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課堂實錄

時間:2025-06-25 16:26: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聽聽那冷雨》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聽聽那冷雨》課堂實錄

  1、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賞獨具魅力的語言。

  2、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師:有一個人曾深情地說過這樣的話:

  [幻燈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

  同學們,從這三句話當中,你能否猜測一下這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同學來說說。

  生1:中國人,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人

  生2:詩人,浪漫的人(笑)

  生3: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

  師:就是這樣一位“東方赤子”卻遠離祖國懷抱43年,幾十年,他經歷了離別家園的痛苦,浪跡天涯的辛酸,卻始終在精神上與祖國血脈相連。他的作品中充滿鄉土觀念,去國懷鄉之感,思鄉思親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圖片)[幻燈片]

  二、簡介作者及創作情況

  師:誰能談談你所了解的余光中?

  生4:余光中,中國現代作家,評論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1948年隨父母去了香港,1949年遷居臺灣,之后,就一直在臺灣、香港和美國之間輾轉漂泊,1992年,他終于回到魂牽夢縈的大陸。

  生5:余光中自稱“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當然這都是我翻閱資料查到的數字(笑)。

  生6:我再補充一點,他的詩《鄉愁》寫得很好。

  師:你能給大家朗誦一遍嗎?

  [生6:背誦《鄉愁》其他同學也跟著背誦了起來。]

  師:好,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游刃有余,相當了得,有人說余光中是中國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雍容華貴,透著一種詩意和古典神韻,有一種中國的文化底蘊,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聽聽那冷雨》[幻燈片]

  三、進入文本

  師:同學們,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心中有什么樣的疑問?

  生7:他為什么要聽雨?

  生8:為什么聽到的是冷雨?

  生9:他聽到了什么?

  師: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共同來一個個解決。其實對于雨的描寫,文學作品當中比比皆是,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稱雨為“喜雨”“好雨”;王昌齡在《芙蓉樓送辛漸》中寫道: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稱雨為“寒雨”,那么余光中為什么聽到的是“冷雨”?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然后找同學來談一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全體學生大聲朗讀課文5分鐘]

  師:誰愿意來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生10:應該是因為作者遠離大陸內心產生了凄涼感,所以聽到的便是“冷雨”了。大概是這樣。

  師:聽你的語氣好象對自己的回答特別不自信,請相信自己的感覺,大膽張開口,我們是不是應該鼓勵她一下。(掌聲)

  師:她說得有道理嗎?文中哪里有體現?

  生11:我覺得她說得很有理,文中多處有體現。第1段寫道: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里面包含了作者內心無盡的憂思、感慨、鄉愁。

  第5段中寫道: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落葉,聽上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更籠上一層凄迷了。“凄迷”中更多了一種懷鄉之痛,所以作者聽到的是“冷雨”。

  生12:我認為“冷”還有另一層含義。文章入筆的雨是春寒料峭時的雨,所以,“冷”也是雨給人的外在的實在的感受。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來梳理一下。

  [板書:冷凄涼鄉思鄉愁]

  師:作者說: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那么走入霏霏冷雨他想到了什么?

  生13:想到了“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

  生14:想到了“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生15:想到了: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二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

  生16:想到了:“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

  師:是的,作者想了許多內容,老師也歸納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幻燈片]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的那一塊土地

  江南的杏花春雨

  叫赤縣神州的那片土地,領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回中國。

  瓦屋聽雨,回憶的音樂

  公寓時代的臺北沒有音韻的雨季,黑白的默片

  師:這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17:鄉思、鄉愁

  師:我們看作者在雨中還想到:

  [幻燈片]中國美麗的方塊字

  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畫

  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王禹的聽雨竹樓《黃岡竹樓記》

  這都是什么內容?

  生18: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師:這表明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什么感情?

  生19:向往、熱愛、眷戀、思慕

  師:好極了,雨下得綿長,作者的感情也可謂綿長

  [板書:雨綿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眷戀、思慕]

  師:我們看余光中先生的思鄉與我們同學們一月回家一次的想家完全一樣嗎?

