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

時間:2021-06-13 14:32:46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關于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

  一、應急預案的級別

關于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

  重大事故發(fā)生首先波及企業(yè)(現場)內部,當事故能量比較大時,就可能影響企業(yè)(現場)以外。此時,事故的控制單單靠一個企業(yè)來完成就不可能了,需要政府組織整個社會力量來處理。所以應急預案也相應分為企業(yè)(現場)應急預案和政府應急預案。現場應急預案由企業(yè)負責,場外應急預案由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負責。

  根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后果的影響范圍、地點及應急方式,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我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將事故應急預案分成六個級別:

  (1)I級(企業(yè)級);

  (2)I(級(縣、市/社區(qū)級);(3)III級(地區(qū)/市級);

  (4)IV級(省級);

  (5)V級(區(qū)域級);(6)VI級(國家級)。

  二、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

  應急預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體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成為應急行動的有效工具。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是包括總預案、程序、說明書、記錄的一個四級文件體系。

  1.一級文件—總預案

  在總預案中作總體上的描述及必要說明?傤A案包括法律法規(guī)及技術標準、指導思想及適用性、危險分析、應急能力評估、預案的評估與維護等。

  2.二級文件—程序

  它說明某個行動的目的和范圍。程序內容十分具體,比如該做什么、由誰去做、什么時間和什么地點等等。它的目的是為應急行動提供指南。一般包括基本要素、預防程序、準備程序、基本應急程序、專項應急響應程序。程序的編制力求格式簡潔明了,多以文字敘述、流程圖表相組合的方式表現。

  3.三級文件—說明書

  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jié)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個人使用。

  4.四級文件—對應急行動的記錄

  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做的通信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詳細的應急記錄便于應急事件結束后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

  三、應急預案的要素

  應急救援預案是一個開放、復雜和龐大的系統(tǒng),應急預案的設計和組織實施應遵循體系要素構成和持續(xù)改進的指導思想。應急預案體系可以由6個一級和15個二級要素構成。

  1.方針原則2.應急策劃

 。1)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

  (2)能力與資源;

  (3)法律法規(guī)要求。

  2.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2)應急設備、設施與物資;

 。3)應急人員培訓和預案演練;

  (4)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tǒng)建立;

 。5)日常公共教育。

  3.應急響應

 。1)現場指揮與控制;

  (2)通告、報警:

 。3)事態(tài)監(jiān)測;

  (4)保護措施:人員疏散、警戒與治安、搶險搶修、醫(yī)療救護與衛(wèi)生服務、應急人員安全防護;

 。5)對外進行信息發(fā)布;

 。6)資源管理。

  4.事故后的恢復程序

  5..預案評審與評審改進(或應急預案的維護)其中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素為:

  (1)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

 。2)能力與資源;

 。3)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4)應急設備與設施;

 。5)培訓與演練;

 。6)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tǒng);

 。7)保護措施程序:

 。8)信息發(fā)布與公眾教育;

 。9)事故后的恢復程序;

 。10)預案評審與評審改進(或應急預案的維護)。

  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序

  1.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原則

 。1)應根據本單位危險源的特點編制,要有較強的針對性;

  (2)救援措施、避險要領應簡潔明了,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企事業(yè)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應遵循企業(yè)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

 。1)危險源辨識及評價結果;

 。2)事故類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應急救援及緊急避險措施;

  (4)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救援隊伍及職責分工;

  (5)事故應急救援器材、裝備;

 。6)需請求社會救援的事項;

 。7)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考核評價標準;

  (8)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3.應急預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應急預案的制定是針對各項事故應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動計劃的文件化過程。預案的制定應按如下程序及要求進行。

 。1)危險及其發(fā)展過程分析。主要分析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特征、觸發(fā)條件、觸發(fā)后事故演變過程等。通過辨識危險因素和危險部位,確定危險(危害)類型。

  (2)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是在危險源評估的基礎上對其可能發(fā)生的危害類型進行分析認定,從而科學地預測可能發(fā)生事故的類型及事故產生危害的大小。根據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空間范圍不同,需要做應急預案的區(qū)域范圍分為場內應急和場區(qū)周圍,引起周圍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就必須編制場外應急預案。由于場外應急涉及到周圍的單位和人群,通常需要政府負責協(xié)調。

  (3)制定應急措施。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別、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對可能發(fā)生無法直接施救,或可產生較大災害的事故要給予特別關注,制定緊急疏散等應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赡苁艿接绊懙膯T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相關方根據危險源危險及其發(fā)展情況、企業(yè)生產工藝情況、地理環(huán)境情況等,分別按場內應急和場外應急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核心內容是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編制的預案需組織專家評審,并經修改完善后報上級部門審批。在制定計劃過程中,應讓熟悉設施的工人,包括相應的安全小組共同參與。

  (4)根據事故應急措施需要,制定應急救援裝備、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需配置的搶險器材設備、人員防護裝備、通信設備、救護器材設備的種類和數量等。

  (5)制定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方案,并明確職責分工。保證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在發(fā)生事故時能根據事故狀況實施有效的協(xié)調指揮;應急救援隊伍能夠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排險、救援、救護等工作。

  (6)分析確定需社會救援的事項。為了在發(fā)生重、特大事故時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社會救援支持,應依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型及危害,分析確定需要社會救援的事項,納人預案管理。

  (7)制定有關人員培訓內容和預案演練考核標準。為使應急指揮人員和救援隊伍掌握應急指揮與救援要領,危險崗位工作人員掌握事故狀態(tài)下應急搶險或避險逃生的要領,應研究制定相關培訓內容和預案演練考核標準。企業(yè)應讓熟悉設施的工人參加應急計劃的演習和操練,與設施無關的人,如高級應急官員、政府相關人員,也應作為觀察員監(jiān)督整個演練過程。每一次演練后,應核對該計劃是否被全面執(zhí)行,并發(fā)現不足和缺陷。企業(yè)應在必要的時候修改應急計劃,以適應現場設施和危險物的變化。這些修改應通知所有與應急計劃有關的人員。

  (g)形成預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和領導審批后,作為執(zhí)行性文件在企業(yè)內執(zhí)行。

  4.預案措施的落實與管理

  應急救援預案確定后,企事業(y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組織預案措施的落實工作。5.預案演練

  預案演練是保證一旦發(fā)生事故,預案可以有效發(fā)揮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演練的主要內容:

  (1)事故報告與接報。包括第一時間的事故現場人員或事故發(fā)現人員的報告;事故單位接報響應;事故單位向當地政府及其應急保障系統(tǒng)報告,請求外圍應急救援支援及其接報響應。

  (2)事故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的現場應急搶險或避險。

  (3)事故應急調度指揮部指揮與搶險。包括指揮部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預定位置指揮搶險工作;通知各有關應急機構進人應急狀態(tài);指揮調動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搶險、排險、疏散、警戒、救護等相關工作。

  (4)調用物資。包括應急搶險車輛、裝備、通信器材、醫(yī)療器材、藥品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5)演練總結和預案補充。根據演練考核標準,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補充完善預案。

【應急預案的基本知識】相關文章:

應急預案08-06

應急疏散應急預案04-17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應急預案02-12

應急突發(fā)環(huán)境的應急預案06-15

滅火與應急疏散的應急預案12-06

工程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08-26

消防的應急預案06-12

安全應急預案06-13

交房應急預案06-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 亚洲午夜草久久 | 最新欧美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