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先慧
大多數(shù)學生都說:“語文我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魯迅文。”文言文被列為“最怕”之首,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和文言文學習的無助可見一斑。而這種畏懼與無助同樣也表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面。多數(shù)語文教師每每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就提不起精神,感覺乏趣、乏味、乏力,缺失了現(xiàn)代文教學時的自信和灑脫;匯報課、觀摩課、示范課等也很少有教師愿意選擇文言文教學來展示,文言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最不愿探究、也難以深究的領(lǐng)域,文言文教學呈現(xiàn)出沙漠化的現(xiàn)象。很多年前上海市特級教師錢夢龍就曾經(jīng)感慨說:“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死角’,即使在語文教學改革很紅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學這塊‘世襲領(lǐng)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的荒涼景象。時隔多年,教育發(fā)展到今天,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引領(lǐng)下,廣大語文教師從宏觀到微觀,幾乎是對語文教育的各個領(lǐng)域、各個層面都作了廣泛而積極的改革,但文言文教學基本上還是“波瀾不驚”。
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的課堂上,依然是傳統(tǒng)的串講法唱主角。整篇課文由教師逐字逐句逐段串講,講究“字字落實,句句清楚”, 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古漢語知識。講完后再作點內(nèi)容分析,所謂理解思想內(nèi)容。時間緊得此步驟干脆省略。這種狀況,錢夢龍老師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指出過:“目前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無‘文’。”多少年來,文言文教學始終是這一種基本模式:先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再讀課文讀準字音,然后開始逐詞逐句的串講,講完后再作點所謂的“內(nèi)容分析”,或者來個“中心歸納”。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忙著記筆記,課后再死記硬背,應(yīng)對考試。久而久之,學生對文言文就失掉了興趣,缺少知識遷移能力。他們只知曉這篇文章中這個詞、這個句子的意思,在其他句子或文章中出現(xiàn)就不知道、不理解,沒有形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基于文言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病,一些老師重視文章文化的滲透,把文字層面的疏通、理解完全交給學生自己處理,代之以大量的拓展延伸,大談文學品味、技巧分析。例如,有位老師教《廉頗藺相如列傳》,讓學生自學后分角色表演課本劇,花了三節(jié)課都沒演完。教師這樣做固然可以激發(fā)學生上文言文課的興趣,打破以往“一講到底”,死摳語法知識的一潭死水,但由于學生沒有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識、歷史常識和文言文的功底,加之教師又采取放羊式的教學,因此,情境的體驗往往成了隨意的“戲說”。
還有的老師“言”“文”并重,采取先“言”后“文”的形式,但只是簡單地把“言”“文”相加,結(jié)果形成固定的、生硬的、機械的課堂模式:讀準字音和句讀--逐字逐句疏通--講解思想內(nèi)容--文言字詞練習。這種“言”和“文”并重實際上是把 “言”“文”割裂開來,當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文言文教學,到底應(yīng)該重“言”還是重“文”?如何處理“言”和“文”的關(guān)系?、
錢夢龍老師曾撰文闡述自己的觀點:“文言文教學還必須樹立一個觀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句的任意堆砌。教文言文,當然要指導(dǎo)學生理解詞句,但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于更準確、深入地把握文意;反過來說,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詞句。凡會讀文章的人,閱讀大體都要經(jīng)歷一個由表(文字)及里(內(nèi)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復(fù)、理解逐步深化的過程,讀文言文也不例外。”“如果只著眼于詞句本身的學習,而忽視甚至舍棄了它所承載的豐富的內(nèi)容,那叫‘買櫝還珠’,結(jié)果必然連語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學好。把文言文作為文章(它本來就是文章)來教,就要遵循教讀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處理好詞句和文章整體的關(guān)系,這不僅是學習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詞句的需要。
浙江師范大學童志斌老師則認為“文言文教學豈可輕視文言?”“在文言文教學中重視文言(語言)教學,也是一個無須討論的問題”,對“目前,一些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無視文言教學的個性,干脆把文言文當成現(xiàn)代文來教,淡化甚至‘省略’掉了文言實詞虛詞的學習積累,‘節(jié)省’了句法語法的訓練,抹殺了文言文學習中疏通詞句、去除閱讀障礙任務(wù)的特殊性”的現(xiàn)象進行了批判。諸如這樣,各抒己見,見仁見智。
2006年秋天第八屆蘇浙滬皖“新語文圓桌論壇”,提出“文” 與“言”“和諧、相生、交融”,“追求文言、文學和文化的和諧統(tǒng)一”。
“言”與“文”的和諧,是文言文教學的理想境界,但如何讓文言、文學和文化的和諧統(tǒng)一,似乎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討論思考,也還有很多問題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漸次解決。
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選文難易程度等因素,靈活自主地把握駕馭課堂,力求文與言的和諧。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有很高的要求!我們期待著文言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春”!
作者郵箱: mydearsxh@163.com
[追求文與言的和諧(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4.夢想與追求名言
5.追求夢想名言
6.追求的近義詞
7.描寫和諧的散文
8.和諧校園演講稿范文
9.夢想與追求的名言
10.追求真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