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精選2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
從2年級開始,我就纏著老媽給我買顯微鏡,但一直未能如愿以償。這次,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老媽用400多塊錢網購下一臺顯微鏡,幾天之后,顯微鏡到了。看著一大堆零件,我糊涂了,但通過自己想辦法和問老師,終于學會了使用顯微鏡。今天,我把它拿出來,開始探索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
我拿出蚯蚓標本,放在底座上,裝上5倍的目鏡,仔細的尋找著,只見幾個黑色的點點(應該是臟東西吧)上下左右地動,我很奇怪,蚯蚓是這樣的嗎?老爸看到我奇怪的表情,問我:“怎么了?又不會用了?”“嗚嗚,老爸,幫我調調嘛!”“唉,小傻瓜,你還沒裝物鏡,不裝物鏡看不見的!”老爸從盒子里拿出物鏡,裝上,調好角度。“喏,鴻驪,來看吧!”我上去一看,呵,有一個粉紅的影子,我急忙換上一個16倍的目鏡,這回看清了:一個粉紅色的“餅”,里面有許多紫色的圓點,還有一些粉紅色、類似蚯蚓內臟的東西,看得我毛骨悚然。之后,我又看了洋蔥標本,這可比蚯蚓好看多了:網格狀的細胞壁包著細胞核,跟其它細胞擠在一起,像被磚頭壘起的墻一樣,四四方方,十分漂亮。我還看到了狼牙棒似的頭發,空無一物的礦泉水,我還在倉鼠身上剪了一縷毛,放在顯微鏡下看,我發現,倉鼠的每一根毛上,都有像麥穗一樣的花紋,太讓我震驚了。
除此之外,我還看到了好多好多:慢慢爬行的`小蟲子、樹葉上的排氣孔、小蚜蟲的觸角等等。我的感受只能用一名話來概括:微觀世界實在是“太精彩”、“太神奇”了!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顯微鏡,我就特別熱衷找東西來做標本然后用于觀察事物。今天我在小區的草叢里,拿走了一片葉子,剛好準備晚上用顯微鏡來觀察葉片上的紋路和結構。
我和媽媽開始制作標本。我們小心翼翼地剪下葉子的一小片,先用鑷子夾住葉子,再拿剪刀剪下一小片,然后放在用擦塵布擦好的厚玻璃片上,最后用膠水在薄玻璃片上放一點,與厚玻璃結合起來,標本就做成了。
我把標本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放大了400倍,看到了晶瑩通透的水珠和耀眼的光芒,那光芒是水珠反射到顯微鏡上的光線而得出來的,葉片上的紋路很亂,像一張雜亂無章的蜘蛛網,但綴帶著藝術的美感,十分奇特。葉片上的結構由葉片、葉脈和一條長長的根組成,真的很好看,美麗極了!
突然,我跳起來,問媽媽:“葉子上有沒有農藥?”媽媽說:“沒有吧,不過等會一定要洗手。”我這才放心。
“媽媽,聽說用顯微鏡觀察蚊子可以看到蚊子的腳像兔子的腳,是真的.嗎?”我疑問道:于是媽媽打了一只蚊子,把它的腳用來做成標本讓我觀察。
調節好顯微鏡,我驚訝得跳起來,蚊子的腳真的像兔子的腳一樣大!腳上有許多小小的毛,一條條堅起來,尖尖的,而且腳尖有兩個小鉤子,鋸齒狀,可怕極了。這些肉眼都是看不見的,我不知道這些是做什么,有什么用的。
我問了媽媽,媽媽說:“小鉤子是讓蚊子立在皮膚上,鉤住皮膚,這樣能讓蚊子不掉下去。”然后她又拿起手機來百度一下,笑了笑說:“我也不知道對不對,百度也查不到,你研究清楚后要告訴我。”嘻嘻,我也不知道,那毛又用來做什么呢?我又疑問了。
顯微鏡帶我來到了“小人國”——-微生物的世界,一個刷新我知識的領域。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3
今天,媽媽說:“我教你用你期待已久的顯微鏡。”“耶!”我一蹦三尺高,興高采烈地隨媽媽去拿顯微鏡。
“顯微鏡怎么用呢?”我問媽媽。媽媽說:“你看我的吧。”媽媽首先把顯微鏡放在光線充足的窗臺上,再用凹面鏡聚集陽光,然后用鑷子撕下一片金魚藻的小葉制成裝片……看著媽媽一系列的動作,真像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媽媽不愧是生物老師,只用了5分鐘就搞定了!媽媽得意地說:“你來看看吧。”我好奇地向顯微鏡里一瞧,“哇!”視野里出現了一堵綠色的“墻”,媽媽真是太厲害了!媽媽說:“如果你想看得更清楚,只要換上40倍的物鏡,就可以了。”我急忙按著媽媽說的去做。哇塞!原來這堵“墻”是由許多密密麻麻的“小磚塊”組成的,每一個“小磚塊”就是一個完整的.細胞。細胞里面還許許多多綠色的小球,數不勝數。媽媽說:“這些小綠球就是葉綠體”,有的葉綠體還在動呢!我很驚訝,沒想到小小的金魚藻里竟然有這么大的世界!
