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人的故事

時間:2025-05-02 11:32: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偉人的故事

中國偉人的故事1

  毛主席不吃山珍海味,唯一愛吃紅燒肉,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中國偉人的故事

  紅燒肉,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卻也是色香味俱全的人間美味。

  盡管紅燒肉的做法各不相同,口味不一,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卻有著共同的愛意,尤其是在貧困年代,能吃上一口紅燒肉,絕對是世界上最難忘的事情!

  毛主席一生生活簡樸,對吃飯很不講究,山珍海味都不在乎,但是唯獨(dú)對紅燒肉,毛主席卻是情有獨(dú)鐘,他與紅燒肉之間也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1948年8月,陜北戰(zhàn)場上,沙家店戰(zhàn)役正在緊張地進(jìn)行中,毛主席對這場戰(zhàn)役很關(guān)注,時刻都在關(guān)注著戰(zhàn)場的動態(tài),三天兩夜都沒有踏出過門外一步。

  當(dāng)前線發(fā)來捷報,報告殲滅敵36師6000余人時,毛主席特別高興,就對身邊的衛(wèi)士長李銀橋說:“銀橋啊,這幾天我用腦子太多了,有些累了,去給我搞點紅燒肉來,我解解饞,補(bǔ)補(bǔ)腦。”

  毛主席吩咐完之后,李銀橋立刻去了廚房,告訴了廚師高經(jīng)文師傅。

  高經(jīng)文也很高興,因為自從沙家店戰(zhàn)役以來,毛主席的胃口一直不好,吃得很少,現(xiàn)在打了勝仗,毛主席的胃口也就變好了。在高經(jīng)文的簡單烹飪下,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就被李銀橋端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毛主席立刻拿起筷子吃起來,沒過一會兒就都吃完了。

  李銀橋見毛主席吃得意猶未盡,就說:“主席,要不要再給您弄點?”

  毛主席還在回味著紅燒肉的美味,一聽李銀橋這話,立刻搖著頭說:“這可不行,銀橋,說是解饞補(bǔ)腦,多了可就不好了。”

  李銀橋看著毛主席認(rèn)真的樣子,心里既心疼又感動。

  在隨后的三大戰(zhàn)役期間,毛主席經(jīng)常通宵達(dá)旦地工作,有時伏案起草報告命令,有時挑燈仔細(xì)察看地圖,非常辛苦。李銀橋看在眼里,覺得要為毛主席補(bǔ)補(bǔ)身體,于是就想起了毛主席最愛吃的紅燒肉。

  可是,在當(dāng)時的解放區(qū),連糧食都很稀缺,上哪里去弄肉啊?

  一天工作后,毛主席端著小米飯,就著辣椒,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對李銀橋說:“銀橋啊,你要是給我隔三天弄一碗紅燒肉,我肯定能打敗蔣介石!”

  李銀橋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給毛主席做一碗紅燒肉吃!

  兩天后,毛主席的餐桌上果然多了一碗紅燒肉,這讓毛主席高興不已,來不及整理桌子上的文件,就夾了一塊送到了嘴里,一邊吃一邊說:“銀橋啊,這紅燒肉的味道真好啊,這肉怎么這么鮮呢?”

  李銀橋說:“主席,昨天我和警衛(wèi)連的戰(zhàn)士們?nèi)ド缴洗蛞柏i,可惜的是,讓那頭大的跑了,只打到了這一只小的。”

  毛主席聽完后,哈哈大笑,對李銀橋說:“銀橋啊,謝謝你啊,解了我的饞啊!趕緊過來,你也嘗嘗這野豬做的紅燒肉!”

  李銀橋連忙拒絕,但毛主席催他說:“趕緊過來,嘗嘗啊,這幾個月,你也沒見過什么葷腥。”

  李銀橋不好拒絕,就拿了雙筷子,夾了一塊紅燒肉。

  毛主席又問:“銀橋,剩下的豬肉,你們準(zhǔn)備怎么辦?”

  李銀橋抹了抹嘴,說:“主席,剩下的肉都給您留著,方便您以后解饞補(bǔ)腦。”

  毛主席搖了搖頭,笑著說:“你的好意我心領(lǐng)了,可這野豬肉啊,不能讓我一個人吃,你吃完后,去給伙房說,剩下的肉就讓同志們分了吧。”

  這件事,李銀橋一直記憶猶深,直到晚年時還經(jīng)常跟人說起來,每次說完都會流淚。

  紅燒肉中的紅色,廚師們一般都會用醬油來上色,但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長達(dá)22年之久的廚師程汝明,卻用糖色來代替,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54年,著名大廚程汝明被調(diào)到毛主席身邊做廚師長,當(dāng)時李銀橋就對程汝明說:“程師傅,毛主席吃的飯菜,不用太講究,平常人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您就照這個來,還有,毛主席最喜歡吃紅燒肉。”

  程汝明記在了心里,沒過多久,由程汝明掌勺的紅燒肉就端上了毛主席的餐桌。

  毛主席放下手里的工作,端起了一碗“二米飯”(大米加小米),夾了一根辣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可是當(dāng)他要吃紅燒肉時,手中的筷子卻不動了。

  毛主席看著紅燒肉,愣了一會兒,隨后叫來李銀橋,說:“銀橋,你問問伙房,今天的紅燒肉是用什么上色的?”

