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的故事7篇【熱】
勤儉節約的故事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幫忙下,弄到一塊地,便自我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勤儉節約的故事2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儉,他參軍后,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舍不得買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愿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說是是夠穿了。
勤儉節約的故事3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
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能夠用之消費。我覺得錢能夠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勤儉節約的故事4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
之后,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日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今日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準備。
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日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勤儉節約的故事5
有一次,美國大企業家約翰到紐約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間最廉價的房間。
旅店的經理認出是洛克菲勒后,問他:您為什么選擇這樣廉價的小房間呢?您的兒子來這時,總是選擇最貴的房間。
沒錯,洛克菲勒說,我兒子的父親是百萬富翁,而我的'父親不是。
勤儉節約的故事6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俄羅斯人,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儉樸伴隨著他傳奇的一生。當時人們經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舊大衣。在這件大衣上還留有三個彈孔。
1918年,列寧就穿這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說,遭到反對勢力的刺殺,在大衣上留下三個彈孔。傷愈出院后,他謝絕更換新大衣,將舊大衣補了再穿,一向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節儉每一分錢,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勤儉節約的故事7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學校里: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他在每一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里留給自我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的幾年里,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所以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勤儉節約的故事】相關文章:
對勤儉節約的故事10-31
勤儉節約的故事06-09
勤儉節約的小故事04-29
有關勤儉節約的故事10則06-20
勤儉節約的小故事(實用)04-29
[合集]勤儉節約的故事14篇07-11
勤儉節約的故事經典(通用21個)10-08
勤儉節約的故事常用(14篇)07-11
勤儉節約的話語怎么寫06-04
勤儉節約的奶奶作文(通用21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