我突發奇想,顯微鏡可不可以看動物呢?把紅蜘蛛放在顯微鏡下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小心翼翼地從媽媽的花上捉來一只紅蜘蛛,讓媽媽幫我制成裝片。媽媽拍拍我的腦袋說:“這小腦袋瓜還真挺有想法!”媽媽三下五除二制好了裝片,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在顯微鏡下一瞧,原來像針尖一樣小的紅蜘蛛竟成了龐然大物,它的肚子圓鼓鼓的,好像要爆炸,腿像狼牙棒一樣粗,上面的刺歷歷在目,看得我心驚肉跳,毛骨悚然。哇!太可怕了,我撒腿就跑……
顯微鏡下的世界真是奇妙,我要把顯微鏡下的世界告訴同學們,讓大家一起來分享。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4
星期五的下午第二節課,是一節科學課。鈴聲剛響,我們就早早地坐在了教室里,等待著老師的到來。
老師急促地跨進教室,開始發顯微鏡。我們明白了:這節課我們要用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生物。顯微鏡每四人小組一臺,我們發到的顯微鏡雖然看起來有點舊,但還是 挺好看的。這是我們在學校里第一次使用顯微鏡,所以特別興奮。我們剛拿到顯微鏡就擺弄起來,好想見到稀有動物似的。我接過顯微鏡,認認真真地研究了科學書 一番,就開始“行動”。記住是以下幾點:
1、顯微鏡的取送:①右手握鏡臂;②左手托鏡座;③置于胸前。
2、顯微鏡的`旋轉: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后;②置于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于左眼向目鏡內觀察;③置于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
3、對光:①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后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
我們四人小組的同學都不會弄,所以就我一個人來完成這些步驟。我觀察了好幾種樹葉的表層薄膜標本,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樹葉氣孔,太有趣了!更有趣的是,我在 載玻片上放了一滴水再在上面蓋上蓋玻片,繼續觀察又發現了一些微生物在水里成群結隊地游泳,一會兒向東游去,一會兒又“跳”到了西邊,太好玩了!
時間過得真快,我還沒看夠,就下課了。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5
這節科學課,老師讓我們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里的物體。
先簡單鞏固了下使用顯微鏡的方法,然后同桌倆一臺顯微鏡(夠大方的),再在講臺上選一個玻片。
我在那兒看了很久也沒有找到什么滿意的,全是植物切片,植物切片肯定都是纖維什么的,沒啥好看的。來個動物類的不行嗎?嘿,說來就來,青蛙卵!雖然只算是動物卵,但是也比植物切片好,動物什么神經細胞之類的`都有。
但到顯微鏡下看時,我失望了:這就是一大堆紅色圓環,沒什么特別的,也沒有活動,還期望能看到小青蛙呢。
最終還是選了一個植物切片標本,這一看可不得了,植物上的各種細胞都顯現出來,和我想象的根本不一樣,因為染了色,所以所有的細胞都是藍色的,細胞的外層有細胞壁,中間有個細胞核。每個細胞都是這種結構,但形狀各異,有長有短,有大有小。
之前還以為細胞會動呢,后來科學老師講解了這事,可我還是沒有能理解這事。總之,我觀察到的細胞時沒有動的啦!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6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臺顯微鏡當做生日禮物。收到禮物后,我特別開心,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
首先,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們一起組裝好了顯微鏡。我拿起購買顯微鏡時贈送的30種標本的切片盒,然后挑選了一個辣椒果皮切片,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觀察臺上。在顯微鏡的鏡頭下,辣椒的`細胞像魚鱗一樣整齊地排列著,十分壯觀。我又拿起了一個紅色水蚤標本放在觀察臺上,肉眼看起來只有針尖般大小的水蚤,在鏡頭下觀看,簡直就是一只巨型怪獸!它的頭像山峰一樣高聳,腿上長滿了尖刺,眼睛像一對燈泡,威風凜凜。
不一會,我就把贈送的30種標本全部看了一遍,覺得還不過癮,于是動起手來,和爸爸制作了一些自己想要的切片。我們做了“土豆切片”、“大棗切片”,還去樓下的池塘里取了一些臟水,想試試能不能看到浮游生物。通過觀察我們會看到,土豆細胞在鏡頭下像一個個閃閃發亮的鉆石般晶瑩剔透,而大棗的細胞看起來很可笑,像一個一個的花生似的兩頭粗中間細,讓人失望的是,池塘的水里面沒有觀察到浮游生物,這讓我有點惱火。
通過這次顯微鏡觀察實踐,讓我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了解到一些從未接觸過的新知識。在這個微小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古怪、新奇,我愛這個有趣的世界!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7
今天,爸爸帶我到曹叔叔的實驗室參觀。實驗室大桌上,一臺奇怪的機器吸引了我。
“叔叔,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問道。
曹叔叔笑著說:“這是顯微鏡,也叫超級放大鏡,可以幫助我們看清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這么厲害!叔叔,可以教教我怎么使用嗎?我非常好奇顯微鏡下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我心癢癢地問道。
“當然可以啦!”曹叔叔熱情地回答。說完,他就從旁邊的柜子里拿了一個小盒子,一邊取出鏡片,一邊介紹道:“把這個蛙血標本放在顯微鏡下,然后調整顯微鏡的高度,鏡片里的東西就會放大呈現在你的眼前啦。”
我按照曹叔叔的方法,輕輕地拿起鏡片標本,慢慢地放在顯微鏡下,然后請曹叔叔幫忙調整鏡頭。調好以后我去觀察,我看見放進去的蛙血在屏幕上變成了一個個粉紅狀的圖形。
我急切地問:“叔叔,為什么蛙血變成圖形了?”
