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陳宇
我是一(13)班的班主任,也是這個班的數學老師。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這個家長會,尤其是各位年長的前輩和遠路而來的家長。半個學期轉眼就過去了,在這里我要感謝所有支持我工作,配合我工作的家長。是你們相信我,支持我,配合我的工作,才使孩子們從幼兒園出來,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此,我們首先祝賀您的孩子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深深知道,那每一張燦爛可愛的笑臉都承載著各位家長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
孩子進入小學學習,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性勿庸置疑。目前從我們了解到的這個時期家長的一般情況是:
1.對孩子滿懷期望,舍得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但由此也出現一些無視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需要,拔苗助長、壓抑孩子個性健康成長的現象。
2.關注子女的知識、智力與成績,但對培養良好的品德行為、學習態度習慣重視不夠。
3.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與指導不足。
很多家長,雖然我們很少見面,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都是為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重輕重的作用,老師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深刻的影響,只有將家庭,學校,社會溶為一體,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全面發展,成為有用之才,相信我們能有共同的話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當你的孩子處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起跑線上時,應該作些什么準備?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一)作好幾個方面的準備。
1、物質準備
除了必要的文具(如數學的學具、美術用品等),每天準備削好的五、六支鉛筆。還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健康的學習環境。大人的一些娛樂活動,注意不要影響做作業的孩子。古人說“寧靜致遠”。
2、心理準備
(1)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積極、樂觀的情緒。
特別是在孩子剛進入小學的時候,年幼的他們也將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要多用表揚激勵的方式。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取得進步并得到表揚,才會對學習有興趣、有信心,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努力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多鼓勵孩子。
(2)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
學習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要努力培養孩子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小學在學習時間、內容上和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剛開始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可能很不適應,可能會碰到不少困難,感受到壓力,遇到挫折。一個認識問題要解決,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挫折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失敗,早積累人生的財富,可以早升值,這是人生投資。相反,一帆風順的孩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危險的。
作為家長要對孩子多一些關心,多了解其學習情況,多同孩子溝通,幫助他們去克服困難,遇到挫折要加以鼓勵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配合教師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3、態度、習慣準備
目前有許多家長往往只關注分數。其實分數只是衡量學習情況的一個方面,要關注智力因素,也要關注非智力因素,這樣才能使孩子全面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因此作為非智力因素的態度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好習慣使人受益終生。為什么有的學生會成為所謂的“差生”,其根本原因是態度、習慣問題。
4、品德教育準備
(1)嚴格要求。
全面了解孩子,并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嚴格要求;千萬不要不分是非,為孩子護短。要利用生活實例、影視作品中具體、生動、形象的東西幫助孩子理解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等基本道德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子女學會關心、學會體諒別人,養成文明禮貌、愛護公物、遵守規則等習慣。
(2)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教師,你們的孩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處于特別善于模仿的時期,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希望各位家長能給自己的孩子予積極影響。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些家長來接孩子時總不忘要孩子跟老師說再見,或自己與老師打聲招呼。事情雖小,但久而久之,這孩子變得很有禮貌,見人就打招呼,很討人喜歡。
教育孩子要從細節做起,關注孩子細節越多,孩子進步就越大,細節決定教育的成敗。
支持孩子參加學校里的各項活動,讓其充分展示自我,鍛煉能力。開學以來學校開展了很多活動:節約金點子、體育節節徽的設計、童詩童謠的創作。我們辦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當然這都是你們的功勞。真的很感激你們的配合。
(3)協調關系
需要說明的是,教師是人,而非神。他們面對的是40多個孩子,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也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我們學校的教師,家長素質高、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很高,家長社會和學校對他們的要求也很高。在安排教師的時候,學校也十分重視,一年級的任課教師的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但在工作中也難免會有些不足之處。作為家長,切忌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的不是。所以,希望各位家長要多理解、多支持、積極配合。作為我們學校,我們希望家長和老師成為好朋友,為好朋友做事是心甘情愿的。不管是那方,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樣受益最大的是你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就輔導教育孩子等問題一起交流溝通,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協調好家庭學校的關系。這里我還想特別提出的是,當我們的老師或對學校有些工作你感到不滿意,可以向我們提出,相信我們一定能協商解決好!出現問題時,我們都來個換位思考,在和諧的氛圍中,問題解決才是最好的。
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長,教育好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和目標--一切為了孩子。
作為一(13)班的班主任。為有像您孩子這樣的活潑可愛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將用我的愛心、責任心,悉心的呵護您的孩子,與他(她)一點一滴地成長。我會盡我所有的智慧和知識,與他們一起學做人,學知識,學交往,學玩耍。我也殷切地盼望著能得到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讓孩子在家、校這兩個生活、學習的主環境里和諧、快樂、蓬勃向上地發展。
___________
家長會發言稿
我是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盡己所能,使抽象的數學課變得生動活潑,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喜悅。當然,也非常榮幸能在此與各位家長進行交流,這能讓彼此增進了解,有了溝通就能使一切工作更順暢,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利。
我知道,與緊張的拼音教學相比,很多家長都認為數學要輕松得多,因為大部分孩子都能比較熟練得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有的甚至連20以內的、100以內的都會了呢,那么我首先要祝賀這些孩子和家長,你們的起步比較早,可能適應的也相對要快一些,但也要善意的提醒您,數字的計算并不是現在數學教學的全部。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新教材,讓家長們領略數學新教材的風采,了解當前教育改革的動向,
