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精選10篇)
在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外協單位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1
一、 制度制訂的目的:為加強對本公司工程項目中使用的外協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保證外協單位具備安全生產資格和能力,從用工源頭上把好安全關,較少工程項目施工中傷亡事故的發生,根據公司有關管理規定,特制訂公司工程外協單位安全生產資格審核與管理制度;
二、 制度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誼發公司總包或涉及誼發公司的所有工程項目中使用的所有外協單位(包括中建一局集團內的各公司、各專業公司)
三、 對外協單位分包合同簽訂前的前期審核:公司或項目必須使用整建制外協施工單位并在與外協單位簽訂工程或勞務承包合同前,必須對其單位的各種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進行嚴格審核,不準與不符合條件的外協單位簽訂承包合同,審核中外協單位必須提供以下合格的資料并符合相應的要求:
1、企業營業執照(國外企業必須具備在國內進行工程施工的合法手續)
2、企業資質證書(必須與工程等級和施工范圍相符)
3、企業進京注冊登記手續(必須在時間和范圍內有效)
4、企業法人證書或企業法人證復印件和法人委托證明
5、三年內本企業安全生產無事故證明(應為地區級以上證明,進京一年以上的企業,應提供北京市建委的有關證明)
6、北京市企業安全生產認可證(必須在名稱和時間上有效)
7、法人安全生產資格證,主要管理人員(必須包括安全人員上崗證)安全生產資格證書(年審核格有效)
8、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機構(體系建立健全有效并有專職機構和安全人員)
9、企業安全文明施工證書榮譽等(業績證書)
10、其它證明
另外,外協單位還應提供以下相關內容資料:
1、各級人員的三證(身份證、暫住證、做工證),特種作業人員應提供體檢健康證明和北京市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
2、人員進京注冊登記證明和登記表(市建委外管處);
四、外協單位分包合同簽訂后,進場過程中資質的審核和控制:公司或項目在外協單位進場過程中,應按照公司和主管上級單位要求,對其施工人員進行必需的安全生產教育(包括三級教育、轉場教育等)未經合格教育和登記注冊的人員,不得進場從事施工生產,外協單位必須建立現場安全組織機構,設立專職安全人員;建立與總包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與總包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書,具體要求如下:
1、依據審查階段申報的.資料內容,提供合格的現場管理人員名單和施工單位以及施工人員名單;管理人員和施工單位不得任意變動,施工人員應相對穩定;
2、施工人員未辦理三證的要在施工前辦理完畢,未進行注冊登記的要在施工前辦理完畢
3、未辦特種作業證件的,不得從事特種作業,外協單位應根據要求及時辦理并不的影響總包工程進度要求
4、未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的應在施工前及時進行教育,已在中建一局集團內部進行過三級安全教育的要提供教育合格登記表和教育卡,并及時辦理轉場安全教育。
5、管理人員應提供安全年審合格證,管理人員未進行安全年審的,要積極參加年審;未能趕上公司或主管上級主辦的年審教育時,要積極補審
6、單位進場后要及時與總包簽訂安全生產協議書
五、日常施工管理中,對外協單位安全工作的控制要點:外協單位在簽訂了施工合同后的日常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北京市、中建一局集團和誼發公司的各項管理規定,具體內容如下:
1、遵守國家北京市等上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遵守總包及其總包上級主管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要求。
2、積極配合總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并完成安全生產目標和文明施工、消防保衛衛生環境等各項管理目標。
3、服從總包各項安全生產管理,按總包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設置專職安全機構和人員,完成應做的安全生產內業文字資料并向總包提供必備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文字資料。
4、按照總包要求在總包指定的重要勞動防護用品范圍內選擇防護用品。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2
1、目的
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程標準、規章制度,增強外協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杜絕生產過程中的“違章”行為不安全事件,提高對外協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活動中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安全質量管理部
3.1.1每月按照工作計劃對項目部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對違章人員進行通報教育;
