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茶樓酒肆,多貼有“莫談國是”的紅紙條幅,提醒茶客酒友,謹言慎行,莫談國是,免得禍從口出,害了自己,也連累了店家。
可你貼歸貼,提醒歸提醒,坐在茶樓酒肆,酒到微醺,茶至盡興,大家的話題不自覺間由家長里短、男女飲食就轉到了國家,轉到了當局上面。酒保與茶博士早已不知去向,空留“莫談國是”在墻上。
而真要了解民情,找準癥結,大張旗鼓地去找人談心,興師動眾地做民意調查,是現代人的事兒。在過去,朝廷官員常常是微服私訪,著便裝,扮平民,輕車簡從;出茶樓,入酒肆,不動聲色;細觀察,暗記誦,明察秋毫。微服私訪,常常會得到其他方式所得不到的材料、信息,而這材料、信息又會絕對的真實,絕對的可靠。民意調查,數據統計,即使在西方,即使搞科研,大家也都承認會有一定的偏差。
高考,在某種程度上,與過去的科舉非常相似,是為國家、為社會選拔合格的人才。合格的人才,無外乎德才兼備。但才,通過考題、通過卷面,大致可以考察得出,考察得準,而德則未必。口是心非,“打著紅旗反紅旗”,你如何去判斷、鑒別?
所以,我以為,高考,要對考生實行不考察的考察,不限制的限制。通過考題,實現對考生的暗中考察,不知不覺中的考察,而這樣,考生才會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發揮的淋漓盡致,考察才能細致入微,真實準確。
生活中,我們常有“老王,您貴姓?”的笑話,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似乎也有“老王貴姓”的成份。
李鎮西先生很老到。他說:誠信,的確是我們應該根植于學生心靈中的做人根本。可問題是,廣大的考生無論內心如何,思想如何,絕大多數都會按命題者的意圖演繹開去。不按考官旨意而另起爐的,必定少之又少,不是犯傻著魔,就是拿自己的前程當兒戲。這樣的考察,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高考作文,作為對考生思想素質與文化素質雙重考察的一種方式,一種手段,能否靈活一些,策略一些,我們也不妨來一次莫談國是,微服私訪?
[莫談國是--再談高考作文題目]相關文章:
1.鞭長莫及造句
2.莫言的人生語錄
3.變化莫測的造句
4.用鞭長莫及造句
5.莫言經典語句語錄
6.莫言人生語錄精選
7.莫言閱讀答案
8.莫言傷感語錄大全
9.莫言感悟語錄
10.鞭長莫及的造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