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楚狂人
前幾天剛和人說起1984年高考理科數學卷的事情,我把它稱為一場“噩夢”,不料今年江蘇高考語文成績一揭曉,全省一片嘩然,無異于一場地震。數學試題出格,這是考生在考場里就能感覺得到的,這是明槍;而語文試題出問題則是要等到成績公布時才知道,這是暗箭!更有甚者,其成績好壞往往與考生的語文素養不相符。嗚呼,無言!
高考語文試卷出問題,并不是第一次,記得全國統一考試階段就發生過。1986年,我帶的學生平均分62分多一點,十分惶恐。須知當時滿分是120!不料這就是全縣(我當時任教于昆山某校)第二名,僅比我的老友劉兄低了零點幾。于是下半年來校聽課“取經”的絡繹不絕。當時的自己實在還沒有批判高考卷的覺悟,只是暗中罵了幾聲而已。時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終于社會對中學語文,特別是高中語文,尤其特別是高三語文之現狀忍無可忍了,于是出現了“萬炮齊轟”的局面,后來更有一位語文老師在《羊城晚報》發了一篇駭世的《誤盡蒼生是語文》的文章,終于把中學語文教學推上了被告席。在中學,特別是高三,我們的母語教學已經充分被邊緣化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于是逼出了語文教改,逼出了話題作文,逼出了研究性學習。
不料前事不遠,殷鑒猶在,今年江蘇語文高考又出了這樣的問題。160分滿分的語文試卷,據說(沒有得到確切數據)省平均只有81,也就是50%強一些。這叫全省的考生,全省的高三語文老師,全省即將高三的語文老師和高中生情何以堪。
事前,江蘇高考命題組在各種場合誘導考生寫議論文,事實上江蘇今年的作文題就是典型的議論文題;但是閱卷組就是要記敘文,而且最好是文體很純的記敘文。你說叫考生和一線教師聽誰的?這不就是我昨天文章里說的無所適從嗎?
語文成績過低,語文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語文素養,就失去了考試的信度,同時失去了平時教學的信度。母語教學一旦失去信度,后果將十分嚴重。你說,其他學科難點容易點,區分度還是在,因此信度還在。如1984年的理科數學,個別尖子照樣上百分(滿分120)大關,而且與平時水平相符的。英語也如此,“爆冷”的機會不多。惟獨語文,“爆冷”是正常的,不“爆冷”才是奇怪的。你說叫學生,叫社會對現行的語文教學還能相信什么?一旦母語教學被邊緣化,叫我們民族的文化血脈怎么辦!我不是危言聳聽。
當年劉公少奇生前說過“社會總是忽左忽右地前進的”(大意如此),高考也如此。1984年理科數學難了,挨罵了,1985年高考數學就出現大把滿分。1986年語文卷難了,挨罵了,1987年省均分猛漲20分。今年的江蘇語文試卷挨罵了,明年的考生和高三語文老師有福了。而且,今年的試題將不足以成為明年的參照。這是中國辦事的慣例。在此立一存照,明年驗證靈不靈。
嗚呼!我為江蘇語文一大哭!
[2011江蘇高考語文祭]相關文章:
1.雙琴祭閱讀答案
2.經典祭父古詩
3.秋祭閱讀答案
5.中國夢祭英烈手抄報
7.祭烈心得體會作文
8.清明祭英烈手抄報
10.經典美文《中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