3.1.2制止員工“違章”行為,對于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1.3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效果進行驗證;
3.1.4負責對項目部違章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3.2項目部
3.2.1嚴格按照國家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和行業安全規程、規定、技術標準及公司管理制度要求組織生產活動。
3.2.2制止員工“違章”行為,對于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2.3按照附錄一要求,建立項目部人員違章檔案,并認真執行,工程結束后將違章記錄上報生產經營部,作為外協施工單位的考核依據。
3.2.4對本制度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在年度制度修編時進行完善;
3.2.5按照施工總金額的10%,要求外協施工單位交安全生產保證金,當外協施工人員發生違章或不安全行為時,將在保證金里扣除違法條款的考核金額,直到保證金扣完為止。
4、管理內容及要求
4.1違章分類
4.1.1按性質、情節及可能引起的后果可分為:
嚴重違章、一般性違章。
5、違章檔案的建立
5.1項目部建立外協施工人員的違章檔案;并及時進行更新。
5.2安全質量管理部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管理問題,由發現人將違章情況詳細記入個人違章檔案,違章者簽字確認,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5.3違章檔案每月進行一次更新,并在安全分析會上進行分析和通報;每季度進行季度總結,
6、違章檔案的應用
6.1施工人員違章處理
6.1.1施工人員違章統計以施工周期為單位,一般違章每位施工人員違章不能超過3次,第1次違章對違章者進行批評、教育;第2次違章對違章者按附錄二的相關條款的下限進行考核、學習相關的規程規范并采取糾正措施;第3次違章將按附錄二的相關條款的上限進行考核,并納入不合格人員管理,不得再次進入公司生產場所工作。
6.1.2嚴重違章每位施工人員不能超過2次,第1次違章將按附錄二的相關條款的上限進行考核、學習相關的規程規范并采取糾正措施;第2次違章將按附錄二的相關條款的上限進行考核,并納入不合格人員管理,不得再次進入公司生產場所工作。
7違章檔案的保管
施工人員違章檔案紙質保存1份,保存期限3年。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3
1、目的
為了選擇合格的承包商,確保施工、生產的安全,盡可能的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合本企業承包商的管理。
3、職責
安環部和廠長辦負責承包商的預審、教育、施工監督檢查驗收;行政部負責后勤的保管和供給;生產廠長統籌管理,協調各部室配合幫助。
4、資格預審
4.1承包商需提供相應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目錄、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范圍、以往的業績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范圍等內容;
4.2安環部、廠長辦、設備部、行政部會同其它各部室、車間針對承包商提供的內容進行審核,確定承包商的安全生產作業能力,根據審核結果選出適合的承包商,將審核結果報總經理,經總經理批準后方可正式選用承包商;
4.3安環部匯總各部室意見,針對承包商的施工內容提出安全生產要求,簽訂《安全責任協議書》;
4.4承包商要根據企業提出的安全生產要求編制必要的生產計劃,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檢查與作業有關的安全設施、配備,接受企業安全培訓教育;
4.5教育合格后安環部出具“承包商一級教育合格證明”,承包商憑借《承包商一級教育合格證明》及《安全責任協議書》方可進入廠區。
5、作業監督
5.1安環部對承包商的作業落實安全責任人,作業過程中,承包商有職責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企業施工作業的實際情況,落實安全措施;
5.2承包商人員涉及到用火、用電、登高、吊裝等作業時應到設備部申請,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作業許可證的辦理須符合企業相關制度;
5.3安環部針對作業內容不定時的檢查監督承包商的施工作業和安全生產狀況,填寫《承包商作業安全檢查表》。
6、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6.1承包商主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本企業的安全管理規定。廠區內嚴禁吸煙、嚴禁酗酒和酒后上班作業,嚴禁違章動火、違章作業等規定。不得將火種及香煙帶入廠區內。在施工作業時要按照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在廠區內不準有穿短褲、裙子、拖鞋和赤腳(背)、無袖背心、追逐打鬧以及將小孩帶入廠區內等現象。
6.2承包商要愛護廠內公物及所有設備、管道和消防設施(器材),未經安環部批準辦理許可證,嚴禁動用消防栓和其他消防器材。禁止無端爬越廠區內的各種機械裝置、建筑物或在其上面做與本施工工作無關的事情。
6.3承包商所帶(開)施工車輛必須接受門衛檢查和登記,按照規定戴好防火帽,在廠區內限速行駛。未經安環部批準,嚴禁將非作業車輛駛入裝置區內以及將車輛停放裝置區內和消防通道上。
