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4-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讓兒童喜歡這童謠,樂意朗讀,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正確書寫“一、二、三”。了解這首詩表達的意境,體會小山村的優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策略】

   1、讓學生反復接觸漢字,創設情景,配以生動的圖畫,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喜歡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文中出現的常用漢字。小朋友已在生活中認識了。教師在教學中要拓展識字的形式,加強寫字指導,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情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或課件、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

   3.了解這首詩表達的意境,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個數數比賽,從1到10看誰數得準。

  二、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

    小朋友們看,這十位小朋友正準備練習投籃。[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字字樣]

    這里有十個籃球,[圖片出示的籃球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哪位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使球上的數字和他們身上的號碼相符合?

  三、學習古詩

    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

  (一)讀準字音,掌握節奏

   1.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在朗讀比較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2.師范讀,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二)了解詩意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設計意圖:培養邊朗讀邊想像的讀書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

   2.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設計意圖: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系,并引出當一生讀“一去二三里”時,指圖的學生該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該怎么理解的問題。」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并不是教師能全部預料的,應給予一定的空間。]

  (三)配樂誦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2)這個小山村熱鬧嗎?(這是一個靜靜的小山村)

    (3)你來到這個山村,覺得它美嗎?

    (4)師總結:小山村真美啊,請小朋友們一起背,就好像走進了小山村。

      [設計意圖:背誦時再次啟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導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鞏固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童謠,編兒歌

       3、完成《課堂作業本》

  教學重點: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指名朗讀兒歌。

  二、做游戲,找自己的兄弟姐妹,鞏固“一”到“十”10 個生字。

    現在我們把“一”到“十”看作10個姐妹,一最小,十最大。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任選一個數字,并大聲讀出來,在請專心聽講的小朋友當他的姐妹。找對的小朋友有獎。

    1、請一名學生任選一個數字,如:六,并大聲讀出來,出示給大家看。

    2、其余學生按老師的要求,上臺找相應的漢字。如:老師說“請找出它的五個妹妹。”

    3、5位學生上講臺找出“一”到“五”5個漢字,并從小到大排好順序。

    4、全班齊讀這五個漢字。

  四、學習兒歌,鞏固所學的漢字。

   1、出示兒歌,沒學過的生字要注上拼音。

     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魚,四只鴨,五本書,六枝筆,七棵果樹八朵花,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

   2、學生自由讀童謠。

   3、請個別會讀的學生讀一讀。

   4、同桌互讀小組讀,全班讀

   5、出示數字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都不見。

    (1)自由讀,讀給同桌聽。

    (2)齊讀

    (3)能告訴老師你又有什么發現嗎?

      (這首詩里也有數字)

  五、你我編童謠

   1、要求用上本課學過的漢字,也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漢字。

   2、和自己的好伙伴共同編寫童謠,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方法記錄童謠。

   3、展示童謠,互相學習、交流。

  六、寫字

    漢字朋友邀請大家去參觀它們的房間,我們已經知道四線三格是拼音的房間,那生字的房間是什么樣子的呢?

    出示田字格,用兒歌來介紹: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來幫它,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這節課我們來寫三個字(出示“一、二、三”),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1.都是由“橫”組成的。

      指導寫好“一”(頓一頓,橫過去,再頓一頓,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觀察“二”字的兩橫有什么不一樣。

    3.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并與“二”中兩橫間的距離作比較,得出結論:三橫之間要稍靠緊些。

    4.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師自言自語)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生發現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有個人就鬧了這么個笑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聽嗎?

     [設計意圖:練寫了三個字,學生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意圖。]

  七、完成《課堂作業本》。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古詩教案《一去二三里》

2.古詩教案一去二三里

3.一去二三里古詩課件

4.一去二三里古詩教案

5.鄂教版小學科學課件

6.一去二三里古詩的拼音及鑒賞

7.大班古詩一去二三里教案

8.《一去二三里》小學說課教案

9.一年級語文上冊《一去二三里》教案

10.小學信息《曲線工具的使用》說課稿鄂教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