叔叔耐心地答道:“伊伊,蛙血沒有變樣,你看到的是組成蛙血的細胞。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細胞組成的.,只是我們的肉眼看不到而已。”
“哦,原來是這樣!”我聽了曹叔叔的講解恍然大悟。
顯微鏡下的世界真是太奇妙啦!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8
爸爸給我帶回來一臺微型顯微鏡,初次接觸顯微鏡,我迫不及待地找來一些標本觀察。我立即被顯微鏡下的繽紛世界吸引了。
我先用顯微鏡觀察沾滿泥沙的樹葉,那可就不是一片不起眼的樹葉了。這片樹葉在顯微鏡下就像是一望無際的太空,神奇而廣闊,那一枚枚小小的泥沙變成了一顆顆不知明的銀光閃閃的星體,美麗極了!接著摘來一片綠油油的`樹葉,樹葉正面葉片上有許多白色氣孔,時疏時密的氣孔像滿天的星星灑在天空中;綠葉反面的葉脈好似山川河流分布在綠樹成蔭的地球上,而樹葉上柔軟細小的絨毛則象一絲絲銀白發亮的蠶絲錯綜復雜地纏繞在美麗的地球上。再找來一片很臟的樹葉,這片樹葉又像亂七八糟的垃圾場。經過清洗后的樹葉上沒有了臟東西,那光滑無比的樹葉在顯微鏡下,像是晶瑩碧綠的碎玉。
忽然跑來一只黃螞蟻。顯微鏡下的螞蟻可比我們肉眼看到的螞蟻漂亮多了!金黃發亮的身體像三個玻璃珠穿成的。六條腿上都長著許多絨毛,頭上的觸角像一把剪刀。連它的兩只小眼睛都清晰可見。
我還用顯微鏡觀察了許許多多的標本,每一樣標本都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顯微鏡下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為什么顯微鏡下的標本比肉眼看到的要清晰得多呢?原來,顯微鏡通過物鏡和目鏡可形成物體放大的虛像,使肉眼能夠觀察到標本的組織形態和結構。顯微鏡下的新鮮世界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9
這個星期三下午第一節課是科學課,在課前科學唐老師讓我與另外幾個同學把她辦公室里的顯微鏡全部搬進教室,當教室里的同學看見我拿著顯微鏡踏進教室便開始交流起來:“這次我們要用顯微鏡觀察什么呢?”
上課鈴響了,唐老師示意大家安靜,然后說:“進行今天的活動前先回顧一下上一節課的內容:顯微鏡分為哪幾個部分?細胞是誰命名的?顯微鏡的發明者是誰?”還沒等老師問完,大家就齊聲說出了一連串的答案:“顯微鏡分為鏡座,鏡臂,目鏡,物鏡,轉換器,載物臺……”“嗯,答得不錯。今天我們來用顯微鏡觀察動物表皮細胞,觀察后畫在記錄本上。”大家領到顯微鏡和切片后,我與同桌熟練地完成了對光調焦工作,動物表皮細胞出現在我的眼前:許多像細毛的線狀物由中心向外發散,這樣的小個體在我觀察的區域中就有數十個,這些對動物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將觀察結果認真地畫在記錄本上后,唐老師又發給大家一個彩色的切片,上面寫著“植物莖稈切片”。剛拿到這個切片時,我心想:“植物莖稈切片與之前的兩個切片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把切片放到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用壓片壓好,調整好目鏡、物鏡和準焦螺旋后定睛一看,直徑一厘米左右的切片被淡色的線分成了三個主要部分,最外面的環形一共有三排小的管道,中間的環形有兩排小的管道,最里面的環形有一排相對較粗的管道。原來就是這些小管道為植物輸送著水分、養料,植物才能蓬勃地生長,枝繁葉茂。而這些“功臣”,平常用肉眼是根本看不見的。
電子顯微鏡下的世界更加神奇美妙。將一根頭發放大100倍左右就可以看見層疊的波紋。廚房的抹布放大后更像森林,彩色的細菌、真菌、酵母菌和霉菌組成了它。鵝的羽毛則更像活力無限的`小草,細毛成了一片片葉子。一顆海鹽是由一顆顆極小的方塊顆粒組成的……這神奇無比的顯微鏡把微觀世界放大了,讓人們領略到一種別樣的美麗。沒有它們,精細的手術將無法完成,一些特殊的實驗同樣不能完成,它已經成為科學、醫學等研究領域不可缺少的工具。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0
為了讓我觀察動植物,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架顯微鏡。
放學回家,我急忙搬出顯微鏡來。啊!這東西可真好啊,我和爸爸將顯微鏡給組裝好以后,就開始觀察了起來。我們首先觀察了一只蚊子的頭部。在顯微鏡下我們看到,蚊子的嘴巴長長的,細細的,像一根管子,它的表面有許多細細的毛,還有一些像羽毛一樣的東西,它的頂端像一把剪刀,蚊子就是先用這把小剪刀剪開我們的皮膚,然后再吸血。接著我們又制作了一個紅蘿卜的切片標本,再將它放到顯微鏡下一看,我發現紅蘿卜的細胞是無色透明的多邊形,只有中間的一點點細胞核是紅色的。這些細胞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像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石榴,漂亮極了。我們還觀察了桂花樹的樹葉、梧桐樹的種子、生姜的切片……我發現這些東西都有自己的特點。
顯微鏡下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1
天才蒙蒙亮,我和爸爸就來到了作文班。
我走進教室,發現今天要做實驗。
我們今天做的試驗是“洋蔥的小房子”,不,應該是今天“看”的`是“洋蔥的小房子”。
老師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塊洋蔥。等切完洋蔥,老師已經辣得流出了眼淚。