6.4承包商要按照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和允許的作業范圍,在指定的區域內從事施工作業。嚴禁在裝置區內隨意開啟機泵、動用、觸摸機器、儀表、閥門、電器設備等,更不準未經同意隨意拖用廠內、他人或外單位施工材料和建筑等物品。在施工現場的設備、物資材料要有專人看管,發生竊盜案件時要及時向安環部報告,以便及時處理。
6.5承包商在施工作業過程中,要與相關科室做好聯系工作,相互交代安全施工注意事項,防止因施工作業情況的變化和不注意安全而造成各類事故。在易燃、易爆場所作業,嚴禁使用撞擊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穿著能產生靜電火花的服裝以及穿帶鐵釘的`鞋。
6.6承包商應遵守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廠區內未經安環部批準,嚴禁使用電爐、電鍋、電壺等大負荷電器。
6.7承包商應安排具有資質和相應能力的專業人員對特殊作業和危險作業進行專業監護。
6.8在企業啟動安全應急程序時,承包商必須無條件服從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不得自行其事。
6.9如施工項目有多個承包商的,執行以上規定外,由安全生產副廠長對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6.10承包商凡在廠區內違反上述有關條款和廠內有關規定者,安環部將依照國家有關法規,企業有關安全管理文件中的處罰條款作出處理,視情節處以相應的經濟處罰。造成事故、險情或形成案件及造成惡劣影響時,視情節對責任者和責任單位進行賠償損失或交由司法部門處理。
7、表現評價和續用
7.1項目完工后,企業相關科室應對承包商的安全生產表現做出評價,填寫《承包商表現評價表》,匯入承包商檔案;
7.2企業將為合格的承包商造冊,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單》;
7.3對于承包商名單中優秀的承包商,企業以后在選擇時可以優先考慮。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4
一、目的
為加強外協單位在港內作業安全管理,確保外協單位及本公司人員、財產安全,制定本規定。
二、范圍
適用于入港施工、維修安裝、裝卸操作(不限于)等作業的外協單位及公司內部相關業務主管、監管部門。
三、安全管理規定
1、外協單位進港作業前:
業務主管部門要確保外協單位具備相應資質和能力,并對下列項目進行審查。
企業法人資格情況。
特種設備符合要求及作業人員持證情況。
設備及人員配備明細情況。
是否為作業設備、人員購買保險。
其他應具備的條件:
業務主管部門在與外協單位簽訂外包業務合同時,應在合同中應明確中雙方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責任,并對其管理。
外協單位需到安全風險管理部門辦理《外協單位入港作業申請單》、《外協單位安全生產協議》、《特殊作業許可證》(高空作業、動火作業、密閉空間作業)等手續,并提供入港人員、設備清單。
外協單位應對本單位人員進行三級安全培訓教育,并組織入港作業人員到碼頭安全風險管理部門進行入港安全培訓。
2、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外協單位應遵守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港內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嚴格按要求作業,并做好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接受碼頭相關人員的安全監管。
外協單位作業現場要安排管理人員負責管理,業務主管部門及安全風險管理部負責監管;作業區域所在部門對影響本區域正常操作和人員、設備、環境安全的現象應及時制止,或向業務主管部門、安全風險管理部上報。
外協單位必須為其作業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對作業現場進行隔離或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
外協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按照作業限定要求作業。
動火作業、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吊裝等特殊作業,要到業務主管部門和安全風險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按照審批要求操作。
外協單位人員在港內必須在指定區域內作業。未經允許,不準到指定區域外活動,或私自動用、拆、改港內的一切設施、設備和其他物品。
外協單位作業過程中,發生事故應按規定及時上報、處理,并向業務主管部門或安全風險管理部門報告。
3、作業結束后安全管理
業務主管部門在驗收相關工作事項時,要求外協單位對現場的雜物進行清理,恢復原有現場安全環境。
外協單位攜帶物品出港時,需到業務主管部門辦理《物品出港放行申請單》,經批準后方可帶出港,保安依據物品放行單據檢查放行。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5
外協人員管理制度旨在規范企業對外部協作人員的管理,確保項目進度與質量,同時保障雙方權益。制度涵蓋了外協人員的.選拔、職責界定、工作流程、考核評估、報酬支付等多個環節。
1. 外協人員資質審核:明確外協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設定準入標準,進行資格審查。
2. 工作任務分配:定義外協人員的工作職責,制定具體任務目標和期限。
3. 工作流程管理:設定工作流程,包括任務交接、進度報告、問題解決機制等。
4. 考核與評價:建立外協人員的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定期進行評估。
5. 獎懲與報酬:規定報酬計算方式,設立獎勵與懲罰機制,確保公平公正。
