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猶為重要。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力,激發興趣是初中階段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創設情境往往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特殊的情感,從而產生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很多現成的名師教案也結合課文認真備寫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一環節,文辭確實優美,但如果照搬不誤,往往會失去情境的特殊功能,有時甚至成了累贅,浪費時間,或備課時把創設情境的話提前寫好了,課堂上照本宣科,也會讓學生感到茫然,進而情緒低落甚至出現反感情緒。那怎樣創設情境呢?
創設恰當的情境具有相當的難度,要求老師有綜合的應變能力,有好的口頭措辭能力,有極濃的入境情感,有豐富的書本知識和生活常識。
一、創設機動靈活的情境
創設情境要緊扣學生實際情況,既要形式靈活,又要內容恰切。基于中學生感性認識占優勢的特點,如果有信息教學工具,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讓學生直觀地看圖片,看情節,看過程,一方面讓學生認識事物事理,另一方面讓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激活。教學條件欠缺的,可充分利用錄音、掛圖、教師的課堂語言。尤為重要的是用好課堂語言。教師語言的精心設計與教師情感的真情投入,現代視聽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和大腦一起,進行積極思維活動。創設情境要有隨機性,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動嘴、動手、參與表演。
當然,多媒體教學設施可用則用,不可用則不強求,不能太牽強,把一節好端端的課變成放電影。在教學中,利用實物、模型、圖片進行直觀操作,可讓學生身臨其境,使他們產生情感和想象,并進行探索和發現,獲取知識。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積極參與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畏懼心理,增強感性認識,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使他們既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智力。直觀操作的教學情境,可誘導學生變枯燥抽象的學習為生動的活潑的規律探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變“苦學”為“樂學”。音樂的語言是奇妙的,也是強烈的,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震撼。它特有的旋律、節奏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能把學生帶動到特有的意境中,容易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拓寬學生想象的空間。因此,結合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的歌曲,能使學生從動人的旋律中更好地感受生活,激發學生的情感,給學生以遐想。
表演直觀性強,氣氛活躍,對培養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促進作用。
二、創設結合課時教學內容的情境
情境創設不能信馬由韁,要以把學生引入課時學習內容為目的。比如學習《岳陽樓記》,學生沒見過,但可以讓學生談自己最熟悉的山間小樓,談自己的登樓感受,順勢引入新課,讓學生品味古人登樓的感受;或播放洞庭湖及岳陽樓的動畫圖片,讓學生感受洞庭湖水聲勢浩大的壯觀景象,自然引入課文的學習。再比如學習《觀潮》,因為山區的學生沒見過大海、大江,但有見到過小溪、小河。可以啟發學生想象:下大雨的時候,小溪小河暴漲的景象。潮水出現的情景就和小溪暴漲差不多,這樣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
三、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
如學習《臺階》一文,可以先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過的臺階是什么樣子,你家有沒有臺階。這樣可以激起興趣。
四、創設有懸念的情境
章回體小說有一個特點,每每在震撼人心時就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句話勾住你的心,你不得不往下讀,這就是懸念。課堂創設情景也要有如此效果,要讓學生順著情境去讀文、去思考、去發現。如在教《楊修之死》一文時,提示學生:楊修是怎樣死的?楊修是因什么死的?假如楊修沒有擅做主張,他會死嗎?你能從楊修的死中得到什么啟發?這樣連環的問題顯得懸念迭起,勾起閱讀欲望。
五、創設充滿情趣的情境
創設情境的內容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很多資料上設定的情境內容,看似語言優美,情感豐富,但實則不合學生胃口,因而就缺乏趣,也激不起學生的趣。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問題、一句激勵的話、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一山一河一花一草,往往會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
利用故事,往往會增添情境之情趣。愛聽故事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用故事作為課堂的開頭,最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搞一刀切。
六、創設體驗成功的情境
人們往往將成功與優等生聯系在一起。雖然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一現象在各學科都很突出,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該期望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模式的產品,而應該在內心深處能容納下個性特別的學生孩子、接受思維較慢和淘氣犯錯誤的學生,盡量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應該體現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層次,力求調動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細心觀察,踴躍思維,主動表達和表現,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的意念。
七、創設平等民主的和諧情境
創設平等民主的和諧情境首先要做到師生平等。學校的教育活動都是在師生的交往中實現,師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趣,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其次要做到生生平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存在一個畸形心理,對優等生“可以諒解”,而對差生“可原諒”,所以尖子生進行著“成功、興趣、再成功”的良性循環;而差生卻進行著“失敗、厭煩、更失敗”的惡性循環。由此可見,創設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氛圍是學生樂學的重要環節。
總之,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實施情境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作,是誘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的過程。創設情境要靈活機動,目的明確,組合合理,時機相宜。
邱志松
[淺談如何創設恰當的課堂教學情境(人教版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3.生物課堂教學論文
4.小學課堂教學論文
5.課堂教學論文
10.體育課堂教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