第一個同學開始做實驗了。他把洋蔥皮的玻片放上了顯微鏡,然后轉動旋鈕。“呀!”他不停地叫喊著,難道真的有那么可怕嗎?大家都圍過去看,我也過去看了一眼。呀,真的好可怕!只見“紫色毛衣”上有許許多多小水珠,我大吃一驚。
輪到我做實驗了,可是別人的顯微鏡里看到的是一個個小格子,為什么我的不是呢?后來,老師又調了調旋鈕,我才清楚地看到了小房子。那些小房子里面有細胞核、細胞壁、硫化物,就是硫化物把人辣得流眼淚的。
顯微鏡什么都可以看,以后我還要看小臟手、橡皮、本子哈哈,顯微鏡里的世界真是太有趣了!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2
學校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一盒新的生物標本,足足有五十片。我高興得手舞足蹈,這下我又可以在微觀世界里痛快的遨游了。
我拿出一片標本,上面寫著“動靜脈血管橫切”。我把顯微鏡所有的裝置都調好,開始觀看切片。我首先看到一個空心的管子,有一些凹凸不平的邊,里面有幾個紅細胞。在血管中日夜不休的搬運著氧氣,這種工作非常艱苦,但紅細胞仍然堅持不懈的奉獻著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我們真應該學習紅細胞的精神。
傘草切片我覺得最好看。我用放大鏡定位時,看到傘草又像太陽又像雨傘。放到最大檔,在像石墻的組織內部,很多如同龍一般的花紋,仿佛大自然在微觀世界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版畫。
心肌切片,它讓我研究了一年,我對它有刻骨銘心的記憶。紫色的切片上,有白色的血管,白色的.一小面區域,就像大江大河與美麗的湖泊。
微觀世界是神奇壯觀、美麗又詭異的。讓我們在探索微觀世界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秘密吧。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3
顯微鏡下的“世界”是怎么樣的呢?細菌?No!今天講的'不是細菌,而是藥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藥不離身”的,可你知不知道,“是藥三分毒”,多用、濫用、錯用,都會引發很多問題,輕者,無效;重者,中毒;甚至還有死亡威脅。那么,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藥物的分類吧!
首先,是維生素。其種類很多,有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6……總的來說,ABCDE各種維生素,樣樣都有顯著功效,但每一種都有其副作用。就拿我們最熟悉的維生素C來說吧,適量使用時,可治療壞血癥,防止牙齦出血,但是記住了,維生素C絕對不能預防感冒,過量服用還會誘發動脈硬化、腎結石。可得小心點呀!
除了維生素,當然最常見就是抗生素了。抗生素是我們生病時最常見的治療藥物,種類繁多,可根據病情而定用哪種抗生素。抗生素可是個厲害角色,還壞不分,平均2毫克阿奇霉素要溶解到200-250毫升葡萄糖溶液中,才能對身體無害。抗生素是針對細菌性病原體設計的藥物,對病毒性疾病無任何藥效,也就是說,病毒性感冒千萬不要服用抗生素,濫用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加重感冒癥狀。
以上兩種是比較常見的藥物,還有一種就是營養類藥物或者叫功能食品,也就是說,在你缺少某種營養成分時,可能表現出某種病癥,如骨質疏松,那就是缺鈣。這時醫生會給你用鈣劑補鈣。但是只有在身體不能通過飲食等途徑補充的時候,才有服用的必要。
就是這三類藥物,已經有無數種了,而且每一種都有其適用癥,但也有副作用。所以大家真得小心了,生病得去看醫生,不要自己濫用藥物,小心“升天”。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4
為了滿足我的要求,媽媽在網上給我買了一臺顯微鏡。有了這個寶貝,我與姐姐興奮地用它去觀察幾片剛摘的葉子。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和姐姐開始仔細觀察。葉子靜靜地躺在那,仿佛等候我們給它做“體檢”。透過顯微鏡,我看見很多粗細不一的莖,周圍有一些黑色、白色的圓點。咦,那是微生物嗎?我們一下子激動起來……
光是觀察樹葉,我們覺得不過癮。于是,我們決定到樓下去找一些蟲子“標本”來觀察。說是標本,其實就是死蟲子。說干就干,我倆興沖沖地下了樓。可是,到了樓下后,我們才發現,事情并非我們想的那么簡單。哪有什么死蟲子?連蟲子的影子都沒見到!那么找只死蜘蛛?不,我怕!最終,我在地上撿了一片紅色枯葉回去繼續觀察。而揚言要抓只蝴蝶給我看看的姐姐呢?則按死了一只螞蟻回來交差。
回到家,當然要先觀察我的紅色枯葉咯!但是調了好久,我們卻仍舊什么也看不見。怎么回事呢?這時,我調了一下顯微鏡焦距:“哇,好漂亮!”我大叫道。在我眼前呈現的仿佛是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姐姐聞聲跑過來,我把顯微鏡遞給她。“真的呀!那是什么呀?”姐姐也很驚奇。這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也沒明白。
我們接著觀察死螞蟻。令人苦惱的.是,我們嘗試了很久,竟什么也看不到。姐姐不服輸,在顯微鏡前又擺弄了很久,還是沒有收獲。無奈,我們只得把螞蟻給丟了。
僅僅觀察,我們是不滿足的。過后,我們又上網查了查資料,終于了解到,原來我們在觀察葉柄的時候,看到的那一些刺,其實是葉柄上的毛!