6. 合同管理:規范合同簽訂、變更與解除的流程,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7. 信息安全與保密:強調對外協人員的信息安全培訓及保密協議的執行。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6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是企業運營中的關鍵一環,它涉及到對外部合作單位的管理、協調、考核以及關系維護等多個方面。本制度旨在確保企業與外協單位的`合作順利進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服務質量,并有效控制風險。
1. 合作單位選擇與評估:明確合作單位的篩選標準,包括資質、業績、信譽等方面的考量。
2. 合同管理:制定標準合同模板,規定合同簽訂、執行、變更和終止的流程。
3. 工作協調:設立專門的協調機制,處理合作過程中的溝通問題。
4. 質量與進度控制:設定質量標準和時間表,對外協單位的工作成果進行監控。
5. 付款與結算:明確支付條款,確保公平公正。
6. 爭議解決:建立爭議解決機制,預防和解決可能出現的糾紛。
7. 關系維護:定期評估和反饋,促進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7
外協施工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確保外包工程的.安全、質量和進度,以達成企業的經營目標。該制度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合作方選擇、合同管理、施工過程監督、質量控制、安全規定、風險防范以及后期評估。
1. 合作方評估:制定明確的合作方選擇標準,包括資質審查、過往業績、技術能力、財務狀況等。
2. 合同條款:詳細規定合同內容,如工程范圍、工期、價格、支付方式、違約責任等。
3. 施工監督:設立現場管理團隊,負責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的日常監管。
4. 質量控制:制定質量標準和驗收流程,確保工程符合企業要求。
5. 安全管理:設定安全規程,進行定期安全檢查,預防事故的發生。
6. 風險管理:識別潛在風險,制定應急預案,降低風險影響。
7. 合作評估:項目完成后對外協方進行評估,為未來合作提供參考。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8
1. 保障企業利益:通過明確的合同約定,保護企業權益,避免因合作糾紛帶來的損失。
2. 提升效率:規范化的流程能提高合作效率,減少因溝通不暢導致的延誤和錯誤。
3. 保證服務質量:嚴格的`質控標準確保外協工作達到預期效果,提升客戶滿意度。
4. 控制風險:有效識別和應對風險,降低企業運營的不確定性。
5. 優化資源分配:績效評估有助于企業選擇優質外協單位,優化資源配置。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9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規范與外部合作單位的合作流程,確保業務的高效、合規進行。制度涵蓋了合同管理、質量管理、溝通協調、風險控制、績效評估等多個環節。
1. 合同管理:明確外協單位的.選取標準、合同簽訂流程、責任義務劃分以及違約處理機制。
2. 質量管理:設定外協服務的質量標準,規定質量檢查、驗收流程,以及質量問題的處理方式。
3. 溝通協調:建立定期溝通機制,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與反饋,解決合作過程中的問題。
4. 風險控制:識別并預防潛在的合作風險,如法律風險、信譽風險等,制定應對策略。
5. 績效評估:對外協單位的工作成果進行量化評估,為后續合作提供依據。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 10
1、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不得影響他人休息。各施工隊負責人是外協職工宿舍消防、衛生和安全第一負責人。
2、宿舍內內禁止亂寫、亂畫、亂貼、亂刻,注意保持門窗墻壁干凈明亮。
3、宿舍內杜絕留宿外來人員,不得存放大量現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物品,防火防盜;禁止在宿舍內打架、斗毆、賭博、賣淫、傳播淫穢物品、男女混住等違法違紀行為。
4、宿舍內個人物品要擺放整齊,保持床面地面整潔,禁止亂扔亂堆材料和工具。禁止個人私自接電線、插座,必須由項目部統一安排。
5、宿舍內不得存放汽油、稀料、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電爐子、電飯鍋、電磁爐、電鎢燈以及大功率電器。如有使用,一律沒收,并罰款若干。
6、宿舍內不得隨地吐痰、大小便、亂潑臟水和亂扔垃圾,應安排每天清掃,開窗、保持宿舍空氣流通,清潔衛生。
7、保持宿舍區室外通道清潔衛生暢通無阻。
8、節水節電,愛護公共設施,如有損壞,按價賠償。
9、違反上述規定者罰款100—500元。如有盜竊行為,經查實后,除退還贓物外,給予以一罰十的處罰,情節嚴重的開除或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外協單位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外協管理制度11-01
外協管理制度(精選18篇)02-17
外協管理制度11篇10-25
外協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協議08-22
外協加工合同06-12
外協主管電子簡歷模板10-12
單位食堂管理制度09-19
單位車輛管理制度01-13
單位車輛管理制度10-15
單位采購管理制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