一、 一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我想各位對孩子的數學書大概已粗粗瀏覽過了,估計大家會說印刷精美多啦,選材更富童趣,貼近兒童生活,和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教材創設了豐富的人物、情境?ㄍㄐ蜗蟮目蓯矍炎酉壬、白菜先生、大聲嚷嚷的辣椒、一臉驚訝表情的西紅柿娃娃、帶著眼鏡的蘑菇娃娃,都迎合了孩子喜歡的天性,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當然,比我們小時候價錢也貴多啦……而我們教師也會在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故事情境,如森林運動會、小象過生日、等,安排許多的游戲情節,如:猜數游戲、套圈、拋畫片等。如此種種,都是為孩子學習數學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態勢。讓孩子愿意親近數學,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這些都是比較表面的,新教材和過去的數學書相比,更注重引導孩子接觸實際,了解生活,感悟數學的實用性。因此,新增加了好多內容如認識“左右”、 “比較高矮”、還有“統計”等等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的新內容。
因此,我們的作業就不僅是簡單意義的書面作業,而是一些實踐性的、游戲性活動作業和讀一讀,說一說,或算一算的,家長們有可不要以為不動筆就是沒有作業。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好。特別在開學的最初兩個月,我們家長最好每天抽些時間聽孩子說一說,看孩子做做實踐操作,以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在時間許可時,我們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數學游戲,通過那些具有訓練目的的游戲促進孩子在數學、認知、空間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發展,因為在游戲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無壓力的宣泄內在的情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且當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滲透到游戲中時,他們不愿輸的努力就會從游戲本身擴展到學習中去。如書中的“猜數游戲”一人心里想好一數,另一人猜并根據提示不斷調整答案,直到猜對為止。這個游戲可以發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長可分階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內的數。下學期可發展猜到100以內數。
在解決問題時、提倡方法策略的多樣化,引入開放題,打破了“方法單一、答案唯一”的陳規對孩子思維發展的禁錮,提倡算法多樣化。孩子的早期教育程度及各自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會有所不同。因此現行教材允許孩子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擇自己喜歡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家長在平時對孩子的計算方法指導中要注意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方法。
同時,在生活中要多與孩子交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于正式,如果直接問:“你今天數學課上學了什么?”大部分孩子都難以表述清晰,可以尋找機會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另一妙招就是經常向孩子“請教”,把孩子推上講臺,做孩子的“學生”這雖有明知故問的嫌疑,但并不妨礙孩子的為師熱情。他們會很興奮,很熱情的扮演老師的角色。介紹自己今天的學習收獲。對一年級小朋友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方式。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范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防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至于其他一些編寫特點就不詳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從書中去慢慢體會。
二、 數學家庭教育方面
1、關注孩子第一個月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孩子進入一年級首先感到得是新鮮、好奇,但學習上所有的行為都是被動的,為了讓你的孩子盡快適應,作為家長一定要幫助他們起好步,開好頭,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
進入小學的頭一個月很重要,是學生最不適應的一個月,也是最不穩定的一個月,一些習慣的培養,最佳時期就在這一個月。也是最容易形成差異的一個階段。這時的孩子需要關心、鼓勵、理解、幫助,更需要規范,而這些需求和渴望,孩子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反映出來,等待我們去解讀,要善于觀察孩子的情緒、興趣、身體的變化,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聽他們講學習、活動、老師、伙伴、校園,從而知道對什么最感興趣,和誰最好,最喜歡那位老師,)通過傾聽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從而有的放矢進行引導。這時的引導對他們的一生有極大的影響,有問題及時與老師聯系,我們共同的協調與努力,肯定會有更大的成效。
2、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好習慣受益終生。孩子剛上一年級,有許多事情得慢慢學會自己處理,比如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上課用的學具,(家長要為孩子準備的文具:筆、尺、練習本、橡皮)孩子忘帶數學書、忘帶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難免的。有時還真得浪費各位家長花點時間送一下,但作為一個好家長,是不會讓這樣的事反復出現的。他們會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起孩子細心認真準備全學習用品的習慣。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帶這樣,就是忘帶那樣,于是出門前,母親就反復叮囑,別忘帶作業本,別忘帶鑰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煩的答應著一面又把該帶的東西丟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了張醒目的紙條:查一查,你的東西帶全了嗎?要是都全了,就和媽媽說聲再見。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實用,但多少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要注意培養其如下的習慣:一是讀書的習慣。孩子領到新書以后,家長要教育孩子愛護書籍,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課外讀物,家長最好抽空和他們一起讀幾本書,并復述某些章節,指導他們掌握重點,理清思路。二是寫字習慣,學校對學生寫字的要求,第一要正確,第二要規范,第三要速度,其中書寫合乎規范是基本要求。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應該是身體坐正,本放平,做到三個一。三是做作業的習慣。初入學的孩子一般作業不多,但年齡小,自覺性不夠,自己沒法獨立做作業的。所以1、要家長讀題,并要求孩子做作業時專心致志,不做其他事,家長讀完后自己復述要求,做到想好了再做、先審題后解答。2、孩子做完作業,家長一定要檢查孩子的作業,就算你看不懂你也要看,至少看看字跡是不是清楚,本子是不是干凈。3、在作業上簽好家長的名字。
3、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數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與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不要輕視孩子存在的問題,更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總之,幫助孩子過好小學入學關,是件極其繁瑣而又有意義的工作,家長們必須認真對待。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小學生活的新要求以及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家庭輔導和教育,并不斷強化完善,促使孩子盡快進入角色。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也僅供參考而以。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歡迎您對我們今后的數學教學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希望我們能多交流,多探討,期待著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為您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能給您的孩子一雙會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一個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頭腦。
[一年級家長會班主任兼數學教師發言稿]相關文章:
10.家長會發言稿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