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楓橋夜泊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楓橋夜泊》。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做以簡要說明。
第一方面:說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一書中指出:“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形式常常是以集體的方式進行的,它需要學生牢牢樹立群體的和諧意識,雖然在音樂中常常發展個人的技能,然而大量音樂活動在小組內產生,成就靠集體的力量獲得,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音樂實踐,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想象力,使本節課音樂教學實踐不僅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進而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自信心、同伴關系產生了積極影響。
第二方面: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楓橋夜泊》一課是音樂與文化的自然結合,因此,在教學中,要在充分挖掘音樂因素的基礎上,再通過古詩的欣賞增加對歌曲的感受,從而使學生理解音樂所帶來的悠遠意境。
。ǘ┙虒W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古詩文化的了解,并能用較長的氣息和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楓橋夜泊》。
2.過程與方法:運用引導法和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各種活動復習學過的古詩歌曲。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來表達歌曲,并引導學生注意音準、音量均衡以及音色的統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楓橋夜泊》的吟唱,加強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和古文化的熏陶,啟發學生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音樂的古樸、悠遠所表現的意境,激發學生對古詩及傳統文化的熱愛。
。ㄈ┙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歌曲《楓橋夜泊》中的意境,學會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演唱時注意音準和諧、音量均衡以及音色的統一。
第三方面: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錄音機磁帶等輔助教具
第四方面: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本節課中我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運用引導法和情境法教學,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陶冶了情操,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說學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創設情境、角色扮演,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的舞臺。
第五方面: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情景導入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以思鄉之情作為本課的主線進入,讓學生朗誦課前自己準備的有關思鄉的古詩,一上課就調動學生自我主動的參與意識,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能夠了解要用一種稍慢的速度與稍弱的力度來表達情感。這時,我及時出示古詩《楓橋夜泊》,讓學生用已知的處理方法來朗誦這首古詩,為了更好地烘托古詩的意境,我為古詩《楓橋夜泊》配上了古箏獨奏曲,通過讓學生感受中國民族樂器古箏的音色,發現音樂能更好地表現古樸、悠遠的意境。我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才勾起他對家鄉的濃濃思念,學生會根據古詩的意思談到例如:寂靜的夜晚、月亮落下、烏鴉的啼叫以及寒山寺的鐘聲,我馬上抓住鐘聲這一點展開,先引導學生模仿寒山寺的鐘聲,把學生帶入情境中,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詩的意境,通過音樂來模仿這種意境,由心而發,渲染情感。
第二環節:實踐體驗新歌學唱
這一環節從聽賞音樂開始,第一遍完整的感受音樂,在初步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讓學生欣賞第二遍音樂。隨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出他們學唱中的難點。切分音節奏的出現成為學生學習中的最大障礙。我通過對比范唱讓學生找出第二樂段這句歌詞中哪個字更能表現詩人的思鄉之情,我及時引導學生在演唱這一樂句時在力度和時值上要突出這個“愁”字,從而掌握切分音這一知識點。讓學生感受到兩個樂段在情緒上的對比與變化,引導學生在完整演唱全曲時的情感與聲音的變化。
第三環節: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在本環節,我設計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采用怎樣的形式來展示,通過師生的交流,采取了朗誦、領唱、合唱的形式來完整展現歌曲。整節課就是在學生的完整展示中結束。
附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力度稍弱
速度稍慢
情緒幽靜地
此板書簡單明了,揭示了本節課主要內容。
以上是我對歌曲《楓橋夜泊》的教學設計,衷心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指導幫助,使我在不斷的交流學習中得到提高。謝謝
【楓橋夜泊說課稿】相關文章:
《楓橋夜泊》說課稿03-13
《楓橋夜泊》說課稿11-10
楓橋夜泊說課稿08-06
楓橋夜泊說課稿06-30
《楓橋夜泊》說課稿10-12
楓橋夜泊說課稿08-19
《楓橋夜泊》說課稿06-25
《楓橋夜泊》說課稿10-06
《楓橋夜泊》說課稿8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