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釋義]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語出] 南北朝·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郎才盡’。”
[正音] 郎;不能讀作“lǎnɡ”。
[辨形] 郎;不能寫作“朗”。
[近義] 黔驢技窮
[反義] 出類拔萃 初露鋒芒
[用法] 多用于書面語。凡文學家作品;比以前的大有進步;可用此語形容。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成語故事]:
南北朝的時候,河南考城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文學家,名叫江淹。江淹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江淹讀書十分用功,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寫得一手好詩文,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學家,人們稱他為“江郎”。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重用,當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條件的優裕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讀書,他也越來越脫離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時候,文章不但沒有寫得更好,而且越來越退步。對此,人們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停靠在禪靈寺旁邊的河里,夜里睡覺的時候夢見一個自稱是張景陽的人向他討回過去借的一匹綢緞,江淹便從懷里拿出自己剩下的幾尺綢緞還給了他。從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里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五色筆放在你那里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人們于是就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江郎才盡”。
后來人們就用“江郎才盡”來比喻某人的才思減退或者本領用完的意思。江,江淹;郎,古代人對男子的美稱;才,才思,才情;盡,空,完。
[造句]:
(1) “這這這……”他突然江郎才盡,心慌意亂,舌根子發短了。
(2) 有的作家寫不出好的作品來,并不是江郎才盡,而是沒有生活閱歷。
(3) 在文學創作上他已是江郎才盡了。
(4) 現在的他可說是江郎才盡,毫無靈感,即使搜索枯腸,也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
(5) 老王近年眼力不行,作品極少,而他卻說自己是江郎才盡了。
(6) 他已經江郎才盡,已經放棄了希望和改變,還指望以"不作為"來贏得2012年的選舉。
(7) 他開始恐慌,他怕會失去這段旋律然后從此江郎才盡。
(8) 有些時候所以會感到江郎才盡,也許是因為我們對生命的熱情消退了。
(9) 如果不持續努力,即使是有點天份,也會江郎才盡。
(10) 一個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學,總有一天會江郎才盡紡。
(11) 英國的中間偏左派已經江郎才盡,至少暫時如此。
(12) 從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會江郎才盡,我并非低能者,我必須不斷對抗那些企圖摧垮我的力量。
(13) 最近寫作老是沒靈感,頗有江郎才盡之感。
(14) 好萊塢這幫人江郎才盡啦?
(15) 我已經江郎才盡,我不認為我可以再寫出任何流行樂了。
(16) 作家難免會有文思枯竭,江郎才盡紡時候。
成語出處
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虛,寂寞,無聊,或者還落個~,連詩也寫不出了。”
成語典故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并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愿“江郎”才不盡》)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07-17
歷史典故:江郎才盡01-06
成語故事01-30
經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守株待兔》06-16
南橘北枳的成語故事10-27
著名的成語故事06-25
道聽途說的成語故事01-22
指鹿為馬的成語故事05-16
怙惡不悛的成語故事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