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聯盟
跨入新世紀,隨著基礎教育的普及,素質教育的推進,如何有效地轉化后進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學校必須考慮、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根據對后進生心理輔導教育的實踐,筆者以為,矯正“破罐子破摔”心理是有效轉化后進生的重要一環。
一、自責和鄙夷是后進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所謂后進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知識技能、智力發展、非智力因素諸方面表現比較落后的學生。后進有程度輕重之分,有性質不同之別,更有心理特征之差。我們只有完全了解后進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把握時機,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徹底轉化他們。后進生具有一般學生的心理特征之外,還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狀態,其中“破罐子破摔”是后進生常見的心理特征。從心理學角度看,“破罐子破摔”心理就是作用于個體的事物超過了個體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而產生的一種極端的思想情緒。這種心理會驅使后進生付出一種消極行為,走向“墮落”。顯然,這種心理對他們發展極為不利。那么,后進生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心理呢?依筆者之見,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責”心理作怪。由于后進生認識到自已的學習成績或操行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學,產生一種自卑感,行為上常常表現為孤獨、羞怯。同時,由于種種原因,或者是因為基礎差,或者是因為方法不當,或者是因為環境不佳,經過努力各方面得不到明顯提高,于是就怨恨自已,責怪自已,由于給班級、學校抹了黑,就產生一種負罪感,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心理負荷的釋放。如我班的趙某,就寢紀律一向不好,我多次教育他。他的不良表現,影響了寢室和班級的星級、紅旗的評比,自然成了大家的“眾矢之的”。有一次他向我坦白,在寢室不講空話無法做到,不準備住校了,如再住下去,對不起班級。我考慮再三同意了他的要求。趙某的行為是典型的“破罐子破摔”心理驅使的表現。其次,是外部原因,即學校、家長、社會的鄙夷。后進生或因成績欠佳,或因行為出格,,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社會的冷遇,甚至被無理挖苦、懲罰。他們由此感到苦惱、郁悶,抬不起頭,產生消極情緒。他們為了維護自尊,達到心理平衡,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平衡術。又如我班的沈某,由于初中文化基礎沒打好,進高中以來,成績起色不大。在一次周記中,他告訴我,如期末考成績不好,下學期不準備讀了。我問其原委,他直言不諱地說,成績不好,名次排在最后面,被同學瞧不起,被家長罵不起,被老師看不起,心理壓力太大,只有選擇輟學這條路了。沈某為什么決定輟學,是因為來自外部的壓力太大,只有“破摔”才能減輕這種壓力。
二、培養自信心、改進教學方法、給予心理平衡支點是矯正后進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主要“藥方”。
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在了解了后進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產生的原因及不良后果后,如何矯正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最終使他們轉化為各方面表現良好的合格甚至是優秀學生呢?對此,不少教師感到很棘手,無可奈何。竊以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首先,多關心鼓勵,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后進生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大多由于失去自信心所致。怎樣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呢?教師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視。與優秀學生相比,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鼓勵。平時,我經常鼓勵后進生,目的是使他們樹起“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產生進取的精神動力。班中的陶棋軍同學入學時,各科成績極為不理想,開學初單元考試沒有一次及格過,他內心十分痛苦,懷疑自已,認為自已的腦子比別人笨,不是讀書的料,一度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幾次提出輟學。我作為他的班主任,針對他的內心苦惱和自棄心理,利用課余時間多次找他談話,幫他發現自已的優點,尋找提高的對策。他一有點滴進步,我就不時機地加以肯定和表揚。我還多次進行家訪,要求家長多鼓勵少指責,多看到子女的進步。班主任和家長的關心、幫助、鼓勵重新燃起他的希望火種,重新樹起了成功的自信心。后來,他不僅打消了輟學的念頭,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成績進步十分明顯,改變了以前科科掛“紅燈”的難堪境地。實踐證明,多關心鼓勵,發現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表揚,這是矯正后進生“破摔”心理的一貼良藥。正如俗語所講“摞一摞,上一上”,否則很難使他們“起死回生”。
