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中學 林海鳴
壹、學練目標
一、情感目標
1、了解舊社會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體會他們對反動統治者的憤怒之情。
2、珍惜新社會的幸福生活,樹立自食其力的勞動觀點。
3、熱愛祖國燦爛的優秀文化。
二、認知目標
1、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了解《詩經》的一般知識。
3、正確讀出詩歌的節奏。
4、理解“賦”的重章疊唱、一詠三嘆作用。
三、技能目標
1、掌握結合語境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感情色彩的技能。
2、掌握通過重要詞語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技巧。
3、粗知閱讀同類詩歌的方法。
貳、學練方法選擇:拾珠引線法(通過抓重點詞語體會詩歌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叁、重點難點
1、“河水清且漣(直、淪)兮”句的表達作用。
2、“伐檀(輻、輪)”、“干(側、 )”、“廛(億、囷)”、“貆(特、鶉)”、“餐(食、飧)”等詞語變化的使用意義。
3、“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的諷刺意味和批判力量。
肆、課時安排:一節課時
伍、教學步驟及方法
1、檢查預習
①課文出處及其有關常識(課本p51注解①,p52注解②;提示看p84-85頁內容,補充《詩經》“六義”)
②課文朗讀(提示看p93-94頁,指導正確讀出詩歌的節奏)
2、提示思考:朗讀的節奏是根據什么確定的?(①按照語法結構來分析;②按照內容表達來確定。--目的是過渡到對課文的分析理解)
3、解讀第一闋:
勞動過程--①伐檀;②置;
休息過渡--①漣猗
揭露諷刺--①胡取、廛;②胡瞻、縣貆;③彼、餐。
4、指導朗讀,要求結合思想內容的理解表現出第一闋的詩句感情色彩。
5、解讀第二闋、第三闋:(基本上同步驟3、4)
6、分析三闋之間的關系,體會一詠三嘆的遞進性,完成板書:
伐檀 干 漣 廛 貆 餐
伐輻 側 直 億 特 食 遞進
伐輪 淪 囷 鶉 飧
工序 位移 換景興 量變 質變 形變
(心理變化)
7、討論“河水清且 猗”在章句中的作用
(興,既是即景,又是心靈沖擊的折射,結構上起過渡作用)
8、總結:①播放《宋詞三百首》多媒體光碟中“《卜算子》(蘇軾)”示范體會,進一步指導誦讀;②背誦(A、看板書,抓關鍵詞背誦;B、憑理解與記憶背誦)
9、作業:
①有關的“思考和練習”題;
②課本p94-95頁練習;
③預習《碩鼠》(A、朗讀節奏;B、主要內容;C、寫作技巧;D、文言詞句)
〖板書〗
伐檀(《詩經》)
伐檀 干 漣 廛 貆 餐
(遞進)
伐輻 側 直 億 特 食
伐輪 淪 囷 鶉 飧
工序 位移 換景興 量變 質變 形變
(心理變化)
[伐檀(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詩經伐檀賞析
4.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