  李銀橋去了伙房,問程汝明,程汝明回答說:“用醬油上的色,怎么了?”

  李銀橋恍然大悟,說:“都怪我,程師傅,忘了給您說,主席他不吃醬油。”

  程汝明有些疑惑,主席為什么不吃醬油啊?李銀橋給他解釋說:“毛主席小時候家里開過醬油坊,有一次他看見那醬油缸里有白色的蛆蟲,覺得惡心,從那以后,毛主席就再也不吃醬油了。”

  聽完李銀橋的解釋,程汝明這才明白過來,急忙和李銀橋一起去見毛主席。

  毛主席看見程汝明來了,說:“小程啊,你做的飯很好吃,只是我要提一個小小的建議,我這個人不吃醬油,以后的紅燒肉里,就不要放醬油了。”

  程汝明聽完后,連忙點頭答應(yīng)。

  可是,紅燒肉如果不用醬油,顏色就出不來,怎么辦?程汝明就想了個辦法,用糖色代替醬油,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不僅甜咸兼?zhèn)洌阴r嫩無比。

  從此,每次做紅燒肉時,程汝明都用這個法子烹飪,端上去之后,毛主席也非常愛吃,因此,程汝明后來自豪地說:“只要上了這道紅燒肉,毛主席保準(zhǔn)不會剩下!”

  雖然毛主席愛吃紅燒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吃紅燒肉會增加心腦血管的負(fù)擔(dān),保健醫(yī)生也給廚房下了“通牒”,不要再給主席做肥肉吃。

  毛主席聽說后,搖著頭說:“醫(yī)生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我這幾十年的生活習(xí)慣了,你們不要強(qiáng)迫我改變。”

  當(dāng)然,醫(yī)生的話也不能都不聽,毛主席的`紅燒肉就做了一些改變。

  首先是在紅燒肉的數(shù)量上,每次做一小碗就夠了,其次是瘦多肥少,以瘦肉為主,肥肉為輔。毛主席雖然吃得不過癮,但也坦然接受了。

  在女兒李敏的回憶中,建國初期,在毛主席的餐桌上很少能見到紅燒肉,因為當(dāng)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國家百廢待興,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毛主席自然要以身作則,與人民同甘共苦。

  當(dāng)時買肉都是憑票供應(yīng),如果毛主席以自己的名義去買豬肉,完全不是什么難事,但他一次也沒有這么做過,也絕對不允許身邊人這么做,毛主席如果真要解饞時,往往會把李敏和李訥的指標(biāo)擠出來一些,用來買肉。

  在一次家庭生活會上,毛主席的舉動更是把女兒李敏給看哭了。當(dāng)時參加會議的,除了李敏、李訥以外,還有警衛(wèi)員、廚師等人,毛主席在那里算賬,算他們一天飯錢多少、菜錢多少,算完之后,毛主席說:“老百姓一天吃多少,我們就吃多少,我們在吃喝這方面,要和他們?nèi)ケ龋瑘詻Q不能搞什么特殊。”

  到了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的飲食更是簡單到了極點,除了日常的“二米飯”和辣椒之外,像一些野菜,比如馬齒筧、蕨菜,還有烤紅薯,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曾經(jīng)連續(xù)7個月都沒有吃過一口肉,連他最喜歡的紅燒肉也謝絕了。

  廚師長程汝明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樣下去,毛主席的身體準(zhǔn)會出問題,于是他就把豬肉熬成了豬油,又把一些肉剁成了肉丁,放在蔥花餅里,給毛主席吃。

  起初,毛主席對這蔥花餅贊不絕口,對程汝明說:“你的蔥花餅做得很好吃啊,沒想到你還有這個手藝。”

  可是時間久了,毛主席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蹊蹺”,就找來程汝明,對他說:“現(xiàn)在正是困難時期,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吃肉呢?你以后不要再做蔥花餅了。”

  有一次,周總理來匯報工作,特地帶了一點豬肉,給毛主席補(bǔ)補(bǔ)身體。毛主席看了看那塊肉,問他:“你平時也吃嗎?”