似乎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我們看見了葉面上的莖,是那樣清晰,但是,令我們疑惑的是,那黑、白色的小圓點和亮晶晶的像寶石一樣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5
今天上午,我們進行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探索水生生物。在我的印象里,河水是單調的,只有魚和蝦。然而今天上午的活動,讓我在一個看似平凡的河水中找到了另一個豐富可愛的小世界。
在顯微鏡下,一個普通的小水滴立刻被放大了好幾倍。在水滴中,我看了許多芝麻點兒似的黑黑的小圓點,不規則地排列在載玻片上,它組成的形狀也很有趣:有圓圓線條,曲線等等。不一會兒,我看見一條細細的曲線蠕動起來。哇噻,它居然不是植物而是生物啊!我來了興致,又繼續看下去了,只見它像蚯蚓一樣扭動著身軀。一點一點向它身前的小發起了強烈的進攻。它先將身子一縮,然后猛了的`向前一伸,立刻將眼前的小圓點啃掉了一半。它又用些方法吃了周邊的幾個小圓點,有趣極了。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河水,認識了河水中另一個豐富可愛的小世界。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6
我看到《小哥白尼》雜志封面上的科學實驗用品的郵購廣告,其中一個包含顯微鏡的生物箱引起老我的濃厚興趣。我還是使用“死纏濫磨”的老辦法,要媽媽給我買一套。
盼星星、盼月亮,在匯出款后的第十三天,終于把生物箱給盼回來了。中午放學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裹。“哇塞,顯微鏡!”我激動地跳了起來,急忙打開顯微鏡的鏡蓋,往里瞅瞅,怎么一團漆黑?這才想起了說明書,照著說明書,慢慢地調節變焦鏡頭、載物片、反光鏡,鏡前小標本的放大圖像漸漸在視網膜上清晰起來。
我將一個有點臟的載片放在載物臺上,用一千二百倍的鏡頭,調好焦距。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好多奇形怪狀的東西在載物片上蠕動著,有的像毛毛蟲在爬,有的像心臟一樣一收一縮,有的像一個球在滾,還有的像螞蝗一樣變換著身體的粗細胖瘦......真惡心。難怪每次吃東西前,媽媽總要提醒我洗手。我的臟手上一定也停留著這些細菌,它們如果搭上食物快車跑進肚子里,那可就留下了疾病隱患了。
我非常幸運地看到,生物箱里還附帶著各種生物標本,有蜜蜂腿、孔雀羽毛、蝦子卵......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蜻蜓翅膀標本,在顯微鏡下,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蜻蜓的翅膀由一根根“粗壯”的桿支撐著,之間有許多稍細的`莖相連,像是建筑物內鋼筋網,這完全是一種最最科學的理想搭配。你還能看見莖與莖之間靈敏的神經分布情況。在翅膀末梢,一塊深黑的斑點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前,我在書上看過,這塊斑點很重,掛在翅膀末梢,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震動。蜻蜓是昆蟲王國里的飛行專家,那薄如膜的翅膀能在每秒扇動50次以上的頻率下接受各種高難度考驗,或低空、或懸停、或加速......人類模仿蜻蜓,給飛機機翼末梢加重,果然增加了飛行穩定性。沒想到,小小的蜻蜓也是人類的老師。
微觀世界真的很奇妙,我要用顯微鏡一點點的去觀察、發現,去探索微觀世界里的奧秘。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7
中午是科學老師的課,是大家最興奮的時候。因為我們要親手使用顯微鏡來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組織。
興致沖沖地來到實驗室,各就各位,表現得都非常好,都想趕快拿到那臺“神奇”的顯微鏡。
終于拿到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著實驗材料,放在桌上后,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做洋蔥皮標本。張馨之把洋蔥切成一瓣一瓣的后,我搶過切好的洋蔥就撥上面薄薄的皮,誰知手指甲掐進了洋蔥里,一股洋蔥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噴出,正入我眼,辣得我半天都睜不開眼。我不停的用紙擦著眼睛,可還是疼痛難忍,只好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同一組的張馨之我成了“獨眼龍”,長在一邊觀看張馨之撥洋蔥的表演:他用鑷子輕輕夾住表皮的一角,拉著一撕,一層摸上去像塑料的洋蔥皮就下來了。
我們比別的組已慢了好多,于是加快速度,可是這速度一塊,質量就下降了。用玻片夾時,一使勁過度,洋蔥皮被拽成了兩半,紅墨水也抹了滿手。但為了實驗,可以不顧一切。愛干凈的,文靜的女生也不顧個人形象,紅墨水甚至都濺到了臉上,她們也不顧那么多,笑著用手抹一抹,又接著做實驗。
