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題質疑
1. 讀題。查字典和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凋謝”一詞的意思。
2. 質疑。“永不凋謝的玫瑰”指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和自己不懂的字詞,試著聯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2.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語。教師巡視,看看學生能否把生字字音讀正確。
3.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能正確地把課文讀下來,相機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4. 出示詞語“玫瑰”、“氣憤”、“蘇霍姆林斯基”、“顫動”、“獎勵”,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詞語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感悟,指導朗讀
1. 讀課文第一段,勾畫出描寫玫瑰花的語句。
2. 你喜歡這些玫瑰花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玫瑰花非常美麗。
3.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過渡:如果是你們看見這么美的一朵玫瑰花,會怎么做?
4. 自由讀第二段。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贊不絕口”的意思。讀描寫小女孩動作的句子,說說從“徑直”一詞知道了什么。
過渡:這么美的玫瑰花被小女孩摘了,如果當時你在場,會怎么想,怎么做?
5. 分角色讀第三、四段中蘇霍姆林斯基和小女孩的對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 交流。明白小女孩摘花的原因和想法。體會蘇霍姆林斯基對小女孩的愛和尊重,感受小女孩的純真善良和天真可愛。
7. 讀到這里,你對小女孩又有怎樣的看法?再讀讀小女孩的話。
過渡:蘇霍姆林斯基又是怎樣做的呢?
8. 自由讀第五段。
9. 小組討論:校長不但沒有批評小女孩,反而還獎勵了她,想想這是為什么。
10. 全班交流體會。
11. 讀課文最后一段。將反問句換成陳述句,理解字面意思,再聯系全文和題目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四、總結全文,積累好詞佳句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 說說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3. 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課文最后一句話。
4. 讀記課后詞語,同桌互相選擇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聽寫詞語。
五、拓展練習
師生講講《愛的教育》中的小故事。
(楊文)
參考資料
☆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最有名的教育家。出生于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于波爾塔瓦師范學院函授部,畢業后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勛教師稱號,并獲兩枚列寧勛章和一枚紅星勛章等。
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寫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巴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等教育專著。
☆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薈萃
1.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2.如果不去加強并發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3.對父母和同志,對集體和社會,對人民和祖國的義務感,要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義務和缺乏義務感,就談不上人的道德,也談不上集體。
4.只有在有良心和羞恥心的良好基礎上,人的心靈中才會產生良知。良心,就是無數次發展為體驗、感受的知識,正是在它的影響下,必然會派生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
5.愛人吧!對人的愛是你道德的核心!應當這樣生活:讓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純潔、強大無比!做一個真正的人,這就是說要為你周圍的人貢獻出自己心靈的力量,讓他們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讓你生活中接觸的每一個人從你那兒,從你的心靈深處得到一點最美好的東西。
6.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7.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
8.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你也培養不出這種感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對祖國的語言最細膩之處的體驗和感受聯系在一起的。
[《永不凋謝的玫瑰》教學設計 (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8.《唐詩之花永不凋謝》優秀作文
10.西師版美麗的祖國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