  周總理笑了笑,沒有回答,只是說:“主席工作太辛苦,我讓小程做一碗紅燒肉,補(bǔ)補(bǔ)腦。”

  毛主席搖了搖頭,說:“你自己不吃,卻讓我來吃,我就這么特殊嗎?要我說,大家都不吃,送給需要它的人吧。”

  這就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即使是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也絕不能搞特殊!

中國偉人的故事2

  1976年1月8日,操勞一生的周恩來總理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他離去后,骨灰灑向祖國大地,身后沒子女,卻有十里長街百萬群眾灑淚送別。50多年革命生涯,26載總理重任,“周恩來”這個名字是中國人民永遠(yuǎn)的懷念。

  紅軍長征時,周恩來作為黨和中央紅軍主要負(fù)責(zé)人之一,身兼數(shù)職,極度繁忙。盡管如此,他仍嚴(yán)格要求自己參加組織生活。1935年6月底,紅軍到達(dá)兩河口地區(qū)休整,根據(jù)組織改選,警衛(wèi)員魏國祿當(dāng)選了周恩來所在黨小組的組長。一次,周恩來問為什么很久不開黨小組會議。魏國祿告訴他,小組會開過了,看首長忙,就沒通知。沒想到,周恩來用平時少見的嚴(yán)肅態(tài)度批評道:“那怎么能行?在我們黨內(nèi),每個人都是普通黨員,誰都要過組織生活,這是個黨性問題。”

  1966年3月8日凌晨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發(fā)生6。8級大地震。10日下午,周恩來親自前往受災(zāi)最嚴(yán)重的白家寨村。他一邊走一邊不時停下來跟群眾握手,說著:“鄉(xiāng)親們,你們受苦了、受驚了、遭災(zāi)了,我來遲了。”

  當(dāng)天刮著很大的西北風(fēng),可周恩來發(fā)現(xiàn)群眾都是面對西北風(fēng)而坐,原來縣委專門搭了一個坐北朝南的背風(fēng)講臺讓總理避風(fēng)。周恩來不同意,堅持改變布置,讓群眾背風(fēng)而坐,他自己迎著風(fēng)講話。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來農(nóng)歷45歲生日。南方局的同志決定“熱鬧一下”,準(zhǔn)備好瓜子、水果和糕點,想給忙碌中的周恩來一個驚喜。可大家一等再等,就是不見周恩來下樓。為了不讓請他的同志為難,周恩來說:“你們的心意我領(lǐng)了,請把這些茶點留給加夜班的同志吧!”后來,周恩來只讓廚房為他做了一碗普通掛面作為紀(jì)念。吃過面條,他再次開始繁忙的工作,一干又是幾個小時。當(dāng)晚,他寫下《我的修養(yǎng)要則》:加緊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堅持原則,向群眾學(xué)習(xí)。

  1958年1月到杭州視察,周恩來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舊被子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梅園新村用的那床,枕巾中間已經(jīng)破損,他把中間剪掉、兩端縫上繼續(xù)用。地方同志看不下去了,就給他換了條新枕巾。了解情況后,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他還強(qiáng)調(diào),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丟了這個光榮傳統(tǒng)。

  1923年,鄧穎超收到周恩來從法國寄來的一張明信片,在這張印有德國革命情侶李卜克內(nèi)西和盧森堡畫像的明信片上,周恩來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臺。”這不是革命宣言,而是周恩來總理寫給鄧穎超的情書。那個年代的情書,寥寥幾字,卻承載了生命的全部重量。在長達(dá)半個多世紀(jì)的婚姻生活中,周恩來和鄧穎超始終奉行“互愛、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諒、互讓、互慰”的“八互”原則,堪稱恩愛的模范夫妻。

  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因不少故鄉(xiāng)親友希望能通過周恩來謀求一官半職,周恩來曾為此專門召集家庭會議,定下“十條家規(guī)”:

一、晚輩不準(zhǔn)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

  二、來者一律住國務(wù)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fèi);

  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許請客送禮;

  六、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

  七、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

  八、生活要艱苦樸素;

  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guān)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恩來從1974年6月1日生病住院,到1976年1月8日病逝,587天里做過大小手術(shù)14次,平均40天做一次,其間他與中央負(fù)責(zé)同志談話161次,與中央部門負(fù)責(zé)同志談話55次,接見外賓63次,召開會議40次……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刻,仍抱病操勞國事,他說:“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是七十七歲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壽了。可是這二十幾年時間,總應(yīng)該把國家建設(shè)得好點,人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馬克思那里報到,才感到安心。”

【中國偉人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偉人的故事11-15

偉人故事09-18

偉人的成長故事08-19

偉人的故事(精選24個)11-20

【精品】偉人的成長故事10篇08-19

偉人細(xì)胞課文03-10

中國經(jīng)典小故事03-15

中國經(jīng)典故事06-13

瞻仰偉人塑像作文11-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 日韩精品九九久久 | 欧美日韩第一区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