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9-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2、 引導學生針對這兩則寓言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 學習課文生字詞。

4、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 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2、 引導學生針對這兩則寓言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掩耳盜鈴

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教育學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在理 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寓意。

  2、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指名講學過的寓言故事!掇朊缰L》、《亡羊補牢》

  二、教師邊作圖邊講故事,學生猜故事結尾。

  三、這個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ㄋ翟诓辉撐孀∽约旱亩淙ネ祫e人的鈴鐺。)

  四、給故事取個題目。

  板書課題:掩耳盜鈴

  五、釋題

  掩耳:捂住耳朵。 盜:偷。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別人的鈴鐺。

  六、翻開課本讀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結合插圖板書“想偷鈴鐺”。

  2、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議儀。

  1)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鈴鐺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就會被人發覺,那他是想出一個什么辦法去偷鈴鐺的?(結合插圖板書“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3)那個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結果怎樣了?(結合插圖板書“被人發覺”)

  3、小結:結果當然會被別人發現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鈴鐺還是照樣會響的,不過只是自己聽不見, 別人還是照樣聽得見的。哪個偷鈴鐺的人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4、用一個成語說說偷鈴人的行為。(自欺欺人)

  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想欺騙別人,結果只是欺騙了自己的人,所以說是自欺欺人。

  九、學生復述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掩耳盜鈴

  想偷鈴鐺-----掩住耳朵-----被人發覺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

教學目標:

1、 學習《守株待兔》,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蘊涵的道理。

2、 明辯守株待兔人的做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 學許課文生字詞。

4、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讀題,解題意。

學生讀題后,教師讓學生根據字義,解釋題意!爸辍,樹樁子,“待”,等待!笆刂甏谩币馑际欠N田人守在樹樁子旁邊等待跑來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

(二)介紹作者。

《守株待兔》選自《韓非子五蠹》。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戰國末期韓國的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荀況的學生。他總結了法家在長期變法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繼承了荀況的唯物主義哲學,為建立統一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提供了較系統的理論,著作有《韓非子》。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檢查預習《守株待兔》這個故事中講的是怎樣一個人?

3.他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教師借助這三個問題,檢查學生初讀課文,預習的情況,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做到:

知人物:一個種田人。

知情節:種田人守在樹樁旁等著再拾一只跑來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

知結果:他的田里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四)精讀課文,理解句意。

1.指名讀1、2自然段。思考: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只野兔的?得到后他是怎么想的?

2.指名回答,出示重點句:

(1)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野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

(2)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3.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后讀句子。

4.討論:“忽然”和“不知怎么的”說明什么?

“忽然”是突然的意思,從“忽然”和“不知怎么的”可以看出種田人事先根據不知道會有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事情發生純屬偶然。

5.讓學生按課文內容填空:

(1)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拾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填空后讀句子,說說“急忙”一詞說明什么?

從“急忙”一詞可以看出種田人見到野兔撞死后想趕快拾到手的急切心情。

(3)“沒花一點力氣”,“白撿”又告訴我們什么?

“沒花一點力氣”、“白撿”說明他不勞而獲,很容易就得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4)按內容填空:

他________走回家去,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后討論:

種田人樂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能實現嗎?為什么?

教師用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聯系上文讀懂內容。種田人樂的是“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彼睦锵搿耙敲刻於寄軗斓揭恢灰巴媚窃摱嗪谩保@個愿望是不能實現的。因為野兔撞死在樹樁上,這事是偶然發生的,事先難以預料的,是不可能天天都有的。所以種田人的這種想法是不能實現的。

(6)種田人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指名讀第3自然段。

(7)指名回答問題。

“從此”是指從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以后,種田人便“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邊等著”,說明他從早到晚不干莊稼活,只一心等著拾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結果是“莊稼全完了!

(五)細讀課文,悟寓意。

1.討論:種田人錯在哪里?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懂得種田人錯在他把一件極偶然的事情,看成是不斷發生的事情,存在著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

2.總結寓意。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

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練習用規范語言說話。

3.聯系實際討論,你或你身邊的人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嗎?在什么情況下?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讓學生通過討論,深入理解寓意,受到教育。

(六)根據板書,練習背誦。

[寓言二則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3.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4.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5.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9.《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10.寶玉挨打教案教學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 | 午夜影院在线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