我與張馨之觀察了老師的標準圖像,再觀察自己的洋蔥皮,可是卻與老師的大相徑庭!我們以為是光度不夠,位置不對,就把顯微鏡端到窗戶邊,暖洋洋的陽光照進來,是夠亮的了,可還是老樣子,圖像上的表皮細胞像是一團亂麻一樣纏在一起,一點規律也沒有,看得我眼花。
怎么回事呢?亮度、位置都對了,為什么看到的.與老師的不一樣呢?我以為是洋蔥皮太厚了,或是老了,就又換了一片,可還是模糊不清,顯微鏡被我擺弄了好幾遍,始終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這時,張馨之“搬”來了科學老師,還是老師厲害,一看就知道哪有毛病,原來每調好焦,怪不得看不清呢!老師幫我們調好焦后再看,細胞還真漂亮!染成紅色的洋蔥皮細胞呈絮狀,一排排地排列著,我們用高像素的手機拍下了顯微鏡的細胞圖片。
從此,那一美麗的顯微鏡下的景象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8
科學課上,老師帶我們用顯微鏡觀察池塘水,原本渾濁的液體,在鏡片下竟變成了熱鬧的 “小社會”,讓我直呼神奇。
我小心翼翼地取一滴池塘水,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輕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調整焦距時,視野里突然出現一個個透明的 “小逗號”,它們扭動著細長的尾巴,在水中靈活穿梭,老師說這是草履蟲。我屏住呼吸盯著它們,發現有的草履蟲正 “吞” 下一個個小圓球 —— 原來那是它們在進食,身體兩側的纖毛像無數根小鞭子,輕輕擺動著推動身體前進,模樣既滑稽又可愛。
再仔細觀察,視野角落出現了一團團綠色的` “小絨球”,是水綿。它們的細胞像一串相連的綠燈籠,細胞壁清晰可見,里面的葉綠體像撒了一把綠色的碎寶石,在視野里閃著微光。突然,一只比草履蟲大些的變形蟲慢悠悠地爬過,它沒有固定的形狀,身體時而伸出偽足,時而收縮,像一塊會移動的果凍,路過水綿時,還 “裹” 住了一小片綠藻,仿佛在享用午餐。
下課鈴響時,我還舍不得移開眼睛。原來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還有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顯微鏡像一把鑰匙,打開了科學的大門,讓我明白:只要用心觀察,平凡的事物里也藏著無窮的奧秘。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19
“洋蔥表皮能看到什么?” 帶著疑問,我在科學實驗課上開啟了顯微鏡觀察之旅,沒想到竟看到了一座精致的 “魔法城堡”。
老師先教我們制作裝片:把洋蔥掰成薄片,小心撕下一層半透明的表皮,浸在載玻片的清水里,用鑷子展平,再滴上碘液染色。當我把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調整到 400 倍焦距時,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嘆 —— 無數個規則的六邊形緊密排列,像一塊塊整齊的瓷磚,這就是洋蔥表皮細胞。
每個細胞都有清晰的.邊界,那是細胞壁,像城堡堅固的城墻,保護著里面的 “居民”;細胞壁內側淡淡的細胞膜,包裹著透明的細胞質,里面還藏著一個深色的 “小太陽”—— 細胞核,它像城堡的指揮中心,掌控著細胞的活動。碘液讓細胞核染上了棕褐色,在透明的細胞質襯托下,格外顯眼。我輕輕移動裝片,發現這些 “小城堡” 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整齊的 “細胞王國”,難怪洋蔥表皮摸起來有韌性,原來是這些緊密排列的細胞在 “齊心協力”。
觀察結束后,我還沉浸在剛才的景象里。原來我們平時吃的洋蔥,在微觀世界里竟有如此精巧的結構。顯微鏡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細微之美,也讓我對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 這句話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0
媽媽從郊外帶回一只受傷的蝴蝶,翅膀上的花紋已經有些破損。老師說:“用顯微鏡看看,或許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沒想到這一看,竟揭開了蝴蝶翅膀的 “秘密”。
我小心地取下蝴蝶翅膀上一小片完整的鱗片,放在載玻片上。在低倍鏡下,鱗片像一片片細小的羽毛,整齊地排列在翅膜上。切換到高倍鏡后,我驚訝地發現,每片鱗片都是菱形的,表面布滿了細微的凹槽,這些凹槽像精心雕刻的花紋,互相交錯著。更神奇的是,鱗片的顏色并非來自色素 —— 有的鱗片凹槽能反射藍光,有的'能折射綠光,不同角度觀察,還會呈現出漸變的色彩,原來蝴蝶翅膀的絢麗,是 “結構色” 在 “施展魔法”。
我又觀察了破損的鱗片,發現它們的凹槽已經斷裂,失去了反射光線的能力,所以看起來灰蒙蒙的。老師告訴我,這些鱗片不僅能讓蝴蝶翅膀變色,還能防水 —— 下雨時,鱗片間的縫隙能留住空氣,讓雨水順著翅膀滑落。
