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臥看牽牛織女星》課堂實錄
一、古詩激趣,引入課題。
師:老師這里有2首古詩,要考考大家,看大家會不會讀,會不會背。預備起!
生:背誦《浪淘沙》和《秋夕》。
師:這里可以是“坐看”,當然也可以是“臥看”。我們再來重新讀一遍這句詩,預備起。
生:臥看牽牛織女星。
師:讀了這兩首詩,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兩首詩都是寫牽牛織女的。
師:在浪漫的古詩人筆下,牽牛織女是這樣的。那么,在科普作家的筆下,牽牛織女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牽牛織女以及星座的文章,題目叫做《臥看牽牛織女星》(生齊讀)大家把頭抬起來,看老師寫課題,注意這個臥字的筆順:從上到下,從內到外。
師:再來讀一遍課題。
生:臥看牽牛織女星
二、初讀課文,梳理主要內容。
師:這篇課文已經發給大家了,你對課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很長,有困難。
師:這么長的文章,我們怎么來讀呢?當然,老師不讓大家讀了。我們來默讀,默讀的時候,老師還有2個要求。大家看屏幕。(屏幕出示要求,老師朗讀要求)
屏幕出示:
(1)課文圍繞課題提出了哪些問題?請你在文中用“——”畫出。并試著像作者一樣為沒有提問題的段落設計一個問題。
(2)我能根據課文內容在圖示上標注織女星、牽牛星、銀河等星體的位置。
師:下面大家默讀文章,完成要求,可以前后討論完成。
生默讀并按照要求完成學習目標。
師:很多同學已經完成了。那么這樣子,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要求:課文圍繞課題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生:那么牛郎在哪里呢?第五自然段,什么叫做光年呢?第六、七自然段,那白茫茫的銀河是什么呢?那么銀河系之外是什么呢?
師:這位同學跟老師找的一樣,大家找的是這些嗎?(生答:是)這些是課文中有的,那么還有一些自然段是課文中沒有問題的,你能否幫忙提個問題?哪些同學寫好了?
生:織女在哪里呢?
師:你是從牛郎在哪里呢就提到這個問題的對吧?根據書上的內容來的對不對?老師也想到這個問題了。你還可以提什么問題?
生:秋天夜晚最亮的星是什么?
師:這是第一自然段,對不對?第一自然的問題。還有哪些自然段是我們沒有提到問題的?
生: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在哪里?
師:這是第四自然段的問題,對吧?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來,你說。
生:有沒有關于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傳說?
師:是有的。好,大家剛給第四自然段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在哪里?那我們來看第四自然段,寫到了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什么?(生答:位置)寫到他們會不會相會,對不對?那如果我們可以提這樣一個問題:牽牛星和織女星能相會嗎?對不對?光是這樣還不行呢,我們把問題按照課文的順序排一下,哪個在前?
老師與學生交流后,出示:
織女在哪里呢?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
牽牛星和織女星能相會嗎?
什么叫做光年呢?
那白茫茫的銀河是什么呢?
那么銀河系之外是什么呢?
師:這些是課文中以及我們提出來的問題。看到這些問題,老師有個疑問,你有嗎?
生:為什么牽牛星和織女星不能相會?
師:哦,這樣子,這個答案還得去書中找。老師想問的是:我們都能想到的問題,作者他為什么沒想到呢?為什么葉至善先生沒有提這兩個問題啊?難道他是不知道?還是他知道卻故意不提?
生:故意不提。
師:為什么?為什么?你說。
生:因為他想讓我們從中去發掘。
師:還有其他想法嗎?那如果我們每個自然段都這樣去提問題,你會覺得怎樣?
生:如果每個自然段都提,那就有點枯燥了。
師:枯燥單板是吧?大家發現作者的一個寫作竅門了。作者都是一開始先怎樣?(生:提出問題)那你從這些問題當中能知道文章寫了什么嗎?
生:我覺得文章寫了織女星的具體位置和牛郎星的具體位置。科學家研究牽牛星和織女星能不能相遇。
師:能不能?(生:不能。)為什么不能?這其實是由于他們自身的特質所決定的。這部分我們可以說是在寫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的位置。還有什么呢?