其次,改進教學方法和態度,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后進生往往從學習成績差開始變“壞”的,繼而發展到紀律、品德的“后進”,產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最終成為“雙差生”。因此,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是轉化后進生的突破口。平時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是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后進生由于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也差,自卑占據整個心靈的空間,對教師的評價較為敏感。若教師動輒批評、諷刺、挖苦,或濫加訓斥,必定會增加其逆反心理,產生對抗情緒,人為地把他們推向教育者的對立面。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后進生的學習,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和做法是:首先,心中裝著他們。平時備課,要將后進生的心理因素和接受程度考慮進去,有針對性地備課,為的是讓他們聽有所得。其次,眼中要有后進生。課堂上實行鼓勵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關照、提問這類學生,把簡單、容易的問題留給他們,對有難度的題目加以提示,只要他們答對了就給予鼓勵和表揚,使他們感到親切、溫暖,以提高他們的聽課興趣。要知道后進生比一般學生更需要信任和鼓勵。再次,手中掂著他們。對他們的作業出現的錯處,疑難點,要手把手進行輔導,多寫激勵性的評語。實踐證明,教師的熱情關心不但可以熔化后進生的“破摔”的堅冰,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且,還能使他們把對教師的好感遷移到教師所要求的學習任務上來,從而轉變學習態度,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提高成績。筆者曾作過一次問卷調查,有87%的后進生認為,自已學習進步的希望在于對學習有比較大的興趣,而興趣來自老師的關注和鼓勵。
再次,給予支點,促成后進生健康的心理平衡。人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平衡和失衡的對立統一。一般人的心理是一個在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的動態之中,從靜態上來看是基本平衡的。可后進生,由于經常失敗,深受家庭、學校、社會等各種氛圍的冷遇、嘲笑和鄙夷,往往心理失去平衡。他們為了維護心理平衡,又往往表現出“破罐子破摔”,形成病態的心理平衡。這種心理平衡只能導致表面上的平靜,實質是越變越落后,最終變為名副其實的“差生”。如何促成后進生健康的心理平衡呢?我以為,需給予他們兩個支點。第一,放低要求,使后進生有成功感。面對教師、家長、社會的要求,后進生的內心常處于苦悶和失落之中。后進生也有長處,也有其他同學值得學習的地方。當他們出現閃光點時,需要教師、家長、社會的點頭和微笑,從而使他們認準自已發展的起點,并經過努力獲得一定的成功。這種成功當 然來自教師的合理要求。在同一學習段、同一班級中,必須根據諸多方面(學習、紀律、品德等)的內容確立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對后進生的要求應適當降低一點。這樣做客觀上為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有可能出色地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標和任務,“跳一跳摘到果子”。教師以此肯定他們,讓他們在肯定中體驗到自已存在的價值,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的喜悅是進取的內驅力,他們會不斷尋找新的奮斗目標,并征服它。這對后進生來說又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潛能。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將功補過”,達成健康的心理平衡。我班的陳某是一個出了名的后進生。在初中已養成在自修課隨便講話、看書心不在焉的壞習慣。進入高中以后,自修課紀律仍很糟。我考慮到,如果要求他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自修課不講一句空話,不免要求過高。于是,對他放低了要求,要他盡量少講。每當他做到我的要求時,我就作為典型予以表揚。到第二學期后半期,他的自修課紀律竟然比其他同學還要好。第二,予以信賴,使后進生有滿足感。人有尊重和信賴的心理需要。當一個人在某方面因主觀或客觀原因而引起的不滿或不適,導致心理失衡,企圖通過種種途徑滿足自己,借以減輕或抵銷這種不滿,以達到心理平衡。后進生的心理平衡實質是一個對其心理進行補償的過程。補償的方式很多,其中,教師的信賴是后進生進行心理償達成心理平衡的一個重要支點。班中的后進生宋某由于自修課紀律不好,給班級扣了不少紀律紅旗考核分。有好幾次我請他去其他地方自修,他覺得單獨自修非常孤獨,有失面子。有一天,他向我鄭重提出來,要求在教室里和其他同學一起自修,并承諾不講一句空話,我思考再三,向他表示這次我相信你,從此以后他的自修課紀律果真一天比一天好,后來我又任命他為紀檢組長。教育實踐證明,后進生需要教師的信賴,并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和舞臺,使他們在教師和同學的信賴中求生存,求發展,取得成績,自我感到滿足。這是后進生達成健康的心理平衡的又一重要支點。
[破罐子破摔心理的矯正]相關文章:
1.人物心理的成語
2.有人物心理的成語
3.含人物心理的成語
4.寫人物心理的成語
5.人物心理的成語大全
10.社區矯正月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