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姑娘上轎的歇后語是什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歇后語吧,歇后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歇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姑娘上轎的歇后語是什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姑娘上轎歇后語是什么:頭一回;頭一遭;臉上哭,心里笑
大姑娘上轎的歇后語介紹
老北京有句歇后語:“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闭f的是過去閨女出嫁,都要坐著轎子從娘家抬到婆家,這也是那時的風俗。舊社會在封建思想的統治下,有錢人未出嫁的姑娘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門指的是大街門;二門指的是正院前的垂花門。姑娘要養在深閨,“閨”是指未出嫁女子居住的內室,因此有“大家閨秀”一稱,如果自家閨女拋頭露臉兒,是有辱姑娘聲譽的。
結婚出嫁稱為“出門子”,走出閨房到婆家,那一路上也是不能被人看見的啊!而且腳還不能沾地,所以就必須掩蓋得嚴嚴實實,頭上蓋著“蓋頭”,坐入封閉式的花轎,世俗認為這樣子才算明媒正娶。
家里有閨女的都得嫁人,所以抬轎子就成為一個行業了。轎子也分等級,有錢的大戶人家,要租用八個人抬的花轎,稱為“八抬大轎”,轎子的顏色是以吉祥歡樂的大紅色為基調,上面繡著牡丹花和喜字,下面四周圍幔繡著海水江崖圖案,看起來又漂亮又富貴喜慶,要不怎么叫“花轎”呢!
和車行一樣,那時有轎子鋪,需要用時提前預訂,按價位選轎子配轎夫。大轎子配八個轎夫,身穿整齊的綠色架衣,長袍大襟,腰系寬帶,頭戴氈帽兒,腳穿黑布靴子,這套行頭由轎子鋪統一打理。除了新娘乘坐的花轎外,還要準備兩頂小些的轎子,一頂給婆家派來的“娶親太太”乘坐,一頂是給娘家的“送親太太”乘坐。這兩位中年女性挑選可是有講究的,必須是“全可人兒”,何謂?就是親屬俱在的人。例如:父母雙親健在,丈夫、兒女、兄弟姐妹齊全,這種人被認為是最有福氣的人,請到“全可人兒”主持迎親事兒,是大吉大利的象征。當然這種人現在是沒地兒找了。
一切準備好了,都聽轎子前面那個領隊的口令,在他的指揮下,“嘩嘩嘩”八個轎夫同時抬起,領隊又一呼喊,轎子起步,轎夫都邁著小碎步,整齊劃一,“唰唰唰”地蹭地皮穩步前行,這轎子出門的儀式感,就讓街坊鄰居喝彩不斷,那也是給娘家露臉的事兒。
在花轎前面還有樂隊吹吹打打,開道鑼前面引路,后面跟著吹號的、大鼓、大等。一家娶媳婦,半條胡同熱鬧,我們這些孩子興奮地跑前跑后跟著看,嘴里還學著喇叭“喂兒喇哇啦”地叫喚,這也是周圍街坊四鄰的歡樂大聚會。
有錢人就擺場面,轎子氣派轎夫多,小戶人家閨女出嫁,花費少但一般也得雇轎子。像老舍先生的名作《駱駝祥子》里的虎妞,這樣一個開車廠劉四爺的女兒,和她老爹鬧翻了,拍著胸脯說:“我要出回門子,還是非坐花轎不出這個門!笨梢姰敃r坐轎子結婚是普遍的,只不過量力支出,大小不同而已。
這些抬轎子的和轎子前面舉紅綠傘,打執事的人,都是轎子鋪臨時雇用的,這些窮苦人每天到轎子鋪門口等活兒干,抬轎子的工錢,按路程遠近而定。辦事兒的人家,把各種費用打總兒交給轎子鋪,再由老板分發給轎夫。另外客人賞的酒飯錢,也由管事兒的代領,再分發給每個人,那從中克扣是必然的。
現在的交通工具這么發達,娶親時名車長龍已不少見。但也有特意要感受過去結婚儀式的。我見大飯店郡王府門前又有了花轎,轎夫一切裝束如從前,吹打繞門前廣場一圈,據說價格還很貴,看來復古娶親坐轎,也是時髦了。
【大姑娘上轎的歇后語是什么】相關文章:
大姑娘上轎歇后語11-08
濟濟一堂的意思和歇后語是什么09-22
歇后語_關于水的歇后語04-02
經典歇后語02-02
的經典歇后語06-08
關于小丫頭變成大姑娘的說說140句05-14
司馬昭之心歇后語的下一句是什么09-25
歇后語大全11-06
關于歇后語04-28
歇后語故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