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山西村》陸游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通用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陸游《西村》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 1
(二)古詩賞析(4分)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9.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本詩既是一首記游抒情詩,又是一首七言律詩。
B.首聯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傾其所有的盛情。
C.頸聯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現民風的'淳樸可愛,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
D.本詩筆調低沉、抒情,全詩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游興十足,游意不盡。
10.如果陸游有微信,他寫完此詩后發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點贊并留言:“放翁此詩,頷聯最佳——寓哲理于寫景,讓人豁然開朗。”你覺得頷聯蘊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網友點贊?(2分)
答案:
9D
10、示例一: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豁然開朗的轉變,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示例二: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出現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 2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2】嘉泰元年(1201年),七十歲的詩人在西村相隔多時舊地重游,自然不免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于是萌發以詩紀念游玩的念頭,寫下了這首詩。
8.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 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 “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 “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顯示山間的熱鬧。
D. “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E.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描寫景物。
9.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8. AC 9. 《西村》一詩記敘了陸游在清風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重游亂山深處的西村,并回憶過去曾經到此處“叩門求漿”的經歷.表達了對西村“高柳簇橋”、“數家鄰水”的幽靜、自然的鄉村環境的喜愛和贊美,贊美西山仿佛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解析】
【8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A項,“是在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錯誤。第二句開頭“往歲”二字點明“叩門求漿”是作者回憶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現的黃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C項,“顯示山間的熱鬧”不準確,應該是“顯示山間的.幽靜”,是以動襯靜。故選AC。
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
【9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首聯由西村思往事。西村群山環繞,仿佛是桃源世界。他還清楚記得當年游賞時敲門求水解渴的情景。頷聯寫進山時的情況。此詩這兩句富于動感,景物組合巧妙。“高柳簇橋”,似乎尚處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而在“初轉馬”以后,眼前便是“數家臨水自成村”,就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頸聯寫入西村后所見所聞:周圍樹木茂密,不見啼鳥,但聞鳴聲。當年來游之處,已是壞壁頹垣,自己醉書于上的詩句,也已斑斑駁駁,布滿青苔。詩人覺得,眼前這情景很動人,值得懷戀,應當寫一首詩留作紀念。于是轉入尾聯。正當詩人吟哦之際,抬起頭來,只見空中有幾縷纖云,一彎新月。在此風景清佳的黃昏時刻,清詩自會涌上心頭。贊美西山仿佛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 3
西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聲色兼備“的一項是()(3分)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1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①陸游在詩中稱西村為“小桃源”,使人聯想到《桃花源記》,其中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②追憶往事,是陸游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一詩中“,”一聯,就是對抗金的回憶。
③ 《西村》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是對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兩聯是對仗的,請寫出其中一聯。
參考答案
15.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內容的理解。第二句開頭“往歲”二字點明“叩門求漿”是作者回憶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現的黃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選項不正確。
16.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古典詩歌的`內容理解和表達技巧。B選項中,“橫笛聞聲”為聽覺,“紅旗”和“雪”為視覺,體現了“聲色兼備”;A選項中,“歌館”和“鈴”只是體現了聽覺,沒有體現視覺;C選項中,“爭白”和“放紅”只是體現了視覺,沒有體現聽覺;D選項中,“留酸軟齒牙”體現了味覺,“分綠”體現了視覺,并沒有體現聽覺。
17.相同點:兩首詩都描寫了優美寧靜的山村風光。
不同點:
(1)《西村》側重描寫山村景象,回憶往年叩門求漿的情景,表達留戀與懷念之情。《游山西村》除自然風光外,側重描寫了淳樸自然的民風民情,是詩人現實中尋訪西山村的情景,表達喜悅之情。
(2)《西村》描寫的是作者對“往歲”和“今夕”的變換思考,《游山西村》則寫出峰回路轉時感受到的希望,富有理趣。
或
17.
