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21世紀教師的基本理念

發(fā)布時間:2016-6-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1-07-24     江蘇省海門師范學校 黃正平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綜合素質在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實際本領和能力。以能力為本位,應成為21世紀教師的基本理念。 

  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智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礎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變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識才有力量”。能力將成為知識經(jīng)濟時代支配和操縱社會與人的發(fā)展的主導力量,人們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知識經(jīng)濟時代由于突出了能力對知識的重要意義而在努力營造一個能力社會。由此,以人為本的進一步提升就是以人的能力為本。 

  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其實質就是解決“高分低能”、“重知輕能”的問題,確立“能力為本”的觀念。這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育弊端的矯正,也是對教育本義的回歸。縱觀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趨勢,現(xiàn)代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已由重知識向重能力和素質轉變。因此,是否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新舊教育觀和人才觀的根本區(qū)別。對于教師來說,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不能當一名合格的教師,當然也就談不上如何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能力本位是教師素質結構的重要內涵。國際師范教育界十分重視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開始了教師教育改革運動,其重點就在于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淵博的現(xiàn)代科學知識,而且要善于把知識交給學生,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在我國,對教師的能力也在不斷得到重視,《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等已把教育教學能力作為教師資格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當前實施的全員聘用制改革中,教師除了應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這一基本條件外,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競爭上崗、能否被聘用的主要依據(jù)。而目前在教師隊伍中能力不強、水平不高的問題十分突出,不能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調整教師教育目標,改革新師資的培養(yǎng)模式,修訂教師的選拔聘任和管理制度,要把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為師資培養(yǎng)、培訓的重點,而所有這一切的關鍵在于教師要首先確立“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 

 

[能力本位:21世紀教師的基本理念]相關文章:

1.教師教育理念名言集錦

2.人本位心得體會

3.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自我鑒定

4.教師職業(yè)能力測試題

5.部門工作理念口號

6.教育理念名言

7.教案的活動理念

8.安全理念口號總匯

9.安全工作理念的口號

10.課件的基本定義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男人的天堂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