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工作單位 唐玉梅 三臺縣石安中學
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學習本文 重點是了解寫景散文的特點,懂得寫景要抓住的特點,合理安排寫景的順序。運用適當的表現手法。學習作品準確生動的語言。訓練朗讀的技巧培養熱愛大自然健康的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
初一,農村娃兒。小學基本都是50多歲的老教師,根本不重視閱讀教學,所以學生的問題很多。1、積累少,1、缺乏對課文的基本的感知能力,3、情感貧乏,難引起共鳴,4、答題技巧空白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學常識及基礎知識
2、 培養閱讀品析美文能力
3、 感悟自然的美,培養熱愛自然的感情
4、 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作者的用詞的準確生動傳神,學習多角度的觀察描寫事物
難點:對文章構思的把握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1、 讀:范讀齊讀
2、 探討文章的語言美
3、 探討文章的結構美
4、 探討文章的情美
5、 總結:學生的表現美
教師活動
1、 范讀(要求學生輕輕的閉上眼睛)
2、 引人課題老師讀的朱自清的《春》
3、 問美嗎?課文美還是老師讀得美?
4、 引人本課學習任務:品析課文的美
5、 齊讀
6、 解決第一個層次寫了哪些美的事物
7、 品析文章的語言美:
A提問:怎樣把這些事物寫得這樣美的?(小組討論,要求用這樣的語言回答 句話或 個詞用了 手法寫出了 的 特點,體現了 可以不每個空都涉及到)
B總結歸納:這體現了文章的語言美
8、 提問探討:A文章這幾段已經寫得這么美了是不是可以不要開頭和結尾了呢?
B可不可調換一下文章34567段的順序呢?
9、 歸納總結文章的四美:結構美,五美:情美
10、 課堂小結:學生的表現美
11作業:1、文里尋詩,例:我讀了“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禁想到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
2、選擇秋天的一種景物仿寫
預設學生行為
1、 聽范讀
2、 齊讀
3、 小組討論品析文章語言的美(分組)老師舉一例
4、 小組比賽發言,
5、 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本文的語言特點
6、 討論文章開頭結尾在文章中的作用
7、 探討34567段的寫作順序
8、 歸納文章在結構方面的特點
9、 小結作者的思想感情
10、 在激情朗誦
11、 作業
設計意圖
1、閉眼聽讀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腦中呈現課文所描寫的畫面
2、第二個環節的設置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規范了學生的答題技巧。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3、第三個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作文技巧的領悟
4、第四個環節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欣賞
5、作業設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積累知識
板書設計
《春》
美的景:美的草 美的花 美的風 美的雨 美的人
美的語言:準確傳神的詞 擬人比喻排比的運用 多角度的描寫
美的結構:按萬物生長的順序作文 開頭總概結尾總結 層次井然
美的情:對 的描寫,贊美了 表現了 表達了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小組長評價小組成員的投入情況(用心用耳用神聽課?)
2、小組互評學習狀態
3、小組互評學生的發言水平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效果非常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在探討過程中,有少數同學沒動腦,看熱鬧。課堂上已進行了補救,
2、內容安排有點擠,兩節課完成更合適
3、如果再上本課,我會更注重讀的環節,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品析語言美,完仿寫第二課時品析結構美,情美,做個類文賞析
唐玉梅
[《春》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朱自清《春》教案
2.《春》的優質教案
3.《春》優秀教案
4.《春》教案怎么寫
7.春朱自清電子教案
8.《春》朱自清教案
10.朱自清《春》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