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說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發布時間:2016-1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說課的題目是《祝福》,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 說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小說寫的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婦女祥林嫂的悲劇一生,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在高中語文六冊書中,中國現當代小說及外國小說共占兩個單元,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一) 知識目標

1、 了解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 了解小說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小說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我確立本文的--

教學重點: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學難點:環境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于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二) 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采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三、說學法

(一)預習: 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閱讀的自覺性。 

(二)討論法:學生分組討論,拓展思路。

(三)比較閱讀: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將本篇課文與魯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說《孔乙己》進行比較。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文的教學用兩課時

(一)第一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整體感知,梳理情節。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先播放電影《祥林嫂》結局片斷,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情感,創設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檢查預習

挑選幾位同學復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要求:(1)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議論分析。(2) 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3) 要有感情地復述,盡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3、理清情節

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

序幕:  魯鎮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  被賣改嫁

高潮:  再到魯鎮

尾聲: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 

(1)引導學生分析肖像描寫

教師提問:本文有幾處描寫到祥林嫂的眼睛?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點?

初到魯鎮:順著眼-- 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著眼,瞪著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 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 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 一絲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5、總結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6、布置作業:

學生課后思考,為下一節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多在春天或臨近春天,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含義? 

    (2)小說為什么以《祝福》為題?

    (3)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二)第二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作品的主題。總結閱讀小說的方法。

1、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多在春天或臨近春天,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含義?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命運的悲劇性。

(2)小說為什么以《祝福》為題,而不是祥林嫂?

作者在一開篇就首先為魯鎮籠罩了一片喜慶的祝福氣氛,直到文末,仍然讓人們沉浸在祝福的歡樂中。小說起于祝福,結于祝福,中間一再寫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關系,祥林嫂卻在這樣的氛圍中倒斃在雪地上,把悲劇性的情節安排在喜慶的大背景下,更顯其悲哀,更令人思索。題目用《祝福》,與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形成鮮明對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2、理解作品主題

(1)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從小說情節分析、總結入手,祥林嫂為什么做工?為什么改嫁?為什么捐門檻?為什么行乞?得出結論: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4、總結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理清情節--分析人物性格命運--理解環境描寫的含義--理解主題

3、比較閱讀:比較閱讀魯迅的另一篇小說《孔乙己》,分析兩個主人公命運的異同。

提示:(1) 在思想內容方面,其一,它們的題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側面,《孔乙己》反映的是讀書人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則是壓在底層的被雇傭的鄉村勞動婦女的生活;其二,雖然都表現了反封建的主題,但側重點各不相同,《孔乙己》側重于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而《祝福》則是對封建的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等全面而猛烈的抨擊,作者對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對孔乙己的同情;其三,就生活環境而言,祥林嫂所處的環境比孔乙己要惡劣得多,她不像孔乙己那樣好吃懶做、自視清高,卻也同樣遭到周圍人們的冷遇,她一生勤勞、樸實,但是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可見其命運更悲慘,更令人同情。

(2)在表現形式上,雖然都是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但《孔乙己》在順敘中有補敘,使歷史和現實連為一線,以此來揭示主人公性格發展的必然性。而《祝福》則采用了倒敘,把祥林嫂的被淪為乞丐和悲滲的死提在篇首,與地主階級“祝福”的歡樂聲形成鮮明的對照,然后再追敘祥林嫂的生前事跡,揭示兩個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根源,表達作者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切齒痛恨和憤怒鞭撻。

經過這樣的比較研究,學生不僅能夠捕捉課文的新意和靈魂,而且也提高了質疑、析疑、釋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認識結構和思維模式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提升,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4、總結

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扼殺了祥林嫂--一個普通的下層勞動婦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聲聲“祝福”聲中絕望地離開了人世。魯迅以其對歷史和人生深邃而獨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禮教的虛偽,給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因為同愚昧和邪惡的思想斗爭是所有追求“科學”與“文明”的現代人的共同心愿及義務。

5、布置作業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祥林嫂》的砍門檻的情節,讓學生談一談對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不被承認后砍門檻的情節的看法,分析這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通過此題,深化學生對于人物性格以及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情節:序幕→結局→開端→發展→高潮→尾聲

祝 福

           人物:肖像、語言、行動                           主題:封建禮教吃人本質

環境:祝福場景  

                                               

 

[《祝福》說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說課稿

3.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8.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9.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10.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网址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