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走向未知的邊界閱讀練習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經(jīng)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是對有關(guān)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向未知的邊界閱讀練習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向未知的邊界
(美)G伽莫夫
①我們這個銀河系并不是唯一的在巨大的宇宙中漂浮的、孤立的恒星社會。望遠鏡的研究已經(jīng)在空間深處揭示出了許多巨大的系統(tǒng)。它們和我們這個太陽所屬的星群很相似。距我們最近的一個是著名的仙女座星云,它可直接用肉眼看到。它的樣子是一個又小又暗的相當長的模糊形體。用威爾遜山天文臺的大望遠鏡所拍攝的另兩個星體,后發(fā)座星云和大熊座星云,可以注意到,它們有典型的旋渦結(jié)構(gòu)且在總體上構(gòu)成了和我們這個銀河系一樣的凸透鏡形,因此這些星云被稱為旋渦狀星云。有許多證據(jù)表明,我們的這個銀河系也是這樣一個旋渦體。當然,要從內(nèi)部來確定這一是件很因難的工作,但我們還了解到,太陽非常可能位于我們這個銀河大星云的一條旋渦臂的末端上。
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天文學家們并未意識到這類旋渦星云是與我們這個銀河系相類似的巨大星系,卻把它們和一般的彌散星云混為一談,后者是散布在空間中的微塵所形成的巨大云狀物,如懸浮在銀河內(nèi)恒星之間的獵戶座星云。但是,人們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些看起來霧蒙蒙的旋渦狀天體根本不是塵埃和霧氣。使用高倍望遠鏡,可以看到一個個小點,這證明它們是由單獨的恒星組成的。不過它們離我們太遠了,無法用視差法求出£巨離來。
③看來,我們量度天體距離的手段好像是到此為止了。但是,不!在科學研究中,當我們在某個無法克服的因難前面停止下來時,耽擱往往只是暫時的;人們總是有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使我們再前進下去。在這里,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沙普勒又找到了一根新式的量天尺所謂脈動星或造父變星。
④天上星,難數(shù)清。大多數(shù)星星寧靜地吐著光輝,但有一些星星們的光度則有規(guī)律地發(fā)生明暗的變化。這些巨大的星體像心臟一樣規(guī)則地搏動著,它的亮度也隨著搏動而發(fā)生周期性變化。恒星越大,脈動周期越長;這就像鐘擺越長,擺動就越慢一樣。很小的恒星幾小時就完成一個周期,巨星則需要很多年。而且,既然恒星越大越明亮,因此造父變星的脈動周期與平均亮度一定存在著相互關(guān)系。通過觀測離我們相當近、因而能夠直接測出距離和絕對亮度的仙王座造父變星,這種關(guān)系是可以確定下來的。
⑤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顆脈動星,它的距離超出了視差法的量程,那么,我們只要從望遠鏡里觀測它的脈動周期能知道它的真實亮度,再把它與視亮度對比,就可以立即知道它的距離。沙普勒就是用這種機敏的方法,成功地測出了銀河內(nèi)的極遠距離,并有效地估計出我們整個星系的大小。
⑥當沙普勒用這種方法來測量仙女座星云中的幾顆脈動星時,所得到的結(jié)果使他大吃一驚:從地球到這幾顆恒星的距離這當然也就是到仙女座星云本身的距離竟達到170萬光年。這就是說,它比銀河系的直徑還要大得多。仙女座星云的體積原來只比我們這個銀河系略小一些。
⑦這個發(fā)現(xiàn)宣判了原先那種認為旋渦狀星云是銀河系內(nèi)的小家伙的觀點的死刑,并確立了它們作為類似于銀河系的獨立星系的地位。如果在仙女座星云中數(shù)以億計的恒星當中,有一顆恒星所屬的行星上有人類存在,那么,他們所看到的我們這個銀河系的形狀,就和我們現(xiàn)在看到他那個星系的形狀差不多一樣。對此,天文學家現(xiàn)在已不再有什么懷疑了。
(選自《從一到無窮大》,有刪改)
1.根據(jù)文意概括沙普勒的量天尺是怎樣度量遙遠天體與我們的距離的。(4分)
2.結(jié)合文章,分別簡要分析下列句子用語的科學性與文學性。(5分)
①太陽非常可能位于我們這個銀河大星云的一條旋渦臂的末端上。
