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豆》教學設計(S版六年級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學會“泌、玫、瑰”3個會認字和“搬、玫、瑰、柿、供”5個會寫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紅柿、供不應求、發號施令、前所未有、水土不服”等詞語。

   2.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并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4.激發探索科學的強烈欲望。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現代轉基因技術科學知識。

  教學難點: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及課文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泌、玫、瑰”3個會認字和“搬、玫、瑰、柿、供”5個會寫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紅柿、供不應求、發號施令、前所未有、水土不服”等詞語。

   2.讀懂課文,感知大意,理清層次,編列閱讀提綱。

   3.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搜集有關基因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組織談話:同學們,你們長得都像誰呢?

   2.學生自由發言。(“像爸爸”、“像媽媽”、“像舅舅”、“誰都很像”……)

   3.教師追問:為什么有的同學與父母那么相似,好像同一個模子倒出來的,有的卻找不到與父母相同的特征呢?

   4.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評價。

   5.教師描述、揭題:原來在我們的體內有一種叫做基因的東西會遺傳,它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特點。當媽媽生下我們時,爸爸、媽媽的基因就傳到了我們身上,如果這些基因沒有發生意外情況時,我們就會長得與爸爸媽媽很像,但如果碰到一些異常的情況,基因就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長得不怎么像或根本不像爸爸媽媽了。基因啊,是一個很神秘也很神奇的東西,所有生物體內都有基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基因有關的文章。

   6.教師板書課題:種瓜得豆。

   7.學生讀題并對課題提出疑問。(種瓜應該得瓜,種豆才會得豆,種瓜怎么會得豆呢?)

   8.教師引導讀文:從常理來講,種瓜是不可能收獲豆子,但如果你讀了課文,認識了基因及其有關技術,你就會豁然開朗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新詞,認讀識記。

   3.理解詞語。

     發號施令:號,號令;施,發布。發命令,下指示。

     前所未有:從來沒有過的。

     水土不服:水土,泛指自然環境和氣候。指不能適應某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

     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

     供不應求:供,供應,供給;求,需要。供應不能滿足需要。

     和平共處:指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彼此爭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彼此間經濟和文化聯系。在本課中指轉基因豬的心臟移植到人體后可以在人體中適應并工作。

   4.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⑴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一個什么科學知識?

    ⑵圍繞著這一知識都介紹了哪些內容?

    ⑶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介紹的,讀后,列一個閱讀提綱。

   5.小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解疑。

     全文按總-分結構,每個分述部分都有總述句概括該部分的主要內容。

   6.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轉基因技術能做到“種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三、編列提綱,理清層次

   1.指導編寫課文第二部分的閱讀提綱。

    ⑴認真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⑵想想各個自然段間的聯系,說說作者是如何向人們說明轉基因技術的?

    ⑶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⑷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示范編寫閱讀提綱,理清文章層次。

     第2自然段以“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呢?”為過渡段,點明這一部分要寫的內容。

     第3自然段介紹了基因的作用。

     第4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可分兩層:

     第一層:摸清一些生物體內基因的本領,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揮它應有的本領。

     第二層:轉基因技術也因有“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2.學法小結,獨立編寫課文第三部分的閱讀提綱。

    ⑴指名反饋。

    ⑵集體評議,達成共識。

     第5自然段是過渡段,引出科學家研究基因技術的意義。

     第6-9自然段寫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大有用武之地。

     第6段概述;789段舉例說明:培育轉基因棉花、培育出藍色玫瑰、培育轉基因大豆和西紅柿。

     第10自然段講轉基因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種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議,但由于現代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卻完全能夠做到。這科學技術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驚嘆呀!

  五、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完整地編寫本課的閱讀提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品析語言,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鏈接《話說基因工程》,感受文章的情趣,激發閱讀以及探索的欲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說說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

   3.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閱讀提綱,進行整體感知。

   4.回憶編寫閱讀提綱的方法。

  二、品析語句,體會寫法

   1.導語: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介紹的是生物學中高深的轉基因技術,你們能讀懂文中的內容嗎?(生齊答:能。)

   2.追問:作者到底用了什么寫法將這如此高深的生物技術寫得這般通俗易懂?

     (用打比方(比喻)的寫法來介紹深奧的科學知識。)

   3.默讀課文,用“”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打比方(比喻)寫法的語句,談談這種寫法對自己讀懂課文有什么幫助?

   4.先獨立找句子,再在小組內交流、介紹。

   5.指名反饋,全斑交流,找出語句,體會寫法。

    ⑴這些基因是每種植物或動物的“大管家”,有的管葉子長得圓還是扁,有的管腳長得長還是短……當然,植物結瓜還是結豆,也是由基因來“發號施令”的。

     句中用“大管家”“發號施令”來說明基因在動植物體內所發揮的作用,寫得十分通俗、形象,讓人一讀就懂。

    ⑵這種讓基因“搬家”的技術,就叫轉基因技術。

     用“搬家”這種生活中熟悉的行為,來介紹轉基因技術,十分形象直觀,使高深的科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

    ⑶這樣,只要“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得慣”,發揮自己的本領,就會創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當然,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住不慣”,或者原有的“住戶”不認它,把它“趕”出去,那么,這項轉基因技術就算失敗。

     用搬家適應新環境的生活行為來說明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原理,既生動有趣,又通俗易懂。

   6.教師小結:作者借助豐富的想象力,運用打比方的寫法,用人們熟悉的生活行為來形象地介紹深奧的科學知識,使文章所表達的內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

   8.教師過渡、引導:文中除了打比方的寫法令人叫絕,還有其他哪些寫法也值得我們學習?

   9.學生自由發言,并指出文中相關的內容。

     ⑴前后照應的寫法。(課文第l與第5自然段)

     ⑵設問激趣的寫法。(課文第1與第2自然段)

     ⑶詳略得當的寫法。(課文第7、8、9自然段)

     ⑷舉例說明的寫法。(課文第7~10自然段)

   10.結合學生的發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有關段落。

  三、閱讀鏈接,編寫提綱

   1.學生獨立閱讀選文《話說基因工程》。

   2.運用所學的方法為短文編寫閱讀提綱。

   3.小組交流閱讀提綱,發現不足,馬上提出建議,進行修改。

   4.指名反饋,全斑交流。

   5.展開想象,舉例說說怎樣合理使用基因工程為人類造福。

  四、課堂小結

    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對我們來說曾經是那么陌生、那么神秘,作者運用打比方與列舉事例的寫法為我們作了形象而生動的介紹,使我們在閱讀時感到通俗易懂且富有情趣。我們在感嘆科學技術的神奇與偉大的同時,不得不佩服作者寫法之高明。

  五、作業設計

   1.摘抄文中表達生動的語句。

   2.完成自測題。

 

[《種瓜得豆》教學設計(S版六年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s版搭石課件

2.小學語文Z C S的教學設計

3.教學設計評語

4.六年級下冊s版教學計劃

5.語文s版開天辟地教案

6.語文S版窮人課件

7.語文s版搭石課件

8.語文S版《神鳥》教學課件

9.《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10.賣油翁教學設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午夜国产亚州视频在线 |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