生:讓我們讀者知道什么叫做光年。
師:就是光年的含義。還有嗎?
生:中國傳說中的銀河是什么?就是指銀河的介紹。還寫了銀河系之外的星系。
師:我們來看,這篇課文所寫的內容,如果用表格來呈現的話,就更加清晰了。剛才我們還說這篇文字很長很難懂,現在經過這么一看,就不難了。作者就是在(生答: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
三、再讀課文,關注文章表達特點
師:我們知道了文章寫了什么,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考慮什么?
生:畫一幅圖畫標出織女星和牽牛星的位置。
師:哈哈,和我想的不太一樣。我們知道了文章寫了什么,那么就要去看看他是如何(生答:如何寫的)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及特點,作者是怎么寫的?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生:1——3段,(師補充:其實還有)還有4段。
師:請把課文中描寫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及特點的相關語句,找出來。
師:你都畫了圖,那么結合你的圖,說說織女星的位置。(投影學生圖示,學生講解)
生:第二自然段中描述:“一個在天河的東岸,一個在天河的西岸。”在加上“西方把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說明織女星是在西邊的。然而牽牛星在東邊,也是因為“一個在天河的東岸”這句話中所得知的,而且正是由于這條天河把兩顆星星隔開的。
師:嗯,這位同學很會從文中尋找信息。他很清楚的幫我們標注了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他們的未位置圖片(出示),似乎跟你們的也差不多,類似。剛才這位同學介紹的牽牛織女星的位置,大家知道了嗎?(生答:嗯)
師:他的特點,你們找到了嗎?織女星的特點。
生:“中間的一顆很亮,兩旁的······兩臂相等的杠桿。”
師:等一下,你找的是牽牛星對不對?我們現在是找織女星。
生:織女星的特點在第一自然段。“正像我們把北方的七顆星······把它叫做天琴座。”
師:不過你似乎找的也是它的位置,具體在哪個星座上的位置。它的特點是什么?
生:“織女星的光輝是太陽的50倍。”“織女星距離地球26光年。”
師:是不是這些啊?(是)我們把剛才的話組合一下,可以這樣介紹織女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織女星在銀河的西岸,是秋天晚上最亮的星,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形成一架七弦琴的樣子,西方人把它叫做天琴座。它是恒星,它的光輝是太陽的50倍。距離地球26光年。
師:讀的非常好,那么你能不能按照這樣的方式來介紹一下牽牛星呢?
生:(先說位置)牽牛星在排成一條直線的三顆星,中間一顆很亮,兩旁的光芒較弱,看去與中間的一顆距離恰相等。用直線把這三顆星聯結起來,正像一條兩臂相等的杠桿。阿拉伯人把這三顆星叫做“天平星”,牽牛星也是恒星,他的光輝是太陽的9倍有余。距離地球16光年。
師:說的不錯,把兩大信息組合起來了。不過這里還提到了一個:牽牛星的具體位置,書上也有,他在銀河的(東南方向)。;來,我們可以這樣來介紹。
出示:牽牛星在銀河的東南方向,排成一條直線的三顆星中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牽牛星。牽牛星是恒星,它的光輝是太陽的9倍有余,距離地球16光年。
師:這樣來介紹的話,也可以把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位置介紹清楚了,對不對?但是作者是這樣介紹的嗎?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他在這里穿插了一些故事。(師:什么故事?)牽牛星和織女星的美麗傳說。(師:一個是西方的神話,一個是中國的傳說。)
師:老師特別喜歡他剛才說的“穿插”這個詞語,用的很好。老師再問你一下,作者為什么要放進這兩個傳說?
生:把現實和傳說放在一起能讓我們更加明白牽牛星和織女星。
師:嗯,你是這樣想的。有跟他想的不一樣的嗎?作者為什么要加入神話傳說?
生:增加讀者的興趣,來更好的看這篇文章。
師:科普說明文,本來是有點枯燥的,這樣加進去,就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趣味。正如他剛才說的那樣。我們來看,這些神話故事,更能讓我們感受到說明文的趣味。(板書)
出示原文與概述內容的對比。
師:同學們,我們一對比之后發現作者用傳說和神話的妙處。其實引用這樣的一些資料呢,也是一種說明方法,叫做“引資料”。什么叫做引資料呢?
