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1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注釋
、贂猿觯禾杽倓偵。
、趦舸人拢喝皟舸葓蠖鞴庑⒍U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④畢竟: 到底。
、萘轮校毫碌臅r候。
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咄合嗤
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釤o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創作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后,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2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作者:宋,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原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太陽剛剛升起。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畢竟:到底。接天:像與天空相接。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拼音解讀:
xiǎo chū jìng cí sì sòng lín zǐ fāng
yáng wàn lǐ 〔sòng dài 〕
bì jìng xī hú liù yuè zhōng,fēng guāng bú yǔ sì shí tóng 。
jiē tiān lián yè wú qióng bì,yìng rì hé huā bié yàng hóng 。
相關翻譯
到底是西潮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他季節確實不同。荷葉與天相接,-眼望去是看不到盡頭的一片碧綠,陽光下的荷花顯得分外艷麗鮮紅。
相關賞析
這首七絕前兩句抒情,贊嘆六月的西湖美得不同尋常;后兩句寫景,緊扣六月西湖最攝人心魄的'美麗之處。全詩以議論開篇,認為六月的西湖風景有別于其他季節,引起讀者興趣。
作者介紹
楊萬里楊萬里0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兩省吉水縣黃橋鎮碰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詳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3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注釋
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趦舸人拢喝皟舸葓蠖鞴庑⒍U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墚吘梗旱降。
⑤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匏臅r: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咄合嗤。
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釤o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全文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畢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詩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楊萬里的詩以白描見長,就這點來說,這是詩不失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從藝術上來說,出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這樣,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4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此破降墓P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美術家朱宣咸以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映日紅》,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詩情畫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⑴
楊萬里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間⑵。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⑶。
其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⑷,風光不與四時同⑸。
接天蓮葉無窮碧⑹,映日荷花別樣紅⑺。
作品注釋
⑴曉出:太陽剛剛升起。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⑵蕩:淺水湖。
⑶卻:回轉。
、犬吘梗旱降。六月中:六月中旬。
⑸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同:相同。
、式犹欤合衽c天空相接。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擞橙眨喝占t。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作品譯文
清晨走出西湖的時候還可看到昨夜的殘月高掛在天上,我陪著友人穿過綠樹環繞的荷塘,走在楊柳依依的小道上。在這樣的紅花遍地、清涼陰陰的世界里,我們走過了南山,又繞到北山。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創作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后,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作品鑒賞
這是一組描寫杭州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組詩第一首默默無名,但在組詩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月尚殘”點明了送行的時間和環境。“荷花蕩里柳行間”寫出了送行路線以及沿途風景、“紅香世界清涼國”形象了表現了荷花的風姿神韻以及觀賞者的感受。
相對第一首,第二首流傳甚廣。“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爱吘埂倍,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詩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此破降墓P墨,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楊萬里的詩以白描見長,就這點來說,這首詩不失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從藝術上來說,出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這樣,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楊萬里一生作詩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流傳下來,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為七言絕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著有《誠齋集》等,代表作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過安仁》等。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07-23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12-18
曉窗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霜天曉角·梅》原文及賞析08-24
夜宿山寺原文及賞析11-17
《霜天曉角·梅》原文賞析02-28
送兄原文賞析12-17
送春原文及賞析02-28
曉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