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好文章的切入點(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7-7-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德興市新崗山鎮新崗山小學:曹國青

語文課堂并不只是為了使學生能讀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和思維的能力;學生每學一篇文章,不可能窮盡所有的語文知識和技能,一堂語文課只須解決一個或幾個具體的問題即可。這是我們必須明確的一個基本觀念。

有人說,數學是清清楚楚一條線,語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這應該是傳統語文課堂的特點,語文課堂上不應該是模模糊糊的,語文的系統性和階段性也和數學等其他學科一樣。做為語文教師,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級,不同的課文里,都有學習的重點,不要全面鋪開,否則就會“語文課模糊,學生迷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在研究教材時,首先弄清楚在具體的課文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學習哪些技能,然后選擇好學習課文的切入點,集中精力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使語文課的目標清晰,效果顯著。如何尋找文章的切入點呢?切入點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處,有的是題目擬得好,有的有耐人尋味之妙句、結構……選擇好了切入點, 就能正確地引導學生欣賞課文,學習課文,研究課文。一個好的切入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研究的欲望、思維的火花。

一、從文章的題眼切入。文章的題目是全文的中心體現,尤其是題眼,學生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從文章的題眼切入,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優美語言的感染。如在教《狼牙山五壯士》時,可從題眼“壯”字切入,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不用“戰士、勇士”,而用“壯士”?使學生明確了文章主要是寫“狼牙山五壯士在戰爭中英勇獻身”的事。這樣,學生就有了探究課文的欲望:是一次什么樣的戰斗?他們為什么要全部獻身?他們犧牲的經過是怎樣的?接下去的教學就水到渠成了。

二、從文章的中心句切入。大多數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師都喜歡抓住中心句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其實,中心句的作用遠不止概括主要內容,有些中心句還能體現課文結構,反映中心思想,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課堂上以中心句為切入點,可以使課堂教學主脈絡清晰,順藤摸瓜,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條理地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思維的系統性。如在講《小珊迪》時,開篇就讓學生找出中心句“飽受饑寒的小珊迪那高貴的品質將永遠打動人們的心”。然后將中心句分解為“飽受饑寒”、“高貴品質”、“打動人心”三層意思,再從課文中找出體現這三層意思的句段引導學生分析感悟,從而能順利地完成了整個課堂教學。

三、從文章的人物切入。有些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物時,總會穿插有關鍵人物,這個人物有時是主要人物,有時卻是次要人物。在具體的文章中,關鍵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針引線,有的是扭轉局勢……。分析課文時找準關鍵人物,理清人物之間的聯系,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全祌貫注》一課,常規的教法當中,很容易忽略茨威格這個人物。其實仔細研究課文,茨威格這個人物對于我們分析課文很重要,他不僅在全文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而且還是表現羅丹全神貫注的品質的重要鋪墊。茨威格作為羅丹的摯友,又是羅丹邀請的客人,卻受到了冷落,從側面烘托出了羅丹對藝術工作的認真態度。而且,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景,也是通過茨威格的所見所感表現出來的。另外,茨威格這個人物的品質也是可貴的,在羅丹全神貫注地工作時,他依然懷著敬仰之情欣賞著羅丹的一舉一動,還將漫長的等待和羅丹的冷落當作是一次重要的收獲。抓住了茨威格這個人物作為切入點,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分析、體會茨威格的所見所感,從而被文章中兩個人物的高貴品質所感動,加深了思維的深度。

四、從文章的情節切入。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情節很精彩的文章,比如《田忌賽馬》《黃繼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這些文章的情節有的是緊張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轉,有的則是妙趣橫生……最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以情節為理解文章的切入點,能引起學生在學習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激發思維的靈活性。教師在開篇教學此類課文時,一般可以引導學生從情節的精彩處對全篇質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不能就此放棄精彩情節的另一個重要作用--突破重難點。一般地,既然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那也會是最主要的部分,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品質,作者的感情抒發、價值取向,在這些段落會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把握住這一點,師生共同欣賞故事情節的精彩之處,會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從文章的背景切入。在教材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文章是紀實的,有的是歷史上的真實故事,有的現代社會中的生活片斷。對于這一類文章,其背后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來歷。而這些課本以外的趣聞軼事,對于提高學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幫助的,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講述文章的背景知識時不能機械地宣讀,要編成精彩的故事片斷講給學生聽。譬如教《我的戰友邱少云》時,最好是講一講在朝鮮戰場是某一次具體的戰斗經過,將當時的歷史條件穿插在故事中加以說明,不要古板地分析當時的國際環境。從背景切入的優勢就在于能激發興趣、加深理解、引起共鳴。

具體到每一篇文章,我們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將文章歸入某一類來尋找切入點,要細細品味文章,看看文章中最能讓學生有所收獲的地方在哪?最能讓學生的思維有所發揮的地方在哪?學生的思維有其年齡特點 ,對文章的感悟和興趣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學課本中都有節選,但在這三個學段中,都有不同的切入點,在小學可能從人物的思想感情切入,在大學則可能以文章的歷史背景為切入點。尋找文章的切入點,其目的不只是為了讀懂課文,而是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陶冶學生的情操。

選好文章的切入點學習理解課文,不僅是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時的一種重要手段,更應該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語文閱讀能力。從現在我們教育的實際來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遠比教授學生知識重要。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將自己的教學方法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經常性運用和訓練,利用“選好文章的切入點”學習理解課文正是如此。 作者郵箱: zxr_916420@163.com

[選擇好文章的切入點(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讀者文章的讀后感

2.讀文章的讀后感

3.裸婚時代文章的臺詞

4.木蘭詩文章的主題

5.名家文章的讀后感

6.張愛玲文章的經典語錄

7.魯迅文章的讀后感

8.海底兩萬里文章的內容摘抄

9.木蘭詩文章的逐字翻譯

10.關于誠信文章的讀后感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一区不卡二卡三卡免费 | 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