出示:引資料,也叫做引用。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更具體,更形象,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權威人士說的話,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師讀)
師:這篇文章還有沒有用到引資料這些說明方法?找找看。
生:“比如從成都到重慶······七天半的路程。”
師:這是引資料嗎?大家想一想。(生:這是舉例子)從哪個詞看出這是舉例子?(比如)對,這不是引資料。
生:“我們中國關于······第二段差不多都是。”
師:這些剛才已經說過了,還有沒有?
生:“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這些無數密集的小星······空間叫做銀河系。”
師:這里還有很多內容。不全部讀完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他是在引資料?
生:天文學家。
師:為什么?
生:因為引資料是權威人士說的話。
師:像這樣的還有嗎?(還有很多)來,把他們都劃起來。都劃好了是嗎?跟我的一樣嗎?
像這些引資料的標志性語句找到了嗎?(生:天文學家)好,把他們劃起來,這些都是在引資料。剛才我們在說,作者用神話傳說使說明文變生動有趣了,現在此時此刻,作者引用這些資料,還是在告訴我們生動有趣嗎?(不是)他想怎么樣?來,你說。
生:他想告訴我們,這篇課文的準確性。
生:也可以跟前面插入的神話形成對比,來說明科普文的準確性。
師:他想到的我也想到了。看看,引用了這些權威人士的話,有同學說是變得準確了,老師覺得吧,他是想讓我們更感受到文章的嚴謹,更有一股說服力,有權威了。(板書)
師:知道了他引資料,我覺得還不夠,還能想一想,作者引用這些資料,是如何把問題說清楚的?這樣子,我們以課文的第6自然段為例,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問題說清楚的?仔細閱讀,思考一下。
生:作者用距離準確來說明銀河是會旋轉的。
師:我聽得不太懂呀,大家可能也沒聽懂。我們說,他是從幾方面在介紹呀?你看出來了嗎?
生:兩個方面。“這銀河系像一個扁平的車輪······以不同的速度繞著中心在移動。
師:這里在說什么?
生:介紹銀河系的直徑。
師:也就是銀河系的樣子和特點,那么前面的呢?
生:銀河系是如何組成的?
師:也就是說,什么是銀河系以及銀河,對不對?先介紹他的含義,再介紹他的特點。是這樣嘛?請坐下。
師:像這樣的結構,文章不同的自然段,哪里還有,也是先介紹他的含義,再介紹他的特點的?
生:第5自然段。
師:介紹光年的這一段,哪些是含義?哪些是特點?
生:“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長短。這是含義,后面的是他的特點。
師:嗯,好請坐下。這邊我們停頓一下。用簡潔、明了、準確的語言去介紹實物的特征,也是一種說明方法。叫做“下定義”。下面就介紹了他的特點。哪句話?讀出來。
生:“光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里······就是一光年。
師:他的什么特點?
生:速度快。
師:是速度快還是距離遠?
生:距離遠。
師:距離很遠,是吧?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259億20xx萬公里,一秒鐘行駛30萬公里。
師:概括的說,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遠?
生:數字上。
師:對了,我們從數字上感受到光年其實很遠的,距離是很長的。它是個距離單位。大家看,有含義,有特點,作者還不滿足,他怕我們還不了解,還不懂,還有什么?
生:還有舉例子。
師:例子來源于什么?
生:現實生活。
師:也就是說,他把現實生活也放進去了。光年在現實當中的運用,并且舉了一個生活當中的例子。作者為了把一個天文術語介紹清楚,作者花費了很大的心思,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整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本是一篇枯燥的說明文,但是作者介紹的有趣生動,本是一些難懂的天文詞匯,我們卻能很好的理解應用。這都是歸功于作者這一系列的說明方法的運用。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但是還有很多天文現象等著大家去了解去探尋。
【《臥看牽牛織女星》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動手做做看》課堂實錄03-13
人教版《動手做做看》課堂實錄03-12
恰是猛虎臥荒丘作文09-13
臥冰求鯉的故事06-30
“浮力”課堂實錄03-04
課堂實錄《蒲公英》03-13
課堂實錄:社戲03-13
背影課堂實錄03-16
《燈光》課堂實錄03-12
《泉城》課堂實錄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