【參考答案】
相同點:都描寫到了幽靜偏遠山環水繞的山村自然風光,村莊的地理位置都較偏遠,或是“山重水復”或者“亂山深處”;村莊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靜,表現作者對山村的喜愛之情。
不同點:《西村》側重于對自然風光的描寫,通過“風送禽語”和“苔侵墨痕”表現山村風光的幽靜,《游山西村》除卻自然風光外,更側重描寫山村的風土人情和風俗,通過對“蕭鼓追隨”的春社情景的描寫和“衣冠簡樸”的村民的描寫,表現山村的淳樸和作者的喜愛之情;《西村》通過“往歲”和“今夕”的對比表現世事的變換,《游山西村》主要側重今日之景,同時寫景之外還蘊含,表現出逆境中往往蘊含著無限的希望。
【答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典詩歌的內容理解和作者情感的體察,通過對兩首詩內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來分析其不同點和相同點。
18.
【參考答案】(每空1分)
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②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③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登高》一詩實際上四聯皆對。)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 4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待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B.頸聯寫出了山西村的鄉俗民事,“簡樸”二字寫出了這里的人們生活艱難,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靈的保佑。
C.熱情的主人,變幻的美景,淳樸的民風,都使詩人流連忘返。尾聯寫出了作者對山西村的戀戀不舍之情。
D.全詩寫景、敘事、抒情有機結合,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卻處處切中“游”字。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請根據提示寫出你的感悟。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只要再堅持一下,你也能欣賞到別樣的風景。同樣,在人生的道路上,_________
答
1、B有誤。“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意思“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陸游在這里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故選B。
2、示例:不管前路多么難行難辨,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 5
村居
[宋]張舜民
水繞陂田①竹繞籬,榆錢②田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③歸。
西村
[宋]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④黃昏。
(注)①陂田:山田、水田。②榆錢:即榆莢,形如錢,色白成串,故稱榆錢。③兩兩:成雙成對。④耿:微明的樣子。
18.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寒鴉”寫出了晚秋的寧靜肅穆。
B.《村居》以綺麗的語言客觀描繪村居所見,情感內蘊不露。
C.《西村》除了描寫自然風光,還通過“往歲”和“今夕”的對比表現世事的變幻。
D.兩首詩都描寫了幽靜偏遠、山環水繞的山村自然風光,表現作者對山村的喜愛之情。
19.“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兩句頗為人推賞,請簡要賞析。
20.《村居》與《歸園田居(其一)》都描寫了田園風光,但在寫景和抒情方面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試根據自己的理解,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異同。
答
18.B項,“《村居》以綺麗的語言客觀描繪村居所見”理解錯誤,由“水繞陂田”“竹繞籬”“槿花稀”“牛背”等可以看出,《村居》一詩中應該是質樸的語言。
19.這兩句詩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牛緩緩行進,帶得寒鴉而歸,牛的“動”愈襯出環境之“靜”,構成一幅恬靜清雅的村居圖;“寒鴉”靜立牛背,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渲染了靜謐、清幽乃至寂寥的村居氛圍。
本題主要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夕陽西下,在暮色蒼茫中,一頭牛緩緩歸來。牛背上沒有短笛橫吹的牧童,只立著兩兩悠閑自在的寒鴉。老牛自行歸來,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橫吹的牧牛郎,而是佇立的寒鴉。寒鴉易驚善飛,卻在這寧靜的氣氛中悠閑自在,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于牛之動,牛之動涵容了寒鴉之靜,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成新穎的畫面,因此,這兩句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
20.(1)寫景方面:都運用了遠近結合和動靜結合的手法,但《歸園田居(其一)》寫景主要運用了白描的寫法,而《村居》采用遠近交替的寫法,重在對場景氣象的渲染烘托。
(2)抒情方面:都寫出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和平,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但《村居》后兩句用“夕陽”“寒鴉”來渲染氣氛,使整首詩在靜謐之外又籠上了一層淡淡的閑愁。
【陸游《西村》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游山西村》陸游閱讀答案07-24
游山西村陸游閱讀答案11-13
張舜民《村居》陸游《西村》閱讀答案01-05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11-02
游山西村 陸游答案08-18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09-06
《游山西村》 閱讀答案05-31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11-14
《西村》陸游高中詩詞閱讀鑒賞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