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縣苑莊鎮田村小學 孫慶龍
教育在不斷進步,要求作文教學也要不斷地改革。作文教學要日趨進步、完善,歸根結底,要將發展孩子的個性才能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對于作文教學中學生說空話、說假話,形式單一,結構呆板等不良現象,作為指導、引路者的教師實在應有一種深刻而緊迫的自省:對孩子,少一些束縛,多一些自主。
1、緊貼學生生活
生活中處處有作文。引導學生在參與生活中學作文,在審視自已的生活中寫作文,在品味自己的生活感悟中寫作文,符合現代教育觀,符合學生習作的心理,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注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開放圖書室,讓學生自由地大量讀寫。在班里辦手抄小報,語文課向課外延伸。多彩的校園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寫作養料。我還注意營造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良好環境,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自主地搜集素材,記錄體驗,寫感想、心得。學生作文一律從學生經歷的活動中感受最深的事件中選題,這樣,兒童由“無話”到“有話”,由“怕寫"到“樂寫”,由“瞎編亂造”到“真情涌現”。
2、引導兒童交際
小學作文教學是言語交際中最基本的表達訓練,從社會言語交際的實際需要出發,為社會言語交際的實際需要服務是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要讓學生明白:寫文章就是向人家介紹一件事情或一位人物,表達自己一定的情感。要強化學生的“作者”意識,在寫前要站在作者的立場上思考:我的文章寫給誰看?怎樣寫才能把事物說明白,進而能打動人,使讀者身臨其境。站在這樣的預防交際的角度上構思寫作,文章便容易傾注作者的情感。寫完后我讓兒童把習作讀給別人聽,或征求別人意見,或與聽者一道分享美詞佳句的快樂。讓同學們修改自己的習作,也傾聽別人的習作,對同學的習作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每一次寫作的過程都是一次語言交際的過程,使學生感到寫作文不僅是提高自己運用語言能力的需要,也是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的需要,從而樂寫不疲。
3、開放寫作時空
這樣的作文教學大綱司空見慣:老師命題《我的++》,學生“遵命服從”,全班學生搜腸刮肚,胡編亂寫,憑空塑造一位“偉大的母親”、“可敬的老師”。學生心里明白老師要求的是文章技巧如何,并不管你是否真有其人,確有其事;老師要求的是你快速作文、當堂完成,以訓練寫作上的應試能力。這種指導思想,這種寫作的時空條件,不管學生有無經歷、體驗、積累,只要編得圓滿即可。如何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呢?據報載:一位美國教師讓學生寫《我的爸爸》,給學生兩周的時間,讓學生去采訪父母、親戚、鄰居,觀察爸爸上班的情形,以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爸爸。這樣,為自己的寫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自然有話可說,自然情深意切。我們不妨開放學生的寫作時空,讓學生在自由的時空里捕捉作文的生命活力
莊鎮田村小學 孫慶龍
[讓學生快樂地寫作]相關文章:
9.應用與寫作試題及答案
10.通訊寫作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