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種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有助于孩子們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孩子們記憶力的增強。在數學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除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標準的普通話外,在授課時必須幽默風趣,語感講究抑揚頓挫,時時以表演者的神態吸引學生,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聽的能力。學會傾聽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訓練思維、培養學習能力和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增加一些聽算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并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算意識和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讓學生學會耐心聽同伴講。
說,是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中重視數學語言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靈活性。新課程實施以來,教材的編寫特別注重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密切聯系的情境和素材,為學生的語言訓練提供了條件。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及學具,指導學生多進行看物說話、看式說題等訓練,通過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來促進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邏輯性的提升。說的形式可以很多,比如:教師說,學生聽;學生說,學生聽;學生觀察實物說;學生看圖說;調動學生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講數學小故事;學生口頭編應用題等。在指導學生說時,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要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讀,是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學生弄不懂題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題的思路等現象。這就是學生缺乏數學閱讀能力的一種表現。我們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極創造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機會。如在新課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出適當的要求或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前預習;在授課過程中多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質疑,以讀促思;在學完新知以后,多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查缺補漏,鞏固新知。這些做法都有利于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
寫,是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具體運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寫”不等同于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它應該包括學生分析問題的條理性、解答問題的完整性等多個方面。新課程實施以來,教材內容的編制上突出了“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學生不僅需要觀察、思考與交流,更要學會如何進行整理、分析、總結與升華。我們要注重教給學生如何進行書面表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如:如何清晰完整地回答問題,如何使活動的記錄科學規范等。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和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差異和學習需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作者:南和縣大郝小學劉社民
201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