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育花
江西省德興市繞二小學 潘軍美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中〕舒天丹
教育亙古不變的主題是孩子,作為一線教師,與孩子們有著最親密,最近距離的接觸,每天與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生活,聆聽他們的童言稚語,沉浸于他們的無邪笑容,感受他們對自己的衷心尊敬與信任,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世界上沒有任何工作比教師更有意義。
又是一年開學時,新接了一個“問題”班級。據曾經教過該班的老師介紹,這個班上的孩子原來都是下面村小各教學點合并上來的,學習基礎較差,到中心小學后又因為某些原因換了幾任老師,所以班風懶散,學習興趣不高。看來,今年的教學工作又得頗費周章啦。
我們常說“學習好不好,不是取決于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取決于他要不要學。”由此可見,學習態度很重要。那怎樣讓這班“問題生”主動要學呢?在幾番思慮之后,我覺得首先應該是讓孩子們安心--數次更換老師讓孩子們覺得沒一個老師教得長,內心都犯小嘀咕“這個老師不知道什么時候又走了,沒人愿意教我們”,對于這種顧慮,我在第一堂課上就表明態度“會把你們帶畢業,老師不會扔下你們一個”。
其次是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自信心可以給學習帶來巨大的動力。第一次走進我班課堂,環顧教室里的孩子,我看到的是疑惑、探尋、躲閃、畏縮、好奇地眼神,所有的眼睛都沒有我想看到的自信與無畏。我隨堂要求孩子們逐個進行自我介紹,羅列了一些條條框框,要求說出姓名、年齡、特長愛好、新學期目標等。這些簡單的問題既能讓我在最短的時間里了解孩子,也是做一個自信度檢測。在前三個孩子演講失利的情況下,我再次問“有誰比你更了解自己?你喜歡做什么,大膽地說出來”,第四個是郭茂軍,班長,上學期的語文成績第一名,他聲音響亮地介紹了自己地基本情況,還詳細地說了自己的新學期計劃,說完后,我率先給了掌聲,并做了點評和肯定,因勢利導啟發鼓勵后面的同學,課堂上的演講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的眼神逐漸平靜、專注、自信。這時一個清秀、眼神怯怯的女生走上講臺,她的聲音有點啞,剛開口就有幾個男生喊“老師,她不會說的,她語文很差的!”那女生在講臺上茫然失措,我制止喧嘩,走到講臺前問大家“誰說她不會說?”又大聲地對女孩說:“老師相信你會說,別人說你不行,證明給他們看,‘我’能行!”女孩的眼神變得堅定,大聲地做了演講,并且出乎意料地在演講末看著我,說了一段要好好學習語文的話,聽得出來,這是她發自內心地決心和對我的保證,她的表現贏得了全班同學的掌聲。作為一個教育者,這正是一個教育的契機,我給孩子們講自信心,講尊重他人,講成績落后怎么辦,在一片“我能行!”地高呼中這堂課落下了帷幕,班級孩子們的自信心空前高漲。這正是我想看到的。
最后,寓教于樂,鼓勵與嚴格并重,讓孩子們主動學習,讓家長們寬心。上課時,我提了個課本中的問題,結果只有一個同學舉手,別的同學都把頭埋得低低的,回避著我探詢的目光,見此情景,我說:“問題先擺在一邊,老師想先講個故事。”同學們都抬起了頭,饒有興趣地望著我。“同學們知道鴕鳥嗎?那是生活在沙漠里的一種鳥類,脖子和腿皆細長,它沒有攻擊性的武器,遇到敵人最擅長的就是逃跑,因為它腿長啊!跑遠了就一頭扎進沙堆里,把個大屁股露在外面。”下面響起了笑聲,“鴕鳥把頭扎進了沙堆,是不是安全問題就解決了呢?”“沒有!”在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時候,我的話鋒一轉:“我們班就有許多鴕鳥,遇到老師提出的問題時,他們就把頭埋進書堆,甚至想鉆進抽屜,試問,這樣能解決問題嗎?”學生幡然醒悟,感情老師不是要講故事而已呀!我趁熱打鐵:“遇到問題,躲避是沒有用的,倒不如正視問題,共同解決問題。下面我們繼續上課。”接下來的課堂完全超乎我的想象,孩子們踴躍發言,積極舉手,課堂氣氛特別濃烈。這一幕恰好被曾教過這個班的蘇老師看見,課后她很好奇地問我:“潘老師,你今天上什么課,班上學生怎么那么活躍,舉手的人那么多?我以前上他們的課從來都是一兩個人舉手的。”我報以微笑。
是啊,教育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我愿做一名辛勤地園丁,用愛心給我的花朵澆水,用專業知識給他們施肥,用細心呵護他們成長,期盼我的花兒茁壯成長,散發芬芳。
[教育孩子如育花 (六年級上冊班主任工作論文)]相關文章:
1.如什如什么如什么造句
3.
4.
5.目光如炬的造句
6.用猶如的造句
7.栩栩如生造句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