  生(集體):不一樣

  師:我們來看看余光中先生對鄉愁的理解:

  [幻燈片]

  大概最單純的鄉愁應該就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離開了若干歲月,油然而生的一種感懷,當然這中間還加上對于親人、鄉人的感情在里面,這是最基本的。不過呢,對于讀書人來講,鄉愁可能是更豐富、更復雜的一種文化感。因為鄉愁不僅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還包括歷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僅僅是個人的情緒,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個背景在里面。

  師:作者的情絲與綿長的雨絲交織在一起,情景交融,構成朦朧氤氳的雨境,而彌漫其中的那濃濃的鄉思鄉愁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情眷戀與贊美,都隨著冷雨流入了我們心靈深處,那就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情愫,放開所有感官。

  [幻燈片]眼觀其文領略其視覺美

  口誦其聲領略其音韻美

  心惟其意領略其情理美

  大聲地,聲情并茂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文段(3分鐘)

  師:現在,找同學來讀你所喜歡的文段,然后我們找同學來評價一下他讀得如何?

  生20:(舉手)老師,我每一段都喜歡(笑)

  師:噢,看來你真的喜歡上了余光中的作品,真進入了境界(笑),那就請你先讀其中一段給大家聽。

  [生20讀第10段]

  師:我們找同學來評價一下,如果你愿意說出他朗讀中的優點,那你是他的朋友,敢于說出他欠缺的地方,那你是他的諍友,如果二者兼有,那你就是他的知己了呀!(笑)

  生21(舉手):我覺得他讀時感情很投入,只是調子太低沉了,作者說:“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所以我覺得讀時應該是輕柔而欣喜才感覺更好,另外“舐舐”應該讀“shishi”而不讀“tiaotiao”。

  師:點評挺到位的,老師覺得讀這樣詩化的散文,尤其要注意語言特點,我們看這里有一個長句,一定要注意斷句,同時長句又一氣呵成,語氣不可斷。你再來試試。

  [生21讀第10段]

  師:好,同學們都讀出了自己的感覺,我們再來聽聽央視著名主持人陳鐸是如何讀的?

  [播放名家范讀2、3自然段]

  師:聽了名家的朗讀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受,找到了更好的感覺?我們再請同學來讀讀,哪位同學來試試?

  [生22讀第5段]

  師:誰愿意來點評一下,來,同桌吧,近水樓臺(笑)

  生23:我覺得她讀得太快了,這里作者聽雨何嘗不是在聽人生?朗讀時應舒緩些,這樣才能把人生感悟醮滿滋味地傳達出來。

  師:好,真是優秀的點評家,那請你再來試試。

  [生23讀第5段](掌聲)

  師:好,同學們用自己的聲音解讀了這篇美文,不僅讀出了語音的輕重,語速的緩急,語調的高低,更讀出了情感。這篇散文文字幾近奢華,充滿了漢語的魅力,而這極當有表現力的文字把作者在雨中的豐富、豐腴、豐盛、豐滿的感受沐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鄉愁漸生燈影外,客愁多在雨聲中”,作者走了一路亦想了一路,那印在心際的揮之不去的鄉愁,那漂泊在外的游子遙想暖家的感覺,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眷戀都投射在那一串串雨珠上,不管歲月漂泊帶給人們多少滄桑,但那種家國之思卻永遠不會褪色,永遠不會改變。也許你末曾離開過家,未曾體驗過余光中先生的痛苦與辛酸,但我們卻仍可以感受著他的感受,相思著他的相思,因為我們同根、同宗、同是炎黃子孫,那就讓我們也常常聽聽那冷雨吧。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集體):老師,再見!

【《聽聽那冷雨》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聽聽那聲音作文03-02

聽聽那聲音作文09-15

聽聽,秋的聲音課堂實錄03-15

聽聽雨的聲音作文12-30

《秋天的雨》課堂實錄12-18

《秋天的雨》的課堂實錄08-05

雨霖鈴課堂實錄03-15

(優秀)聽聽雨的聲音作文10篇01-06

(熱門)聽聽雨的聲音作文10篇01-06

聽聽雨的聲音作文[合集10篇]01-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