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文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帶來的歡樂。
教學難點:結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課文中重點詞句所表達的情景,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收集海濱風光圖片及有關資料。
教學方法:朗讀理解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看孩子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他們快樂嗎?你想知道他們怎樣和大海親密接觸的嗎?(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語。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讀通課文。
2、查字典理解“珍藏”等詞語的意思。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詞語的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準了沒有?句子是否通順?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出海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孩子們是怎樣踏浪的?畫出相關句子。
2、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句子,指導學生想象畫面。
句子: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著,跳著,笑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學生自讀句子,想象畫面。
4、小組交流,全班反饋。
5、結合學生回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讀出孩子們心中的喜悅,讀出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歡樂。
6、另外幾句,著重指導學生讀出浪花的可愛與頑皮,在讀中體會作者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7、齊讀第一自然段。
五、教師小結,交代下節課學習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們在海邊踏浪的快樂。
2、一起讀第一自然段。
%
[《小孩與大海》教學設計 (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9.形容小孩的成語
10.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