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5-09-22 15:50:32 小英 錢塘湖春行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錢塘湖春行原文、譯文及賞析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此詩通過寫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風(fēng)光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fēng)景的喜愛,更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下面分享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在里湖與外湖之間的孤山上,是南朝陳天嘉年間(560--565)所建。

  賈亭:唐賈全德宗貞元年間在杭州做刺史時,于西湖建亭,又稱賈公亭。

  云腳:流蕩不定的行云,多在雨前或雨后接近地面。

  暖樹:向陽的樹。

  不足:不厭倦。

  白沙堤:即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后人誤為白居易所建。其實(shí)白氏所筑之堤在錢塘門外自石雨橋北至武林門外一段。

  譯詩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賞析

  白居易是在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而在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剌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yīng)當(dāng)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fēng)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diǎn)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又給讀者以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頷聯(lián)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jī)。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zhuǎn)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寫出了初春的生機(jī)。“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yīng)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xì)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jié),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tuán),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lián)細(xì)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zhǔn)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yùn)“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jié)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lián)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lián)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鑒賞

  結(jié)構(gòu)清晰: 全詩以 “行” 字為線索,從孤山寺北出發(fā),至白沙堤終結(jié),以詩人的行蹤為序,移步換景,層次分明地描繪了西湖早春的美景。首聯(lián)點(diǎn)明春游的起點(diǎn)和途徑之處,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細(xì)致入微地描寫了西湖的鶯、燕、花、草等景物,展現(xiàn)出西湖早春生機(jī)勃勃的景象;尾聯(lián)則直抒胸臆,表達(dá)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流連忘返之情。

  繪景精妙:詩人善于抓住早春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進(jìn)行細(xì)致入微的刻畫。“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中,“幾處” 而非 “處處”,“誰家” 而非 “家家”,準(zhǔn)確地描繪出早鶯尚少、新燕初來的早春景象,“爭” 和 “啄” 兩個動詞更是將鶯燕的活潑姿態(tài)和生機(jī)勃勃的活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漸欲” 寫出了春花漸開漸多的趨勢,“才能” 表現(xiàn)出春草剛剛萌生的狀態(tài),用詞精準(zhǔn),生動地描繪出西湖早春花草欣欣向榮又尚未完全繁茂的獨(dú)特景象。

  情景交融:詩歌在描繪西湖美景的同時,也融入了詩人深深的情感。從 “最愛湖東行不足” 一句中,直接表達(dá)出詩人對西湖景色的極度喜愛,而前面三聯(lián)對景物的描寫,無論是初平的水面、早鶯新燕,還是亂花淺草,無一不滲透著詩人的欣賞與陶醉之情,使讀者在領(lǐng)略西湖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切感受到詩人游玩時的愉悅心境。

  寫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十月到任。在杭州任職的兩年間,他時常漫步西湖,賞景作詩。這首《錢塘湖春行》大約作于長慶三年(823)春,當(dāng)時詩人騎馬游西湖,被西湖早春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以記錄西湖的美好春光。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 - 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 “元白”,與劉禹錫并稱 “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 “詩魔” 和 “詩王” 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錢塘湖春行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譯文09-11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譯文02-07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譯文03-21

《錢塘湖春行》譯文賞析06-30

錢塘湖春行譯文及賞析08-13

《錢塘湖春行》譯文及賞析06-26

錢塘湖春行譯文賞析09-21

【熱】《錢塘湖春行》原文及譯文01-23

錢塘湖春行的原文及賞析10-15

《錢塘湖春行》的賞析及原文10-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青青草原男人的天堂 | 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美女片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