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民事法律行為導致收養行為無效有哪些情形

時間:2025-05-18 15:24:3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違背民事法律行為導致收養行為無效有哪些情形

  違背民事法律行為的收養行為無效的情形:

違背民事法律行為導致收養行為無效有哪些情形

  1、收養關系當事人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收養行為無效。

  要求行為人具有與其從事的民事行為相當的民事行為能力,是對民事主體資格的要求。無論何種民事法律行為,都是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為基礎的,并且以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為目的。因此行為人必須具備正確理解自己行為性質和后果,具備獨立地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收養行為旨在建立重要的父母子女關系,所以作為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收養人必須是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收養人不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及理解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收養行為是無從談起的。

  應當注意的是,由于在收養關系中,被收養人多為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他們都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無行為能力人,所以其作為收養關系的當事人,必須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從事收養行為,而作為被收養人法定代表人的民事主體,必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否則,從事的收養行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收養行為無效。

  民法上的意思表示,就是當事人把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民事義務的內在愿望表示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特征。意思表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進行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在意思或者內在意志;二是須將這種內在的意思表示出來。

  在收養行為中,所謂意思表示真實,就是收養行為必須出于當事人的自愿、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如果收養關系的當事人并沒有真正通過收養關系建立父母子女關系的內在意思,而是試圖通過收養而達到其他不法的目的;或者通過收養來規避計劃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規;或者當事人表示出來的收養的意思不是出于當事人的自愿,而是被欺詐、脅迫的結果等。只要具有這些情形,就說明當事人從事收養的民事行為的意思表示是不真實的,由此而形成的收養關系不具備法律效力。

  3、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收養行為無效。

  這里所指法律,是廣義上的法律,不僅包括收養法,還包括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所謂社會公共利益就是社會共同的利益,如公共秩序、社會公德等。保護和調整社會公共利益是法律和政策的共同任務,我國的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是一致的。

  收養行為是當事人之間設定親屬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行為,這種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利益和義務不能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就不能賦予其法律效力。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收養行為不違反法律,是指其行為不應當違反法律的強制性的規定,要求當事人的行為內容不違法、行為的動機目的不違法以及行為的方式不違法。

【違背民事法律行為導致收養行為無效有哪些情形】相關文章:

孩子監護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09-27

導致早衰的惡習有哪些07-08

導致脫發的原因有哪些10-31

會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07-05

導致孩子經常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10-27

有哪些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教學10-26

影響同事間和睦相處的行為有哪些02-28

有哪些生活習慣會導致孩子長不高05-26

哪些原因導致寶寶肚子不好05-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亚洲日本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线路一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