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語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7-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書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教學目標:

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掌握理解“舍生取義”的意思。

教學重點:

全文字、詞含義,全文大意。

教學難點:

對“舍生取義”的理解。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提問有關孟子的資料和字詞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圣”。

二、展示目標

1、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3、掌握理解“舍生取義”的意思。

學習新知: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讀課文。

3、結合譯文理解內容

三、學習課文

1、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

亦:也。

可:能。

得兼:應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

舍:舍棄。

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著”。

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2、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一個設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對于廣大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來說,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孟子是講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奧的哲學道理,這樣便于讀者的理解。這種寫法也為同學們今后寫議論文提供了經驗。

3、學生思考:“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舍棄生命,不做不義的事。)

4、練習背誦課文。

四、小結:內容和孟子思想。

作業設計:

默寫課文和練習冊內容。

板書設計:

孟子語錄

魚----熊掌

舍生取義

[孟子語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語錄體散文《孟子》簡介

2.孟子的經典語錄

3.有關孔子和孟子的語錄

4.孟子語錄詳細公開課教案設計

5.孟子《孟子欲休妻》文言文翻譯

6.孟子中的名言

7.孟子的精辟名言

8.

9.孟子名言100句

10.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精品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