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香港夜色
--------------------------------------------------------------------------------
教學目標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香港夜色的特點。
3. 能借助旁批,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體會作者對香港夜色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1.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或有關香港夜景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2. 歌曲《東方之珠》。
學生:在地圖或地球儀上找到香港的位置;
教材簡析
說到香港,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船兒彎彎入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這優美抒情的歌曲,把我們帶到燈火閃爍的不夜城。香港的夜晚燈火輝煌,紅紅火火,如同白晝,燈火里的維多利亞灣如同銀河落九天。
這篇課文以優美的文筆描寫了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景色和港灣里燈光流淌、色彩變化、形態多樣的迷人景色。
課文有五段,第一段開篇點明香港夜色令人難忘,贊嘆“香江燈火”有“世界四大夜景之一”的美稱。第二段主要寫作者在傍晚時分,乘著中巴車環山而上,沿途所看到的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燈光星火。第三段寫車到山頂,登上望臺。第四段描述維多利亞灣燈火輝煌的景象。第五段由衷贊嘆香港夜色美。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文章所描繪的美麗夜景。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 學生對香港缺乏全面的了解,可先讓學生課前搜集資料,通過書報或上網搜集圖片、文字,讓學生了解香港的過去和現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多讀,多體會,多想象。不要對內容做太多的分析,否則沖淡了語言文字的美,使學生的體會、感悟流于形式。
* 課文第一段是總起段落,最后一段是總結。兩段可合在一起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流連”“難以忘懷”這一貫穿全文的重點詞,從而感受香港夜色的美。最后一段與第一段相照應。全文結構緊湊,文字優美。
* 旁批引導學生深入欣賞有“世界四大夜景之一”美稱的香港夜色。
* 課文第二段是描寫上山途中看到的景色,通過勾畫、朗讀、想象、反復讀這幾個環節,感受文中的語言美、景色美。
* 旁批引導學生通過本段的描寫,欣賞高低錯落、明亮輝煌的香港夜色。
* 旁批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去感受高樓燈火和夜風拂面。
* “林立如筍”形象地描繪出高樓繁多的樣子。
* 這段是整篇文章的重點,主要寫了維多利亞灣的景色。可先讓學生自讀,借助旁批深入欣賞港灣的絢麗燈火;其間可出示圖片讓學生觀看夜色的美,這樣圖文結合,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和體會。在此基礎上,引導朗讀,從而達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 啟發學生想象那各種各樣的燈,那一望無際的燈光構成了香港夜色的璀璨景致。
* 從“很美”和“更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旁批引導學生回扣文章開頭進行思考,學會聯系上下文閱讀。
* 圖片是維多利亞港灣的夜景。
* 寫字教學:用不同的顏色標明字的組成部分,這樣能幫助學生記憶生字。可以讓學生說說寫好這些字的關鍵在哪里。學生練習寫生字之后,展示典型作業,引導學生自評、互評。
教學設計參考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 教師放《東方之珠》的歌曲,讓學生從歌詞、畫面中感知香港的美,用優美的旋律調動學生的情感。
2. 啟發談話:把你搜集到的有關香港的文字或圖片展示給大家,讓大家交流搜集到的信息。(香港的過去及現在、地理位置、民俗、景點等)
學生發言后,引出課題:香港夜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請學生借助批讀提示自由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用自己常用的方法認識和理解詞語。
2. 檢查學習情況,同學之間互相質疑。重點的詞語隨文理解。
3. 熟讀課文,集體正音,感知課文內容。
三、鞏固認字,指導書寫
1.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 交流寫字的體會,提出較難寫的字,由老師在黑板上范寫,指導重點是“港”、“摩”。
3. 學生練習寫生字,師巡視指導。
四、賞析課文,想象美景
1. 學生自己閱讀全文,找一找概括寫香港夜色美的段落。可以在空白處批讀。
(1)出示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朗讀。
(2)香江燈火真的這樣美嗎?我們要認真讀一讀。
2. 請同學分別讀二、三、四段,想想作者欣賞了香港哪些地方的夜色。(港島、港灣)
(1)欣賞港島夜色。
在旁批提示下,勾畫第二段中描寫夜色的句子。想象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燈光是怎樣一番情景。(生暢所欲言)在此基礎上,相機指導朗讀,直至體會到那番情景。
師小結:港島的燈光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真美啊!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自己的感受。想想途中描寫的景色。
(2)欣賞港灣夜景。
請同學讀第三、四段,其余同學思考:“我”站在望臺又欣賞到港灣怎樣的景色?感受到什么?
這一部分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可以從這三方面進行:①感受到絲絲海風吹到臉上,舉目星空,天高云淡,夜色如水,使人心曠神怡。②欣賞到維多利亞灣夜色的美,勾畫描寫維多里亞灣夜色的句子。朗讀、想象港灣里燈火隨波流淌、色彩變化、形態多樣的迷人景色。③欣賞遠處的燈火,朗讀、想象海天相接,燈火與星星相連的景色。
(3)出示港島、港灣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說說圖中展現了文中哪些內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圖中的內容。這樣圖文結合,讓學生從優美的文字和形象的圖片中欣賞香港夜色的美。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
參考資料
★ 香港地處中國的南大門,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香港的地名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人說是因為島上曾有一條香江而得名,也有人說古時此地因運銷內地生產的香料才有其名。
香港由香港島、大嶼山島、九龍半島和周圍230余個島嶼組成,九龍半島又分為九龍和新界兩部分。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灣是世界一流的天然深水良港。
香港背靠祖國內地,南臨太平洋,是連接亞太地區與世界眾多貿易港口的交通樞紐。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英國式的經營管理模式、加上香港人的聰明才智與吃苦耐勞精神,使香港的經濟在近幾十年里高速發展,早在70年代就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香港有630萬人口,有百分之九十五是華人,還有英國人、印度人、葡萄牙人、菲律賓人以及其他人種,是真正中西合璧的地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已成為世界著名的繁華都市,它既保持著東方的文化傳統與風韻,也充滿著現代大都會的繁華與喧囂。
(佳茗 張德瓊 鄧容)
[《香港之夜》教學設計 (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香港之夜》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