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情感在課堂中飛揚(八年級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16-3-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國古代教育家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師道”的首位。如今新課標也明確指出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是“語文三維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教師將情感教育貫穿與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應善于調動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思想行為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體現新課程的思想理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一、創設情感氛圍,引導學生情感  

有人曾說:“知識好比水,既可淡而無味,亦能香醇艷濃;既可苦似黃蓮,也能甜如甘露。擅教者,擅將知識之水,加入感情之蜜,釀成甘露,使飲者沁入心脾,回味無窮。嘗一口,想得一杯,品一杯,慕求一桶,甚至尋那泉源,入那潮海,探索無窮。”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促進者,只有教師創設好課堂的情感氛圍,用自己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讓學生在“無聲”中獲得真知,在知識中獲得啟迪。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做學術報告式的講解,缺乏激情的表述,往往使課堂沒有了應有的生氣,學生沒有了應有的激情,這將在無形之中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創造力。如果我們在課前一段聲情并茂的導語,課堂中一個富有激情的手勢,一段感情跌宕的表述,一個真情流露的微笑……都會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情感的氛圍,感動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時,在導入課題的時候,我滿含深情地講述了一段感人的親情故事,有的同學為之而淚下;在導讀的過程中,我注重了有感情的領讀,使整個課堂自始自終都流淌著濃濃的親情。這種氛圍也感動著學生,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課文的主動探索,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了對課文的閱讀,得到了深刻的情感熏陶。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營造適宜的情感氛圍,叩開學生的懵懂的心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潛力。  

二、借助教學手段,融入情感教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沒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動,如感知、記憶、思維等都將變得軟弱無力。可以說,情感是一個人從事工作和學習的一種內在的強大的動力。因此,在課堂中,可盡量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創設與課堂情境相適應的情感氛圍,來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借助多媒體,通過音樂、幻燈片、影視片段,可有效地營造課堂情感氛圍,融入情感教育。一幅幅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圖片,可誘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深思,激起學生對星新一《喂-出來》的探討;一曲《春天在哪里》,可以引發學生對美的向往,激發學生對朱自清的《春》的熱情;《盧溝橋事變》的一個精彩片段,其激烈的場面足以給學生以震撼,讓枯燥無味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更有教育意義……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課堂情感氛圍,融入情感教育,既可給學生更直觀的感性體驗,又豐富了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強化拓展延伸,情感貼近生活  

“文章不是無情物”,“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許多文學名著都是作家真情的表露。課本中所選的的課文,也有許多是古今中外的經典之作,對訓練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思想素養,不無裨益。但教材中的閱讀量對中學生來說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結合課文內容,加強課外比較閱讀,尋找感動,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積累。如讀了《蘆花蕩》,可推薦《荷花淀》;讀了《背影》,可推薦散文《父親的信》、《父親》;讀了《月球上的足跡》,可推薦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這樣,學生在與課文相關的比較閱讀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觸動點,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淀。  

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生活中處處有情感的流露與表達:一個鼓勵的微笑,一次細心的攙扶,一分一厘真誠的捐助,一頓善意的訓斥……無不包容著無言的愛,無不觸動人的心靈。作為語文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細心發現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提升其思想境界。讓學生在生活中豐富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四、開展實踐活動,情感融入生活。  

家庭和社會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只有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還要讓教育效果真正地在學生生活中展現,讓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去感受,去體驗,從而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  

如讀了《背影》一文后,在學生為文中深沉真摯的父子情而感動之余,組織學生開展“父母的一天”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生活細節中去感受父母之愛,去反思過去自己面對父母之愛的態度,去思考自己如何回報,同時要求學生把對父母是回報付諸于實際行動,并記下自己“愛”的行動與感受,然后在同學之間交流活動過程與心得體會。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愛父母,尊重父母的情感,而且寫出的作文往往具有真情實感,感人至深。除結合課文內容開展活動之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生活的體驗與感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如開展“留守學生的假日生活”、“父母的一天”等語文調查活動,讓學生自己在生活中去發現真、善、美,使自己的心靈感動,使自己懂得愛與責任,從而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同時,情感素養的提升,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主動性,出事學生把語文學習活動轉化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  

引導學生學會感動,是以激情感染學生,是以生活中的真、善、美去觸動學生的的靈魂,幫助學生找到自己與書本、生活的情感契合點,培養學生對生活敏銳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懂得愛,懂得如何去愛,培養學生對家庭、對社會、對生活的責任感,從而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一個真正意義的人,同時,還可以為語文學習獲得情感動力,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符尤見

[讓情感在課堂中飛揚(八年級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俄語職業教育情感教學論文

2.關于情感教育教學論文范文

3.八年級體育教學論文

4.八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5.八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6.情感在數學課堂活動中升華的教學論文

7.談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的教學論文

8.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讓孩子的個性飛揚

9.青春飛揚演講稿

10.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 中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五月天一区二区精品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