燒圓明園時,我憤怒地緊握拳頭,咬牙切齒。我永遠忘不了這批強盜搶奪珍寶、互相扭打、放聲狂笑的.可憎的樣子!
電影結束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到,清政府太腐敗了。慈禧太后只知道保住自己的權勢,對內鎮壓人民起義,對外步步退讓,不斷地割地賠款,讓侵略者長驅直入。這樣的封建統治者真是民族的罪人啊!
我又想到:侵略者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歷史終將審判他們的滔天罪行。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當時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一次,兩個強盜闖入了圓明園,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勝利者盜竊了圓明園的全部財富,然后彼此分贓……”踐踏人類文明的侵略者總有一天會受到正義的審判,歷史的清算! 如今,圓明園的斷柱殘垣還頑強地屹立在那里。它記錄著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告訴我們后代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一定要強盛!
圓明園觀后感18
紀錄片《圓明園》讓我們回顧歷史,讓我們了解圓明園從前的壯觀輝煌,也讓我們記住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巨大恥辱。
在看影片前,我們已經學過了《火燒圓明園》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對圓明園的歷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這部紀錄片后,我們對圓明園這座偉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畫院為圓明園所畫的建筑圖時,如此美麗,如此壯觀的景象使大家為之驚嘆,個性是在建造圓明園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這真不愧是在幻想藝術中有著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跡。”可惜的是這個偉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毀,從那時開始,這個偉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時期的`繁華與昌盛,腦海中映起了美侖美奐的圓明園倩影,這個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偉大建筑此刻只能成為夢影。而原因正是因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豐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這讓英法聯軍有機可乘,掠奪與燒毀了這個偉大的建筑。我對英法聯軍的殘暴行徑與毫無人道主義、對禮貌藝術的摧殘表示強烈的憤慨,對大清國的衰落腐敗表示無奈和同情。只能說是弱肉強食,誰叫我們當時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優秀的領導者。所以說,要想強國,則務必強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貢獻。
圓明園觀后感19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近期以來,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昔日的景觀,輝煌過去和圓明園是如何毀滅的,揭露了帝國主義的罪行。圓明園是由萬春園、長春園組成,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
建成需要一百五十多年。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中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集國內外主要風景名勝四十余處,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和英法聯軍做斗爭時,一看相差就很大,人家拿得是槍炮,而我們拿的卻是長矛、盾、劍。歷史記載有人曾給皇帝三萬支槍炮,五萬火藥包,可是皇帝以為是展品,就放在圓明園里。在1860年10月5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到避暑山莊去了。1860年10月6日,侵略者侵入我們的圓明園,用它貪婪的目光看著奇異珍寶,用他們那骯臟的手來摸我們的珍寶,那些紅藍寶石裝進自己的麻袋里面,還有的 人把最高級的絲綢搶過來,還有的拿一些稀有的夜明珠??,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最不要臉的是法蘭西,英吉利,你們這些強盜把我們的東西帶回你們國成了富翁,把我們的國寶化成了一方灰燼。我雖然還小,不能報答祖國,我一定要強起來,把自己的缺點改掉。俗話說:“少年強,國則強。少年弱,國則弱。”所以我們要強起來,我們要從現在做起,等到長大后,我們一定會把國寶請回來。這“萬園之園”哪去了?被英法聯軍燒毀了,不復存在了;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哪去了?被英法聯軍掠走了,有些在他們國家的博物館里,有些流失海外;“買賣街”哪去了?被英法聯軍毀了,不會再回來了;那些勤勞的人民哪去了?被英法聯軍用搶打死了??這些強盜在我們的國土上為所欲為,他們貪婪無恥!
圓明園觀后感20
看了歷史紀錄片《圓明園》,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圓明園的建筑的確是威嚴,壯觀的。如此宏大,優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國的凡爾賽宮以及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東宮。百年前的帝王們的宮殿都是如此的華麗,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嘆。
然而凡爾賽,東宮都還在,供各國慕名前來的游人賞玩。而這天的圓明園呢?一片廢墟而已。空空的雜草地上將近一米高的野草隨著微風晃動的,后面的白玉磚基無力地訴說著一世的輝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們修建了龐大的宮殿,目的是炫耀它們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統中華,鞏固藩屬國建立了東亞不可一世的霸權,也起了圓明園。當年起樓玩樂的人們很快地不再了,而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它起高樓,看它樓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歷史到底是在嘆息,還是在偷笑王朝統治者們的妄自尊大?
我經常想象,假如我是當年劫掠圓明園的軍人,我會怎樣想?一個幾乎不可理解的`國度的最高宮殿……也罷!可能咱們不就應苛求那些軍人去理解這古老而優美文化的好處——它們只是些英國和法國的普通士兵罷了。它們當然沒有吟詩作畫的閑情逸致,更沒有中國文化對帝王權威的頂禮膜拜。它們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棄義殘忍殺害的本國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圓明園中數不盡的可能意味著自己幾年工資的無數珍寶。英帝國的士兵或許期望能拿到些好東西回去賣個好價錢,來彌補生計……
這是多么巨大的誤會,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國人的一個宏偉建筑被外國的“洋鬼子”們一把火燒掉了。
多少中國人真心熱愛的國家的象征?但是當時的中國人又是在以什么樣的心態在愛著這個國家?外國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華宮殿總是可憐兮兮地被街頭的窮人搶占的風頭,這是為什么?這個國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議的偉大之處,而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卻僅是這幾千畝好地卻連一顆莊稼也沒有種的,由破壞性消費所建成的地方?
這就是圓明園,萬園之園,它的被外國人所毀無疑是一出可憐的杯具。
【圓明園觀后感】相關文章:
圓明園作文[精選]07-12
圓明園作文(精選)07-14
【經典】圓明園作文02-26
圓明園的哭泣02-28
圓明園作文(精選)07-06
[精選]圓明園作文04-16
[精選]圓明園的作文04-23
圓明園作文07-20
精選圓明園作文11-11
游圓明園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