②這就像鐘擺越長動就越慢一樣。
3.文章為什么以走向未知的邊界為題,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先確定脈動星脈動周期與平均亮度存在的規(guī)律性關(guān)系:(2分)②再借助望遠鏡測出脈動星的脈動周期以知道其真實亮度,(I分)③再把真實亮度與視亮度對比,從而度量出遙遠星體與我們的距離。(1分)
2.①句用可能(1分)一詞表明了我們對太陽位于銀河大星云的一條旋渦臂的末端上的認識是推斷的((1分),這符合我們認知的實際,也體現(xiàn)了科普文用語的嚴謹、準確、和科學((1分);
②句運用比喻(1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恒星越大.脈動周期越長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科普文語言的生動、通俗和文學性.(1分)
(①句3分,②句2分,意思對可酌情給分)
3.①題目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1分)本文介紹了人類對旋渦狀星云的認知過程,由原來認為是散布在空間中的微塵所形成的巨大云狀物,到現(xiàn)在清楚地認識到它們是類似于銀河系的獨立星系,這表明我們己走向認知旋渦狀星云的邊界.(1分)②對旋渦狀星云的認識過程也體現(xiàn)了人類對未知的探索過程(1分),貧揚了人類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1分)而且以走向未知的邊界,為題表示我們?nèi)〉玫某煽冞僅僅是走向邊界,作者希望我們要繼續(xù)努為,不斷探索.(1分)③標題走向未知,易讓人產(chǎn)生好奇心,讓讀者產(chǎn)生了閱讀的興趣。(1分)
一、基礎(chǔ)理解題
文中"未知的邊界"具體指什么?
答案:指人類認知和探索的極限領(lǐng)域,包括科學未解之謎、未開發(fā)的物理空間以及人類精神的成長邊界。
作者提到哪些領(lǐng)域的"未知邊界"?
答案:①宇宙深空探索 ②微觀粒子研究 ③人工智能發(fā)展 ④人類意識奧秘 ⑤極端環(huán)境生存
二、細節(jié)分析題
3. "每個時代的邊界都在移動"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案:擬人手法,將抽象的認知邊界賦予動態(tài)特征。
文中列舉了哪些歷史突破案例?
答案:①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②DNA雙螺旋發(fā)現(xiàn) ③登月計劃 ④深海探測器研發(fā)
三、主旨理解題
5. 作者對"探索未知"持什么態(tài)度?
答案:積極倡導的態(tài)度,認為探索精神是人類進步的核心動力,雖然存在風險但值得堅持。
文章結(jié)尾段的作用是?
答案:升華主題,強調(diào)探索不僅是科學行為,更是人類精神的永恒追求,呼應標題。
四、延伸思考題
7. 文中提到"恐懼源于未知",你認為應如何克服?
答案(示例):①建立科學認知體系 ②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③保持開放學習心態(tài) ④通過實踐驗證猜想
結(jié)合現(xiàn)實,舉例說明當代最重要的"未知邊界"。
答案(示例):①量子計算機研發(fā) ②阿爾茨海默癥治療 ③可控核聚變技術(shù) ④外星生命探索
五、寫作手法題
9. 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答案:①舉例論證(歷史案例) ②對比論證(已知/未知) ③道理論證(科學家觀點)
第二段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營造探索的神秘氛圍,通過具象場景引出抽象思考,增強閱讀代入感。
【走向未知的邊界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走向3D時代》閱讀練習及答案09-20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強音》閱讀練習及答案07-23
海水淡化走向城市閱讀答案09-11
《失敗是個未知數(shù)》閱讀答案10-28
燈光閱讀練習及答案10-22
夏閱讀練習及答案09-14
閑居閱讀練習答案09-15
閱讀練習帶答案07-09
《父親》閱讀練習及答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