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鄉心切的古詩
鄉愁亦是鄉音,有時它被埋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卻不斷發酵,于是我們會在說著順暢的普通話時無意間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們會對千百種口音中突然響起的熟悉的聲音如此敏感,于是我們會很容易就做到在兩種不同語言間嫻熟地切換。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億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鄉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竹枝》
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渡江漢》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滯雨》
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送吳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釵頭鳳》
宋·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風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落葉》
唐·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題大萸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嶺頭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螢火》
唐·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戴雨望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行人,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
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行舟》
唐·李益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思鄉心切的古詩】相關文章:
思鄉心切的古詩08-24
思鄉心切的古詩10-03
有關思鄉心切的古詩07-29
思鄉心切的古詩有哪些08-25
思鄉心切的詩句合集07-26
描寫思鄉心切的詩句210句12-05
思鄉古詩10-07
思鄉的古詩09-07
思鄉的古詩09-05
思鄉的古詩精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