原來蝴蝶翅膀上的每一片小鱗片,都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 “杰作”。顯微鏡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精巧,也讓我懂得:即使是看似普通的事物,背后也藏著令人驚嘆的科學奧秘。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1
“土壤里有微生物嗎?” 帶著這個問題,我和同學一起采集了校園花壇里的土壤,在實驗室開啟了觀察之旅,沒想到竟認識了一群 “隱形勞動者”。
我們將土壤與水混合,攪拌均勻后靜置,取上層澄清的液體滴在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視野里出現了一個個細長的 “小蟲子”,它們身體分節,兩端尖尖的,扭動著身體在水中移動,老師說這是線蟲。有的線蟲正 “鉆” 過水中的土粒,原來它們以土壤中的腐殖質為食,能幫助分解有機物,讓土壤更肥沃。
除了線蟲,還有許多圓形的 “小點點” 在緩慢移動,是變形蟲。它們時而伸出偽足包裹土粒,時而收縮身體,像在 “清理” 土壤里的雜質。更有趣的是,我們還發現了一對正在 “合作” 的纖毛蟲,它們圍繞著一顆小土粒,用纖毛推動水流,仿佛在共同 “搬運” 食物。
老師告訴我們,每克土壤里可能有上億個微生物,它們雖然看不見,卻在默默 “工作”—— 分解落葉、轉化養分、改善土壤結構。沒有這些 “隱形勞動者”,土壤就會失去活力。
顯微鏡下的土壤世界,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協作與奉獻。原來在我們腳下的土地里,還有這樣一群默默付出的 “小英雄”,它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大自然的平衡。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2
秋天的樹葉有的變黃,有的還是綠色。老師說:“用顯微鏡看看樹葉的橫截面,或許能找到答案。” 這一看,我竟 “走進” 了樹葉里的 “綠色工廠”。
我取了一片新鮮的楊樹葉,切成極薄的橫切片,放在顯微鏡下。在視野里,樹葉的結構清晰地展現出來:上下兩層是表皮細胞,像工廠的 “圍墻”,保護著里面的組織;中間的葉肉細胞分為兩部分 —— 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柵欄組織的.細胞像一排排直立的柱子,里面塞滿了綠色的葉綠體,像工廠里的 “機器”;海綿組織的細胞形狀不規則,細胞間有許多空隙,像工廠的 “通道”,方便空氣流通。
我又觀察了一片變黃的樹葉,發現柵欄組織里的葉綠體已經失去了綠色,變成了黃色的顆粒,有的甚至已經破碎。老師告訴我,葉綠體是樹葉進行光合作用的 “核心機器”,能將陽光轉化為養分。秋天溫度降低,葉綠體受損,樹葉就會變黃、脫落。
原來樹葉的綠色,是葉綠體在 “工作” 的信號;樹葉的變黃,是 “綠色工廠” 暫時停工的標志。顯微鏡讓我看到了樹葉生長的秘密,也讓我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3
“每個人的頭發都不一樣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在科學課上觀察了自己和同學的頭發絲,沒想到顯微鏡下的頭發,竟藏著獨特的 “身份密碼”。
我拔下一根自己的頭發,放在載玻片上。在低倍鏡下,頭發像一根棕色的.細繩子,表面并不光滑。切換到高倍鏡后,我清晰地看到頭發表面有一層疊瓦狀的鱗片,它們像魚鱗一樣覆蓋在頭發上,從發根向發梢傾斜。老師說這是毛鱗片,能保護頭發內部的結構。我輕輕轉動載玻片,發現毛鱗片在光線下會反射出細微的光澤,摸起來也有輕微的粗糙感。
接著,我觀察了同學的金發。她的頭發毛鱗片更薄,排列更緊密,反射的光線更多,所以看起來更亮;而另一位同學的黑發,毛鱗片顏色更深,鱗片邊緣更清晰。我們還發現,頭發的橫截面也不一樣 —— 我的頭發橫截面是圓形的,所以頭發看起來更直;同學的頭發橫截面是橢圓形的,所以頭發有些微卷。
原來每個人的頭發,在微觀世界里都有獨特的紋路和結構。顯微鏡像一個 “身份識別器”,讓我看到了平凡事物里的獨特之處,也讓我明白: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4
媽媽做面包時,總會在面團里加酵母。“酵母是什么樣子的?” 我帶著好奇,取了一點酵母粉,在實驗室里用顯微鏡觀察,竟找到了面包發酵的 “小功臣”。
我將酵母粉溶解在溫水中,滴一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視野里出現了一個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小顆粒,它們像一個個透明的小氣球,這就是酵母菌。有的酵母菌還連在一起,像一串小小的葡萄。老師說,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能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繁殖。
為了觀察酵母菌的活動,我們在載玻片上滴了一滴碘酒。染色后,酵母菌的細胞核變成了棕褐色,清晰地顯現出來。更有趣的是,有的酵母菌旁邊出現了小小的'芽體 —— 老師說這是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就像媽媽孕育寶寶一樣,小芽體長大后會脫離母體,成為新的酵母菌。
老師還告訴我們,做面包時,酵母菌會分解面團里的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被困在面團里,讓面團膨脹,烤出來的面包才會松軟多孔。原來我們吃的面包里,藏著無數酵母菌的 “功勞”。
顯微鏡下的酵母菌,讓我看到了微生物的神奇作用。原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 “小幫手”,它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美味。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5
夏天被蚊子叮咬后,我總好奇:蚊子是怎么吸血的?這次科學課上,老師帶我們觀察了蚊子的口器,沒想到它竟像一套 “精密武器”。
我們用鑷子小心地取下蚊子的口器,放在載玻片上。在低倍鏡下,口器像一根細長的管子,看起來很簡單。但切換到高倍鏡后,我驚訝地發現,這根 “管子” 其實是由 6 根細針組成的:有兩根尖銳的 “鋸齒針”,能劃破皮膚;有一根 “吸管針”,專門用來吸取血液;還有兩根 “唾液針”,會分泌麻醉劑,讓我們感覺不到疼痛;最后兩根 “支撐針”,能固定口器的位置。
這些細針緊密地組合在一起,像一套精心設計的工具。我還發現,“鋸齒針” 的邊緣有細微的.倒刺,能牢牢抓住皮膚,防止口器脫落;“吸管針” 的內壁非常光滑,方便血液流動。老師說,蚊子的口器是長期進化的結果,為了適應吸血的需求,變得越來越精密。
觀察完蚊子口器,我既驚訝又有點害怕。原來小小的蚊子,竟有如此精密的 “武器”。顯微鏡讓我看到了生物適應環境的智慧,也讓我對大自然的進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6
家里的水壺用久了,內壁會結一層白色的水垢。“水垢是什么做的?” 我帶著疑問,刮了一點水垢,在實驗室里用顯微鏡觀察,沒想到竟看到了一座 “晶體花園”。
我將水垢放在載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水垢不再是單調的白色,而是由無數個透明的晶體組成。有的晶體像六角形的雪花,邊緣有細微的棱角,在光線下閃著微光;有的`晶體像細長的針,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像一片小小的 “針林”;還有的晶體像不規則的寶石,表面凹凸不平,卻有著獨特的光澤。
老師告訴我們,水垢主要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的晶體,是水中的礦物質在加熱時析出形成的。這些晶體雖然看起來普通,但在微觀世界里,卻有著精巧的結構。我輕輕移動載玻片,發現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晶體的顏色會發生細微變化 —— 有的呈現出淡淡的藍色,有的則泛著淺紫色,像一座五彩斑斕的 “晶體花園”。
原來平時我們忽略的水垢,在微觀世界里竟有如此美麗的形態。顯微鏡讓我看到了平凡事物里的美,也讓我明白: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都可能藏著驚喜。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 27
上次手指受傷發炎,醫生說傷口里有白細胞在 “戰斗”。“白細胞是什么樣子的?” 我在科學課上觀察了血液涂片,終于見到了這些傷口里的 “白衣戰士”。
在顯微鏡下,血液涂片呈現出淡淡的紅色,無數個紅色的紅細胞像小小的圓盤,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視野里。而白細胞則像一個個 “大胖子”,比紅細胞大得多,數量也少很多,它們的細胞核形狀各異 —— 有的像馬蹄鐵,有的像分葉的樹葉,有的則是圓形的。
老師說,紅細胞的.作用是運輸氧氣,而白細胞是人體的 “免疫衛士”。當身體受傷發炎時,白細胞會聚集到傷口處,吞噬細菌和壞死的細胞,保護身體不受感染。我們在涂片里還看到了一個正在 “工作” 的白細胞 —— 它的細胞質包裹著一個小小的細菌,像在 “吞食” 敵人,身體還在緩慢地變形,仿佛在調整姿勢,準備 “消滅” 更多的細菌。
觀察完血液涂片,我不禁感嘆:原來我們的身體里,還有這樣一群默默守護健康的 “白衣戰士”。它們雖然看不見,卻在我們受傷時挺身而出,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顯微鏡下的血液世界,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與堅強。也讓我懂得: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精密的 “王國”,每個細胞都在努力工作,守護著我們的生命與健康。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相關文章:
顯微鏡下的世界作文通用7篇11-23
顯微鏡作文(精品)12-08
(精華)顯微鏡作文12-25
我的顯微鏡作文11-04
[優秀]神奇的顯微鏡作文02-20
顯微鏡作文精選15篇11-15
顯微鏡作文(精選15篇)12-25
神奇的顯微鏡作文【熱】11-01
我的顯微鏡作文(推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